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读后感700字大全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昆虫记读后感700字大全,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昆虫记读后感700字1
他倾尽一生,只为观察虫子的一生;他观察虫子的时间里鲜为人知,甚至他发表了著名的《昆虫记》后才一炮成名。
没错,这个人就是科学界诗人,被雨果称为昆虫界的荷马的法国著名作家法布尔!
而他的《昆虫记》却为后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当今虫子的世界。其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了无数努力。
该书多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绿色蝈蝈比作了歌手,又将其遇上比它大很多的蚕勇猛搏斗时比和勇士。红蚂蚁全靠记忆回家,但一旦放在了陌生的地方,便完全认不清回家的路等等。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方一个贫穷农民家中,之后在15岁时进入师范学校学习,毕业后教了几年初中数学便辞职,用积蓄专门研究昆虫的世界,帮助人们叩开了神秘的昆虫世界的大门,从而《昆虫记》问世。
法布尔说:“你们研究的是死亡,而我研究的是生命。”的确,他虽目的为了解昆虫世界,却不像其他的昆虫学家那样,将昆虫开膛破肚……而是走进昆虫世界,与昆虫互动,比起昆虫学家,他更像是昆虫的朋友,从未伤害过它们。
这些内容既表达了作者对作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与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更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
里,也有贪婪与自私存在,但也不乏和睦,团结等本该人才具有的优秀品质。某种意义上讲,《昆虫记》就像一面镜子,在我们阅读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其实在看人类的社会!难怪巴金所说:“《昆虫记》融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为供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读完《昆虫记》,我小有感慨。我们应该具有法布尔这样细致入微的科学探索精神,但必须要先保持自然的完整与活力,不停探索是必须的,但不能忘了初衷。
昆虫记读后感700字2
在《昆虫记》中,螳螂应该是显示人性并且最接近人的昆虫了。
螳螂不像蜘蛛那样坐等送死鬼,也不像蚱蜢那样冲上去胡撕乱扯,它却是一个机灵鬼,直接和猎物面对面,但却不盲目下手,瞅准时机一发即中。这就是螳螂和人的相似之处,聪明、有计谋。
但螳螂还有人类父亲的无私。螳螂体形矫健,上衣雅致,体色淡绿,薄翼修长,多么曼妙的身净啊!但一到产卵期,雄螳螂的美妙就要成为历史了。由于雌螳螂需要大量的营养,雌螳螂单靠捕猎是没有有的,所以,我们伟大的螳螂父亲就要奉献出自己宝贵的身躯,为它的伴侣补充营养,帮助它的后代繁衍生息。螳螂父亲是多么忠诚,而有些昆虫的父亲却到处“繁衍后代”,不顾自己的伴侣,而我们的螳螂父亲却如此无私,这也是为什么法布尔说很难找到一只雄螳螂和雌螳螂配对了。在螳螂身上,我又看到了人类父亲无私奉献的光辉。
螳螂身上又有着残暴的性格。好像所有的昆虫都惧怕螳螂,只要螳螂架子一摆,就像蝗虫,仿佛被施了定身术,便僵硬地匍匐在地上,任由螳螂宰割,螳螂也不客气,用大钳子紧紧地钳往蝗虫,把它撕碎,再开始美餐。但遇到大灰蝗虫这种身强力壮的猎物,比螳螂大了2到3倍,螳螂便动真格了,用尽全身力气死死夹住大灰蝗虫,用另一个钳子直扎大灰蝗虫的脑袋,最后,螳螂大吃一通、只剩下翅膀。怪不得法布尔称之为“魔怪状态”,真是太可怖了。我从螳螂身上又看到了人类的残暴、你死我活。
螳螂的冲锋陷阵又令我大吃一惊。当螳螂饥饿难耐,即使面对圆网蛛、冠冕蛛也无所畏惧。这些恐怖的猎物,有蛛丝,毒牙,但螳螂不假思索地冲上前,好似漫步水上,蛛丝对其没有任何作用,机智的螳螂又一次展现它的风采,用钳子钳子住其后尾,顺势一跳,用钳子扎蜘蛛的脑袋,蜘蛛便毙命了。螳螂的英勇、勇敢让我看到了人类机智勇敢的品质。
用人性去看虫性,不如说是用虫性来体现人性。法布尔就是用昆虫这一琴弦来拔动人类命运的颤音……
昆虫记读后感700字3
这是一本有着“昆虫的史诗”的美誉,书中具有无数昆虫的珍贵资料。这书就是法布尔著作一《昆虫记》。
法布尔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被世人所称”昆虫界的荷马”。他本出生在一户农家里,却被乡间的蝴蝶与萤火虫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所以他用了足足三十年时间期写就了十卷的科普巨著。
《昆虫记》在法布尔的笔下,昆虫被描写的生动活泼,包括昆虫的婚姻出生再到死亡,繁行,习性....写得栩栩如生,每次阅读这本书我好像身临其境,不光是赞美法布尔的文笔,更多是感受大自然的美!我本不喜欢昆虫,但看完《昆虫记》后,发现我不再那么抗拒,其中关于蜘蛛的那一章让我影响深刻!
身体呈灰色,胸有两条宽阔的黑色饰带,饰带中间夹着白道子和褐色的斑点——圆网珠,它是昆虫界的建筑大师。每到九月中旬,它门将迎来最忙碌的时光,因为小蜘蛛孵化了,它们来到了这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可岁月是无情的,蜘蛛妈妈为了孩子,不吃不喝,不睡,捕捉到的猎物也会先给孩子们吃,自己只吃些剩下的猎物尸骸,蜘蛛妈妈无时无刻不警惕着,只要有任何的风吹草动它都会被惊醒,在这种情况下,蜘蛛妈妈的身体就会累垮,好像随时都要死去,可在这样的情况,它在思考,思考为孩子们打开巢穴,但也只是一点,让孩子们出去,自己也完成这个任务安静的去世了。有人说蜘蛛是冷血动物,我以前也赞成这个说法,可看完这卷,我的想法改变了。书中有好多生动的昆虫:闪闪发光的萤火虫,善于利用“心理战术”的螳螂,把粪便滚成圆球的蜣螂虫……
就像法布尔本人所说“学习这件事不在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有没有觉悟和恒心”,做任何事前都要定目标,实现目标,并且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力。
昆虫记读后感700字4
雨果曾经说过:“法布尔是昆虫世界的荷马。”我读了《昆虫记》这本书后,深深地被法布尔执着的精神所感动。
1832年12月22日,在法国南方阿韦龙省圣雷翁村的一户农民家中,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他,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昆虫学家法布尔。
法布尔从小就异于常人。他小时候对昆虫甚是喜爱,经常跑到附近的田野里挑逗昆虫。有一次,小小的法布尔又一大早跑到了田野里去挑逗昆虫,一群农夫也来到田地里干活,他们看到法布尔蹲在地上一动不动的挑逗着昆虫?心想:“嘿!又是哪家顽皮的孩子跑到这里来了?他肯定过不了多久就会失去兴趣的。”太阳落山了,农夫们都扛着锄头回家去了,他们惊讶的发现,法布尔还低着头蹲在原地。“这怕不是个疯子吧!”他们围在一起窃窃私语。但小小的法布尔并没有在意他们的说法,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昆虫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