城南旧事读后感二百字(2)
#632258城南旧事读后感二百字4
爱的力量可以超过一切,它让一个心理阴暗的孩子重新沐浴阳光,它让一个悲观绝望的孩子变得乐观和自信……这是一句出自英国著名小说家——丹尼尔的名言。没错,《城南旧事》也是这样一本充满了爱的故事的书。
这本书是中国著名作家——林海英所作,主要讲了二十世纪末,六岁的小姑娘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的一个朋友。英子和秀贞交谈时得知,秀贞早年和思康相爱,生下一个女儿叫小桂子,但秀贞的妈妈却担心她的身体,把小桂子丢掉了。英子被秀贞的话打动了,答应帮她找女儿。英子花费了千辛万苦才从她的朋友中找到了小桂子——妞儿,母女相认后,她们立刻奔向火车站准备去找思康,却双双丧命于火车轮下。后来,英子搬家了,在附近的荒园里认识了一位年轻人,他为供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但英子觉得他很善良,分不清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捡到了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发现了,抓走了那个年轻人,英子非常难过,因为她又失去了一个朋友。
后来,兰姨娘来到了英子家,英子发现爸爸喜欢上了兰姨娘,就想办法把兰姨娘介绍给了德先叔,最后他们相爱一起离开了。英子九岁时,宋妈的丈夫来到了林家,告诉宋妈,他们的儿子——小栓子,两年前被水淹死了,女儿也被卖进了哈德门,宋妈十分伤心,后来宋妈也被她丈夫接走了。最后,英子的父亲因病去世,父亲的离开,让英子体会到了自己的责任,觉得自己长大了,要担起家庭的重担。
这篇小说告诉了我每个人都要用一颗善良的心去看待世上的一切人和事,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之分,用一颗悲悯同情的心去看待,世界会是另一番景象,自己也会变得美丽而又诚实。
《城南旧事》这本书写得充满了爱,十分精彩、有意义,书籍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啊!
#632259城南旧事读后感二百字5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该作品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在北京城南度过的童年的怀念。
与其说是一种思念,不如说是对当时社会强有力的批判。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是英子,时间是1923年开始。英子由一个七岁的小女孩长大到13岁。书中故事的发展循着英子的观点转变。故事虽是全书骨骼,她的观察给了全书血肉。英子原是个懵懂好奇的旁观者,观看着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直到他爸爸病故,她的童年也至此结束,在13岁的年纪开始负起了不是小孩子该负的责任。人生的段落切割得如此仓促,更衬托出无忧无虑的童年欢乐的短暂可贵。但是童年是不易写的主题,由于儿童对人生认识有限,童年的回忆容易陷入情感丰富而内容贫乏的困境。而林海音却能写到如此耐人寻味的文章,可见功底之高。
在林海音的笔下,这是一个复杂的世界,而英子则是一个简单的人。三毛说过一句话:“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童年并不是一个苦恼的时段,而是这一生中对故乡的思念和“根”的祭奠。心越简单,人越快乐。这也许是林海音想要表达的主题吧!人们在高节奏的过着复杂的生活时,何不妨拾取一颗简单的心,用来体验美好,寻找快乐。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城南旧事。我们也像英子那样唱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我们一直都在离别,和朋友,和家人及旧时光里的自己。
童年其实很短暂,长大后,怎么抓也抓不住。愿你在余生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一切安好!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