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初中(2)
那边不懂人情事故的宝玉在举新婚礼,人们齐聚一堂,热闹非凡。那边多愁善感的黛玉在一个人寂寞的等待死亡。这段乱世情缘也就此结束了。断送了宝玉和黛玉的一生。要说黛玉不在乎,又怎会因宝玉而死。要说宝玉不在乎,又怎会出家了尘缘其实,在好多人眼里,宝玉天真,不懂什么是爱。黛玉顽固,不承认她的爱。但既是如此。宝玉为何会在被骗婚后宁死不屈,期望人们能把他和黛玉两个快死的人放在一齐,可他并不明白黛玉已因他而死。这其中的丝丝缕缕,又怎说得清!
这大观园就像社会一样,有各种人,而巧姐是最终一个活下来的人,凤姐也遭到了报应。大观园也走向败落,最终家破人亡,这场梦就如同过眼烟云在悲痛与家破人亡中结束了。
#377846红楼梦读后感初中4
诗人卢仝好茶成痴,诗风浪漫;白居易是一位品茗行家,他对自己的爱茶、烹茶十分自信;杜甫的“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成为千古绝唱;苏轼也是一样爱茶至极的人,诗云:“酒困路长睢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郑板桥清廉刚正,对茶情有独钟,“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白菜青盐米见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在我看来曹雪芹不愧是一位见多识广,才气纵横,琴棋书画件件皆能,诗词曲赋无所不精的小说家、诗人和画家。他的百科全书式的文学巨著《红楼梦》就以茶与酒而言,小说中言及到竟有几百处,咏及茶酒的诗词有几十来首;小说所载形形色色的饮茶喝酒方式、珍奇精美的茶具酒具及丰富多采讲究非凡的名茶名酒是我国历代文学作品中记述与描绘得最全的。由此可见曹雪芹是酒茶的千古知音。
#859983红楼梦读后感初中5
《红楼梦》是一本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反映了一个旧社会大家庭从兴旺到衰败的全过程,向我们讲述了贾宝玉、林黛玉从相识到相爱到被人拆散的爱情故事。
柔情似水、泪眼朦胧、红颜命薄,乃林黛玉也。《红楼梦》这一本书中一共写了九百多个人物,而我最喜欢的,便是林黛玉。
她是一个身世坎坷、寄人篱下的女子。她六岁丧母,后又离开父亲,来到了贾府。她是一个多心小心、多愁善感的人。说她多心小心,那是因为她想的事儿要比别人多,哪怕只是一句话,一个词,也要细细地咬文嚼字一番。因此,宝玉便说她:“……那是你多心,才染出一身病来。”
但是,她又是那么倾国倾城,那么才华横溢呀!美,美在两弯似蹙非蹙笼眼眉,一双似喜非喜的含情目。才,就拿“元妃省亲”来说,她作的诗与众不同,当宝玉冥思苦想也想不出最后一首诗时,她快速地写了一首律诗,帮宝玉解围。和宝玉相互赠帕时,一口气写了三首诗。
我有时恨过曹雪芹:为什么把黛玉的生活写得那么悲凉,又为什么硬把宝、黛的爱情拆散?现在想想,才知道作者的用意。作者这样写既符合那个时代的特点,也更让我们看到了古代的人们,特别是女孩子追求自己的生活和幸福是多么的困难,让我们更真实地了解了古代的社会生活。
像黛玉这等才女,如果在今天,也许她会成为一位名扬天下的文学青年,比如会成为诗人或作家,也许她还能享受荣誉所带来的富贵、地位。但是,在旧时封建社会中,总是重男轻女,封锁了多少才女的才华!像林黛玉一样,一生只能呆在那极为渺小的大观园里,没有一点独立自主的机会。最后,随着家族的衰落而走向悲剧、走向灭亡,像一朵婀娜多姿的花,无声地开,悄悄地走……
月夜是那样的宁静,一轮新月挂在空中,没有一点儿喧闹声。而此刻的我,却心潮澎湃,我为旧时封建社会的黑暗而愤怒,为旧时封建大家庭由兴到衰而感叹。
红楼梦读书感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