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00字
读书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以下的读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下关于二年级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00字该怎么写的呢?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二年级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00字,希望大家喜欢!

二年级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00字1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主要讲述了诺第留斯号的故事传说。书中的主人公们遇到了许多不可思议的探险,一次次把我们带入了令人神往的深海,那一幕幕惊险和悲伤也格外扣人心弦。
故事传说起源于1866年,人们在海上发现了一只独角鲸,出于对安全的考虑,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受邀请参加了这次追捕行动,结果遭到了独角鲸的袭击,最终他和他的仆人以及一个捕鲸手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被独角鲸所救,此后被一个叫尼摩的艇长囚禁,在这艘潜艇开始了海底两万里的环球旅行,他们这才知道这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诺第留斯号潜水艇。他们乘着潜水艇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惊奇地遇见了许多罕见自然现象,知道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还共同学习了海洋知识。在两万里的海底航程里,他们经历了搁浅土著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苦苦煎熬了许多日子后,潜艇终于到达了挪威海岸,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于世。
尼摩艇长这个谜一样的人物此书增色不少,他可以为法国偿还几百亿国债,看到朋友死去会无声的落泪,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会把满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他的纯情善良展现了一个高大令人景仰的形象。尼摩艇长的品质中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向往自由,他完全脱离海上地区管辖权和国界的限制,始终如一地追求自由自在的人生格调,虽然他一直在海底无忧无虑地生活,但还是对自己独自一人的生活感到万分悲痛,不过早已独立自主的心态让他学会了逆来顺受地面对一切,这使故事传说情节更加深刻,让我们可以切实地体谅他的坚忍。这部科幻小说具有多方面的特点,故事传说情节曲折紧张扑朔迷离,人物命运瞬息万变,科学知识丰富详实,幻想与事实巧妙融合,交替展现了海底美妙绝伦波澜壮阔危机四伏的境界。
《海底两万里》,是一本富有真情实感的科幻小说,在幻想中,一切都是那么完美无缺,那么触手可及。
二年级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00字2
在这个科技发达的21世纪,人们不仅能行走在陆地,而且能坐上飞机飞上蓝天,还能坐上游轮观光风景,甚至是跟着潜艇进入海底探索奥秘。但是,在19世纪,那个技术落后的年代,别说是潜艇,连飞机都还没有的年代,儒勒·凡尔纳却利用自己奇特的想象力,讲述了一次神奇的海底旅行。
1866年,阿龙纳斯教授与仆人康塞尔受邀去追捕一只疑似独角鲸的“海怪”,途中不幸落水,他们与捕鲸手尼德到了“海怪”的背上,才发现它其实是一艘潜艇——“鹦鹉螺号”。这艘潜艇是秘密制造的,构造奇特,异常坚固,靠海水发电。船长尼摩带着他们进行了漫长的海洋之旅,从太平洋,到北冰洋,途中经过红海、地中海、南极等,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章鱼袭击等,最后,他们三人不辞而别离开了“鹦鹉螺号”。
海洋,湛蓝的海洋,浩瀚无边,有着“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叱咤风云,他是地球的十分之七!但由于科技落后,19世纪的人们并不能深入了解它,只能通过奇妙的幻想,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幅幅海洋图。而凡尔纳正是发挥了对海洋极致的想象力,表达了人类对海洋的热爱以及迫不及待想去更深地了解它的愿望,同时也表现了人类的勇敢机智、敢于与大自然斗争,坚强勇敢的探险精神。
文中,尼摩船长说:“我爱大海!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着地球的十分之七,大海呼出的气清洁、健康。大海广阔无垠,人在这里不会孤独,因为他感觉得到周围涌动着的生命。”其实,这更是作者凡尔纳借尼摩船长之口,来表达自己对大海热爱和由衷的赞美。
但如今,海洋漏油、海滩垃圾、赤潮、绿潮,越来越多海洋污染影响着我们的蓝色母亲。人类不断地向母亲索取资源,却无意间破坏了环境,如今让蓝色母亲不堪重负。地球本来就是浩瀚宇宙中一颗微不足道的行星,但令它与众不同的,正是因为它拥有液态水。可以说,海洋是地球的母亲,海洋和人类息息相关、和生命不可分离。
“我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谁会希望面朝着房子的大海污染日趋加重?没错,没有谁!所以,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保护蓝色母亲,刻不容缓!
二年级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00字3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著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我小时候的梦想之一就是能买齐这套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儒勒·凡尔纳全集,不过由于没有合集卖,自己的资金也不充分,只能断断续续的一次几本几本的买,可惜最后,书店缺货并且决定不在进货了,让我的梦想没能实现。算是儿时的一件憾事。
小时候,还经常分不清童话和科幻的区别,到现在想来,已记不清是因为郑渊洁的《童话大王》而喜欢上科幻,还是因为科幻故事喜欢上童话。
那个时候,可读的科幻小说实在是少之又少,国内的科幻读物我基本都没有见到过,接触过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可能就是《海底两万里》了。这是一件颇为有趣的事,1870年的小说,时隔100余年再次读起,而且里面的很多情节都已经变成现实,让人不得不佩服大师的伟大。
只是当时我还小,有些摸不着头脑,一会儿觉得其情节并不科幻,一会儿又对里面的描写及其向往,就在多种古怪的念头中读完了此书。此后在读到《从地球到月球》时,这种情绪达到极致,炮弹登月?我在和飞船比较之后得出了大师也有失误的结论,不过在我上中学以后,我却知道了大师的伟大,他的众多设想,都一一实现,更让人佩服是,都是提前了数十年在当时看来不可思议的设定。
当年鲁迅先生翻译《从地球到月球》时就惊叹:“中国人做梦梦的是金榜提名,洞房花烛,而法国人却在幻想征服月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威尔斯的《月球上的第一批人》更充满幻想,但凡尔纳的小说却注重真实。
在《海底两万里》中,凡尔纳超前几十年想象出了潜水艇——小说中尼摩船长的“鹦鹉螺号”。所以人类的第一艘潜水艇就起名为“鹦鹉螺号”,而第一艘核潜艇也叫“鹦鹉螺号”。可见人们对他的敬意。
凡尔纳是世界公认的伟人,无数人都将各种荣耀加在了他的身上,但就算是今天,他也不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因为他的小说并没有在文学上起到太大的作用,他也不能获得诺贝尔的那些科学奖,因为他的设计都太过超前,用了太多的时间让人们制造,但是,他的作品却培养了一个又一个诺贝尔奖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