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2)
合上书,闭上眼,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韩子奇、韩太太、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这些身份不同、性格迥异的人物,不约而同地以“悲”字书写着自己的命运。他们穿越历史的时空,一走到了我的面前……
爱,还在延续;悲,希望停止。
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4
小说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清末至建国初期生活在北京的三代穆斯林玉器艺人的人生变迁,恰巧作者霍达出生在玉器世家,又有回族穆斯林的血统,于是让我们近距离的了解到了穆斯林的生活以及玉器手艺人的精湛技艺和民族情怀。
书中人物的命运千回百转,而作者在其中的文学表现手法,现在读来依然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最为突出的是通过三代人时空并行的方式,分别表达三代人的故事。开始读时有些迷惑,但越深入越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读来豁然开朗。将人物关系层层剖析开来,故事脉络渐渐理清之时,竟有种发现新大陆的喜悦之感。这种表达,即便在当下的文学作品创作中也是不多见的了。
韩子奇向妻子坦白着他和冰玉的一切,而这个普通的穆斯林女人像所有脆弱的女性一样,当她十年间坚守着自己的情感,守着家等着一个人的归来时,收到的却是如此沉重的打击,而带来这伤害的却是她在这世上最爱的两个人,一个是丈夫,一个是妹妹,她的心痛可想而知。
韩子奇爱女如命,可月儿心中对母亲的那份陌生与敬畏,总是想着她能早日长出坚实的翅膀。她很顺利的考进了北大英语系,她想着从此以后就可以自由翱翔在广阔的蓝天下了,那是多么幸福的事啊!她踏上了光彩夺目的人生列车。
楚雁潮是她的老师,更是一个痴爱她的男人,要不是因为她生命垂危,他怎么舍得过早的去表白。他心中唯一想着的便是挽救她,不惜一切代价。是他燃起了新月生命的火苗,她勇敢的与他一起与病魔抗争着,因为他,她对未来依然充满了憧憬。
一个穆斯林家族,随着新月的死亡也几乎衰败。穆斯林的葬礼,埋葬的何止是一个年轻的生命?殒落的又何止是一个韩新月?
很厚的一本书,拿在手上,感觉沉甸甸的。很厚的一段情,读完之后,心里沉甸甸的。穆斯林的葬礼,展现奇异而又古老的民族风情,和栩栩如升的人物品性,是值得我用时间和心灵来感受的。俗话说:“一部伟大的作品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文学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影响确实是显而易见的。
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5
精致雕琢的博雅宅,前有玉魔、梁亦清,现有奇珍斋主韩子奇,梁君璧说的很对,只要把玉锁在家里,韩子奇就哪也去不了,甚至可以把刚寻到的体会到的爱情(梁冰玉)丢下。战时抛妻弃子远走异国,奥利弗的死让他意识到没有了继承,他宝贝珍藏的玉将一文不值。玉王?玉痴罢了!
新月,美丽单纯善良的青春少女,积极上进,成绩优异,渴望母爱,心脏病夺走了她的身体,萌发的爱情被宗教信仰束缚,分裂的母爱成了压死她最后的稻草。想起我那离开了人间的大学室友,正值青春年华啊,泪。病痛你不要降临给那些可爱的人
楚雁潮,小心翼翼的师生恋+艰难的事业——申请党员,成为讲师,出版译作,六七十年代,组织要你推迟就推迟,要你搁浅就搁浅。
梁君璧,宝玉说“这些婆子们做姑娘的时候都是珍珠宝玉,怎么一嫁了人都成了死鱼眼睛了”。虔诚的穆斯林教徒,傲慢清高,工于心计,始终没把姑妈当自家人,虚荣自私冤枉老伙计,痛心丈夫出轨,精心策划棒打儿子天星的爱情,阻止新月上学又强横拆散她的爱情,可能一辈子都没尝过爱情的滋味,依然封建的旧思想女性。丈夫出走的那十年在战火中持家撑着门面,也是坚强刚毅。
梁冰玉,从小在家的温暖中长大,独立自主新思想女性。和姐姐正面呛声对质那段也是理直气壮。可是作为母亲为了独立自由抛下女儿十八年也太狠心太自私了点。
天星,娶一个不爱的人(陈彦淑),还要承担起家的责任。
姑妈,鬼子带走了她的丈夫儿子,为博雅宅又当奶妈又当仆人,却没人注意到她已患重病。
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