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流浪记读后感7篇(2)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5
星期天,我去书城买书,被一本书的封面吸引了,那是一个头上有个大包,气呼呼的小男孩,书名叫《三毛流浪记》,于是我把它买了回家。
三毛是个生活在旧上海的孩子,他没有爸爸妈妈,没有家,过着到处流浪的日子。他经常吃不饱,穿不暖,衣不蔽体,骨瘦如柴,连头发也只有三根。三毛为了养活自己,小小年纪就要去干活儿,还经常被坏人欺负,遭人白眼。但是三毛善良正直,宁愿挨饿也不肯当小偷做坏事,还经常帮助别人。
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书里写到三毛饿得去吃贴广告用的浆糊和树皮,晚上睡在臭烘烘的垃圾车里,冬天就用破麻袋披在身上当被子。我简直无法想象那样的生活!想到我自己可以每天高高兴兴地去学校,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知识,回到家有热乎乎的饭菜,有暖烘烘的被窝,还有关心爱护我的家人,和三毛的悲惨生活相比,我平时考试没得A会被妈妈批评,双休日不能光想着玩儿还得去上补习班,这些我曾经在心里偷偷抱怨的事情,根本不算什么烦恼!
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能有温暖的家,能去上学有书读,不要再有三毛那样可怜的人了。
毛流浪记读后感6
春节过后,我读了张乐爷爷写的《三毛流浪记》,三毛悲惨的生活经历,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
书中的主人公三毛是一个孤儿,从小就没有亲人的疼爱,四处流浪,生活极端贫困,受尽了有钱人的打骂,好不容易找了个打渔的老爷爷作为亲人,但是时间不长,打渔的老爷爷就被人打死了。从此以后,三毛就一直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的日子。
今天的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有亲人的百般呵护。每天放学奶奶把我接回家,为我做好了可口的饭菜;爸爸妈妈每天回家不顾上班的疲劳,为我检查作业;在学校里,每天老师精心辅导我们的功课,像妈妈一样疼爱我和同学们,我和同学们一起快乐的学习、玩耍……
和三毛相比,我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哇!面对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要好好的珍惜。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7
今天,我读了《三毛流浪记》。这本书是张乐平爷爷创作的漫画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三毛,他是个孤儿,生活在旧社会,过着到处流浪、无依无靠、忍受饥饿、受尽欺负的悲惨生活,看了让人心酸流泪。
尽管三毛的生活很凄惨,但在他身上展现了很多可贵的品质。
三毛是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他看见一位老人饿着肚子,就毫不吝惜地把自己收藏着不舍得吃的一块烧饼拿出来分一半给老人,后来看老人没吃饱,他把另一半也给了老人,自己却饿着肚子"咕咕"直叫。
三毛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孩子。他看到一个高个子的大男孩在蛮横的欺负一个小男孩时,不顾自己比对方矮一个头的劣势,勇敢的冲上去帮助他,回击了那个欺负人的大男孩。
三毛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有一次,有个小男孩摘桥边的野花,不小心落下桥,恰巧路过的三毛看见了,把小男孩救上岸。
和三毛过的日子比起来,我们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好了。所以,我们要学习三毛的优秀品质,努力学习,长大后回报祖国。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