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
朝花夕拾,顾名思义,清早落下的花朵到了傍晚拾起来。. 平静地弯腰,凝视,回忆,捡起。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二年级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希望大家喜欢!

二年级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1
鲁迅,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一生中他写过很多著名的作品。《朝花夕拾》就是其中之一。
朝花夕拾是作者写童年少年与青年时期的回忆性散文集,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提供了一个关于风俗所适合人物美丑的价值观念。里面有十篇散文组成较完整的描述了鲁迅从童年到青年不同人生阶段的经历。
这篇文章中。作者从自身的生活感受中赞美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封建旧俗及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揭露、讽刺和批判。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在槽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对童年生活描写的最为详细的,莫过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的幽默充盈,妙趣横生。百草园是鲁迅童年时代的乐园,里面有菜畦皂,皂荚树,桑葚,还有鸣蝉,黄蜂,叫天子,有令蟋蟀等等,那里仿佛是他的整个世界。父亲还教他如何在雪地里捕鸟。但最终,作者还是要告别这些美好的事情,去三味书屋里念书,三位书屋的先生是极方正朴实博学的老人。在那里要认真学习,也可以在后园里玩。充满童趣,生气盎然。
当然在书中还有许多鲁迅其他的童年故事。鲁迅在这本书里还告诉我们,要珍惜童年时光,童年的时光是人生的一大笔财富。一定要好好珍惜,不要等错过了才去后悔。
读了这本书。我还想到了自己童年的生活。其实在那时候我也挺喜欢捉蚂蚱的。但是我不敢摸它,于是我就负责看动静,草坪里哪几根草晃动的比较厉害,瞬间又转移另外几根草上。那一定是一只蚂蚱在那里跳。于是我就大声呼喊着,让其他小伙伴们来抓,一小会儿满满可以抓够一大瓶,最后再把它们放生。尤其是在老家黄河大坝边,蚂蚱很多,每次都收获满满。
《朝花夕拾》里,鲁迅先生琐碎的童年回忆,既温馨又理性。为我们展现了不一样的年代里不一样的童年。鲁迅先生的作品,也照亮了我前进的步伐。
二年级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2
朝花夕拾,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翻开书,上面记录着十篇关于回忆的散文。这些文字,着实带着我在鲁迅先生的记忆中走了一回,就像书上介绍的一样,“虽已随时光流逝而成‘夕拾’的朝花,但这‘朝花’依旧不失其绚丽馥郁。”
在文中,我仿佛可以见到那只被童年时的鲁迅所救养的小隐鼠、他心爱的《山海经》、保存着他美好回忆的百草园……在他的记忆之中穿行,虽已年隔久远,却不禁让人去回想自已的童年。
因为他父亲生病,鲁迅先生曾与两位名医周旋过一阵子。名医开的药方都很奇怪,药引都需要自己去努力找寻。鲁迅就这样听著名医的吩咐,去寻药引、寻药丸 ……可是,他父亲的病却最终也没有好起来,反而更加严重。后来他去仙台学医,原本只是想救人间疾苦的……
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的那一段日子里,他的老师——藤野先生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书中初次的描写来看,藤野先生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他对鲁迅这位中国留学生也是十分关心,他让鲁迅每星期把讲义给他看,并且细心帮他改正,这样默默的帮助持续了一个学期。他对鲁迅的关心又是细致入微的,因为听说中国人敬重鬼而担心鲁迅是否愿意解剖……这是一位热爱医学,真心希望能够去发扬医学并且去医治人们,治学严谨、正直诚恳、热情关怀、毫无民族偏见的伟大的导师。
在我心中,鲁迅先生一直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形象,所以,有一次,他愤慨了,当看到一影片中一个为俄军做侦探的中国人要枪毙,在一旁围着的却是一群中国人,在周围观看的日本同学还高呼着“万岁”,他心中的爱国思想、民族责任与使命被唤醒,决定弃医从文,用文字去医治国人。
读了这几篇散文后,既让我感受到鲁迅先生的童真的一面,又感受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他是一位用笔去战斗的战士,他正义、黑白分明,为革命而奋斗。在这里,他用朴实、亲切的笔调描绘着一个个人物,一件件事情,这些作品中显示出来的回忆又回应着当时的现实生活,留下我们去体会,去了解……他不愧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二年级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3
在这个对于初二学生来说十分重要的暑假,我读了一本必读书目《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我国的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的童年记忆录,他一身著作很多,有小说、杂文、诗歌和散文等都收录在《鲁迅全集》中。
而《朝花夕拾》这本书写于一九二六年,是回忆性散文集,全书共是十篇散文。最初这些散文发表于《莽原》上,原题为《旧事重提》直至一九二七年编辑成书,题目也是后来改为《朝花夕拾》。
这本书具体是记述了作者关于自己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和在青年时代的求学之路,在回忆那些令人年以忘怀的人和那些事,抒发了作者对那些昔日的亲朋好友的怀念之情。本书中的作品运用了大量的夹叙和夹议,从反面对反动和旧势力进行了讽刺和严厉的批判,嘲讽他们所散布出来的流言飞语,也同时对童年时养的宠物,一只隐鼠所遭受到的摧残经历的思念与怀念,体现出了作者对于弱小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深切厌恶,也从侧面表现出了作者的善良。
作者的每一篇散文都对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人表示了不屑和鄙视,例如:在《无常》一文中,是描述了儿时在乡间所见到的一些在迎神会上的黑白无常,可以看出人们对这一角色的形象十分的喜爱,因为在当时社会人们认为人间没有正义,因为恶人得不到惩罚,所以认为那些真正的正义在阴间,作者也对那些打着正义和公理旗号的一些人给予了辛辣的嘲讽;而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描述了童年时期在家中的百草园所收获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的枯燥乏味的读书生活,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来揭示出当时社会里儿童的生活乐趣与对束缚儿童的活泼天性的封建式私塾教育所形成的矛盾,表达出应该让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在《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忆述了儿时与他的保姆长妈妈所相处的一些或大或小的事,以此具体的描述了长妈妈的朴实但又唠叨和迷信,但作者却对充满了尊敬与感激,在文中表达了对这位典型的劳动妇女的真诚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