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读后感10篇(2)
这次我虽然仔细观察了,但这是对我感兴趣的事。现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对我们感兴趣的事仔细观察,应该对周围的所有的事仔细观察,才能做到无处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虫也蕴含着大学问呢!怎么样,昆虫世界有趣吧!
《昆虫记》读后感7
我读了法布尔所写的一—《昆虫记》。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用毕生的精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完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他也因此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法布尔刻苦钻研,牺牲了自己私有的时间去观察昆虫。《昆虫记》详细地描绘了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这给后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使人类迅速走近了现代文明。法布尔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并不容易。他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贫困,靠自学先后取得多个学位。他前半生一贫如洗,后半生勉强温饱,但法布尔没有向各种困难屈服,他勤于自修,精心选择研究方向,坚持不懈地进行观察研究昆虫及植物,不断获得新成果。法布尔一生最大兴趣,就是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的科学真理。他正因为热爱真理所以遍写《昆虫记》。
我多么渴望像法布尔那样,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遨游,到科学的世界去探索,去揭开自然界中的一个又一个奥秘,为人类造福啊!然而,平时我连做语文作业都不认真,不刻苦。总是这多一个撇,那落一个点什么的。同法布尔相比,我感到羞愧不已。
《昆虫记》读后感8
看过《昆虫记》的人应该知道这是一位科学家写的一篇科学家的书,有许多使他好奇的事物,你们想看吗?我知道这位科学家从小就对昆虫之类的很好奇,他就是伟大的科学家法布尔。法布尔从小就在树丛里、森林里等许多地方探索奥妙,他对这些东西十分着迷,很吸引他的眼球。他在树丛里捉甲虫,认为这只甲虫十分别致,色彩和天一样蓝,仿佛像一颗宝石,便装进袋子里。
捉完甲虫就去发现别的有趣的事物,他看见纺织娘情不自禁的说:“这只纺织娘太漂亮了,它那细长的甲子像一只绿手,它穿着绿色的礼服,仿佛要去参加什么舞会呢!”接着他看见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蝈蝈,它是五颜六色的,这一下便掀起了法布尔的好奇心,他小心地走过去,轻轻地捏住它的外壳,仿佛不愿意吓到它,生怕它跑了。拿在手上观察它的样子,还要把它带回去研究。这一天法布尔过的很愉快,因为他对昆虫引起了好奇心。
到了傍晚,法布尔回到家把自己的宝贝拿了出来,一个个放入了瓶子里,放上叶子,蚊子尸体……,看看它们爱吃什么。当他沉迷在观察甲虫的世界里的时候,爸爸回来了,要求他开门,他赶紧把这些瓶子收了起来,放在床底下,然后来给爸爸开门。那一晚上,爸爸没有发现他的秘密,可是爸爸早上发现了十分愤怒,命令他从此以后不许捉昆虫,可是他对昆虫的这种迷恋的精神促使他继续研究下去。
从中我知道了法布尔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他带着好奇心走了下去,这才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昆虫记》读后感9
在暑假里,我读了一本法布尔写的书——《昆虫记》。
法布尔用了很久的时间来观察昆虫,写出的文章具体、生动、形象,把昆虫的动作、神态写的很逼真。我读的那本《昆虫记》主要介绍蝉和蚂蚁,里面的主要昆虫有蝉、蚂蚁。书中介绍了蝉的一生,它需要在地下住4年,才能享受5个星期的自由歌唱和在阳光下的自在飞翔。读了这本书后,我就很能体谅蝉的不容易了。原本白天刺耳的蝉叫我也觉得不那么刺耳了,因为比起它在泥土底下的黑暗4年,这短短的5个星期实在太宝贵了,还有什么东西是不可以原谅的呢?
蝉妈妈会在一根合适的树枝上产卵,大约会产下四百颗卵,蝉妈妈产完卵后就死了。可是卵虽然多,但只有少数才能活下来,这就是蝉产那么多卵的原因。书中描写了一个蝉和蚂蚁的故事。在夏天,好久没下雨,昆虫没水喝,但蝉可以喝树汁,所以不怕渴,蝉也让其他昆虫来喝,但蚂蚁很过分,连谢谢也不说。蚂蚁狡辩说一年夏天,蝉爷爷向它的奶奶借小麦却没还,蝉却说,它爷爷也和它一样,只喝树汁,不会去借小麦,所以不给蚂蚁喝了。
虽然蚂蚁不喜欢蝉,但是蝉死后蚂蚁还是埋了蝉,昆虫间也有情谊。我们要学习法布尔的精神,学他的坚持不懈和勇于探索,才写出了《昆虫记》,才让我们了解了更多昆虫的奥秘。
《昆虫记》读后感10
《昆虫记》是法布尔的著作,这本书让我们知道了科学的奥秘,以及他的神奇之处。
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其中,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多么奇异、有趣啊!法布尔的《昆虫记》,不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世界,它不同于小说,它们是最基本的事实。是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所积累起来的。翻开《昆虫记》,里面的虫子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它使我第一次进入了一个生动的、丰富多彩的昆虫世界。
往下看,《昆虫记》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拼成的:螳螂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然而在它刚刚拥有生命的初期,也会牺牲在个头最小的蚂蚁的魔爪下;“蜘蛛织网”即使用了圆规、尺子之类的工具,也没有一个设计家能画出一个比这更规范的网来……诸如此类丰富的故事情节使我浮想联翩。当我继续阅读《昆虫记》时,我仿佛看到法布尔细致入微地观察毛毛虫的旅行;看到他不顾危险捕捉黄蜂;看到他大胆假设,谨慎实验,反复推敲实验过程与数据,一步一步推断高鼻蜂毒针的作用时间与效果;看到他研究萤的捕食过程,捕蝇蜂处理的方法……一次实验失败了,他收集数据,分析原因,转身又设计下一次,他勤勉踏实的作风,让我感觉到了“科学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内涵。
《昆虫记》让我开阔了眼界。因为科学是充满乐趣的,它深深地吸引了我。
《昆虫记》读后感10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