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读后感 > 名著读后感 >

责任胜于能力名著读后感(2)

树杰分享

3、细心关爱每一个学生。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无私的爱学生。首先,爱学生就要细心了解学生,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其次,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同时,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要重视运用激励、鼓舞的手段,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增强自信,达到自我教育的目标。最后,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平等相处,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切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

在新的一年里,我将严格要求自己把学生放在心窝里,把知识放在头脑里,把责任放在行动里,不断加强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和锻炼,争取做一名优秀的好老师。

责任胜于能力名著读后感5

叔本华说:“上帝给我们一具肩膀,就是教你来挑担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责任很大程度上取决与他所承担的责任。《责任胜于能力》一书中的事例告诉我们,责任是获取成功的必备的素质,是迈向成功的必经之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是充满人格魅力的。

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首先要有较强的`责任意识。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人一旦有了责任意识,在从事某一种工作或者完成某一个任务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潜在的意识,这种意识就会自然地化为一种动力、一种诚信,才会敬业奉献。教师的责任就是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热爱每一个学生。当一个教师有了这种责任意识的时候,就会积极提高教学能力,开发课程资源、钻研教材;当一个教师有了这种责任意识的时候,再也不会抱怨什么负担,再也不会将上课当作一种应付的任务;当一个教师有了这种责任意识的时候,再也不会推卸责任,再也不会漫骂学生和体罚学生;当一个教师有了这种责任意识的时候,就再也不会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了。

其次,要关注细节,从一点一滴做起。责任不是停留在口头,而要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体现。教育是一个特殊的、复杂的、长期的过程,具有突发性。而且我们面对的又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人的思想、行为、学习等方面是不断在发生变化的,容不得我们疏忽。作为教师就要善于扑捉这些变化,及时的给予学生引导。如,学生作业没做,同学之间发生争执,上课无精打采,值日工作不认真等等我们都应尽责去弄清事情原由,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去教育他们、引导他们。前段时间班上有一女生上课无精打采,作业错误率很高,与以往认真仔细的她判若两人。我也没有过多询问,只是提醒她这段时间学习退步了,要加油。但是,几次提醒后却没有什么效果,于是,我把她叫到我身边,打算和她谈谈。她走到我身边,我们开始了谈话:“你最近这段时间的学习老师很为你担心,怎么了,有心事吗?”没等我问完,她已经哽咽了,“我妈妈今天动手术,很严重的。”听完我明白了,我赶忙安慰她并鼓励她。说也奇怪,经过这次交流后,她上课发言又积极了。尽管我们的对话很简短,但是让我感受到关注是那么的重要,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

最后,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一个有责任的教师应该是一个不断提高自己道德素养和专业水平的教师。事实上,只有责任与能力并有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获得真正的成功。

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一定会在教育园地中精心呵护着每一朵小花。因为早开的花也好,晚开的花也好,我相信每一朵花在我的细心呵护下迟早都会开,保护好花就是保护好希望,用爱心、耐心和信心去浇灌抚育他们。

我愿意做门前的夹竹桃的树枝,为了上面的繁花朵朵而弯下腰!

责任胜于能力名著读后感6

我以前一直认为,工作就是着完成自己的份内事,然后心安理得地拿自己那份工资。工作既是自己的谋生手段,也是个人对社会的一份责任。一个单位员工,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上班下班总是忙忙碌碌,似乎也找不到多少不平凡的业绩。读了《责任胜于能力》这本书,使我受益非浅,也让我对文中的“责任”二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那责任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责任”从大道理说,就是一个单位员工,特别是作为纪念馆员工最基本的职业精神,从小的来说即一个人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无论你所做的是什么样的工作,只要你认真地、负责地担负起责任,你所做的就是有价值的,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有这样一个例子。我想大家都知道,我们馆自1985建馆以来从一个不知名小馆到现在成为国内一流及国际一流知名纪念馆。特别是20______年到20______年这两年是我馆三期工程扩建时期。这两年管领导一要抓管理纪念馆的行政事务,国内外的大小接待,二要参与扩建工程及展陈的重要工作。我最记忆是在20______年距离新馆开馆的前两个星期管领导每天加班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还要正常上班。这种工作强度连我们这些70、80后的年轻人想都不敢想更何况管领导们是五十年代呢!真是自叹不如!我想管领导们多年来工作强度一直这么大是什么精神力量促使他们这么强悍呢?应该是责任二字吧!

这个事例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只有负责任的人,才有资格成为优秀的领导者;缺乏责任心的人,也就没有了发挥才能的舞台,成就不了事业的同时,只能整日沉溺于“怨天尤人”之中,这种人将被社会所抛弃。

一个人的工作做的好坏,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有没有责任感,是否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责任。正如书中所说的“假如你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讨厌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地狱”。我们在工作中,就是要清醒、明确的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发挥自己的能力,克服困难完成工作,认识到、了解到自己的责任,清楚自己的职责,并承担起自己所在工作岗位的责任,那么工作就由被动转化为积极主动,这样才能享受工作中的乐趣。

有些事情不是需要很费力才能完成的。做与不做之间的差距就在于——责任。简单的说,按时上班准时开会等一些工作上的小事,真正能做到的并不是所有的人。违反单位制度,说到本质就是一种不负责的表现,首先是对自己单位和职业的不负责,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的人。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人,才有机会去拓展、展现自己的工作能力。

“责任重于泰山”,这是我们经常讲的一句话。如果你缺乏责任,单位不会聘用你,团队不会让你加盟,同事不愿意与你共事,朋友不愿意与你往来,亲人不愿给你信任,你最终将被这个大家庭抛弃。在这个人才济济的社会上,有才华的人太多,但是有才华又有责任的人却不多。只有责任和能力共有的人,才是一个单位发展最需要的。让我们去好好地品味“责任”二字的味道吧!

责任胜于能力名著读后感7

近日工作之余,认真地阅读了《责任胜于能力》这本书。

这本书针对职业精神与价值观念进行了系统的讨论,深刻地剖析了在工作中“责任胜于能力”的行为准则,是一本鼓励人勇敢地承担起责任,走向成功的难得的好书。

在这本书中,对责任做了非常精辟的阐释,责任首先是一种使命,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伴随着每一个生命的使命。事实上,只有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首先会失去社会对他的认可,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甚至失去自身的立命之本。

工作意味着责任。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无论做什么工作,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就会出色地完成任务。就会发挥自己的价值;反之,不能承担起自己责任的人,就会懈怠自己的责任,就可能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是所有的职业都需要高学历、高能力,但所有的职业都需要高度的责任心、责任感。从这个意义来看,我们每个人,无论在那个岗位,都要看重自己的工作,进而增强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一个对自己的工作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寻找更多机会和可能性,更值得信任。同时,他因此得到更多人的信赖,更多地把握了掌控自己命运的机会和能力。一个对工作负责的人,更是对自己命运负责的人。从这个角度来看,工作是为自己做的。

责任胜于能力。在现实生活以及工作中,责任经常被忽视,人们总是片面地强调能力。一个员工能力强是件好事,但是,如果他不愿意付出,他就不能为所在企业创造更多价值。而一个愿意为事业全身心付出的员工,即使能力稍逊一筹,也能够创造出最大的价值来。当然,责任胜于能力,并不是对能力的否定。一个只有责任感而无能力的人,是无用之人。而责任需要用业绩来证明,业绩是靠能力去创造的。

责任体现忠诚。忠诚是一种职业的责任感,是一种对职业的忠诚,是对从事职业的敬业精神。一旦养成对事业的忠诚和责任感,我们即使面对逆境,也会鼓足勇气;面对诱惑,也会不为所动。会克服艰难险阻,执著勇敢,发挥潜能,奔向成功并乐在其中。是国家养育了我们,是给了我们成长的空间,是企业给了我们成功的机遇。当我们对企业怀感恩之心。对职业的忠诚,也将唤醒我们的责任感、自信心,激发人格的力量。我们会因为要担负的责任而变得更加勇敢和坚强,会调动起所有的潜能,发展自己的能力。

责任不允许寻找借口。借口与责任心有关。一个有高度责任心的人,是从来不找借口的。即使工作遇到困难,他努力寻找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是认定了目标后的百折不挠。而一个缺乏责任心的人,考虑更多的是“尽力就可心安”,而对于完不成任务,因为找到了自以为合情合理的借口,可以向领导交差,就放弃了追求成功的努力。常此以往,因为缺乏成功的体验,在企业受损失的同时,个人的自尊心、自信心也逐渐萎谢,难以有追求成功的愿望,难于获得成功的人生。再以我们教师行业为例,每一次教学失误,都会威胁到每个孩子的成长,威胁到社会的发展。几个自以为充分的理由和借口,在事实面前,会是多么的苍白和无力。

学习使我懂得:工作意味着责任,工作呼唤责任,工作需要忠诚,工作要做到更好。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12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