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后感700字文章
《水浒传》首开先河,采用白话文进行创作,它为后世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水浒传读后感700字文章,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水浒传读后感700字文章1
《水浒传》与《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齐名,合称四大名著,其中《水浒传》出自施耐庵之手。
《水浒传》里有许多英雄,比如: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关胜、林冲、段景住.....但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忠义。
我最喜欢宋江,因为他非常忠义。每次打仗都照顾他们,对朋友十分忠诚,做事十分仔细,死后怕李逵造反便和李逵一起死。关于他的故事有,宋江楼头题反诗,宋江雪恨受天书,宋江三败高太尉......其中我最喜欢宋江三败高太尉,这里面写了因为种种原因招安未成,于是,高俅起兵去打宋江,第一次打的时候,就损失两将了。这时宋徽宗又想招安,却因高俅在上面做了手脚没招安成。这时有一个叫叶春的人给高俅一张海鱼秋战船图纸,等到入冬时已有几十只船了,可梁山水军个个都是水中蛟龙,而且船的弩台太高打不着小船,并且张顺还将船底凿漏,活捉了高俅。
其中我最讨厌李逵,因为他非常鲁莽,就是这个习惯所以曾经脑袋还差点掉了。那次先是在东京看花灯时让李逵看门。可是,李逵见到了东京还不能理解,为什么让我们看啊?正撇了一肚子气,这时杨太尉正好来找皇上。这时李逵说也不说声,就拿起椅子向杨太尉砸去,这时宋江等人来了,见李逵行凶,就把李逵拉走了,可是李逵在路上还见人就打,这时李逵还没有到,宋江让燕青等李逵自己先回梁山去了。燕青、李逵两个人一路回梁山,中途在一个人的口中得知宋江抢了那人的女儿。回到梁山,李逵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的旗撕得粉碎。宋江问:“你要干什么?”燕青将路上的事情说了遍,宋江就与李逵赌,还签了军令状,可最后刘太公一看,不是这个人啊。回到山寨,李逵按照燕青教他的负荆请罪,宋江还是不肯,非让李逵杀了那个假宋江才行。李逵听了很高兴,把刘太公救出来,把两个贼人的头颅给宋江,才免了砍头的约定。
《水浒传》的故事很精彩,有些段落我看了好几遍,以后我还会再看的。
水浒传读后感700字文章2
本书以官迫民反为线索展开剧情,以描写高俅等官员的贪婪,来体现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政府的腐败以及国家的混乱。
在这种情况下,定会有一群好汉揭竿而起,而本书描写的,就是其中一群造反人——梁山108将。在作者施耐庵的笔下,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有武艺高强的花容,有远谋深虑的宋江,有心狠手辣的李逵,有细心机智的武松……
但他们真的算得上好汉吗?比如说李逵,虽然爷们儿,而且斧头耍得好,但却一路走一路杀,害死了很多无辜的人。再比如宋江,若不是他招安朝廷,梁山108将才不会落到最后那样的下场。还有张青和孙二娘的“人肉黑店”害人无数……总之,在这些人中,我认为真正算得上好汉的,只有鲁达和武松。
鲁达这个人很讲义气,也很善良,但做事冲动。从拳打死凶恶贪婪的郑屠户可以看出。虽然郑屠户软禁了一对父女,还经常欺压百姓,但一拳将其打死明显欠缺考虑。所以此书中最完美的人要数武松。
武松是我全书最喜欢的人物,他讲义气且勇敢,还有一点和鲁达不一样,就是他机智细心。在西门庆事件中,武松没有急于冲进酒楼,为被西门庆和潘金莲害死的哥哥武大郎报仇,而是和郓哥一起设计捉拿西门庆。在张清和孙二娘的黑店中,他看出酒菜异样,没有中计,最后救了自己一命。武松不像李逵那样乱杀,在百姓中也很有声望。
不过,最后起义失败是令我感到可惜的,梁山108将中有各行各业的人才,能力很全面。与朝廷打仗时,宋江等人在后面指挥,长跑健将戴宗可以靠速度优势潜入敌阵打探情报,林冲、李逵等武将带兵冲锋与敌人正面硬刚。若陷入了僵持,并可以让了解朝廷战术的秦明出谋破局,如果还是落入下风,便可以让自带“法术”的公孙胜控制天气痛击敌军。总之若不是宋江被朝廷招安,梁山108将面对实力雄厚的朝廷军队,不说完胜,但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最后打败方腊后,刑场上作者用了一句“善恶终有报”来形容方腊的下场。但我觉得这么说并不准确,因为方腊之所以起义,不正是为了打败腐败无能的朝廷,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吗?
《水浒传》内容真实,带有批判性,非常值得一读!
水浒传读后感700字文章3
我们全班都在同一时刻看了《水浒传》这一本书。这本书中描写了一百零八个有血有肉的人。这里面的每个人都是为朋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两肋插刀、爱国的梁山好汉。我熟悉的里面的人有:林冲、武松、宋江、鲁智深。其中在民间广为流传就是:《景阳冈武松打虎》,这其中我最熟悉的人就是武松。
武松在清河县喝醉了酒,打了一人,武松还以为那个人死了,便逃亡到柴进庄上住,碰巧撞上了宋江。宋江当时跐了火锨柄,引得武松急躁便要打宋江,多亏柴进劝阻,并把武松介绍给了宋江,之后两人便开始谈笑风生了,而且宋江还让人给武松订了件衣服,并让他住几天,武松不好推辞,只好住下,数天后,武松知道自己打的那个人被救活了,只好告别宋江,启程准备去找清河县的哥哥。临别时,宋江和柴进送了武松很多银子,而且宋江和宋清还亲自送了武松一段了,可武松让宋江别送了,宋江仍然送了武松二、三里,这时,武松又要求宋江别送了,宋江无奈,正好看见前方有一个客店,便对武松说:“和我吃完饭后再走吧”,武松只好答应。客店中他们还结为了兄弟,可“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武松只好在这儿与宋江宋清告别,武松又上了路。
一转眼见,武松来到了阳谷县喝酒吃肉后便要过去清河县的必经之路——景冈山,可老板劝阻说:“山上有吊睛大白虫会杀人,现以杀了三百二十个大汉,可武松才不听,他只知道要回家找哥哥去,硬上了山,还不幸的碰上了老板说的大白虫子,于是武松与大白虫的生死搏斗便正式开始了。大白虫首先展开了攻击,它一扑一掀一剪,可武松接二连三躲开了,大白虫的气性没了一半,于是武松抓住大白虫的顶花皮,然后挖了个坑,把大白虫的嘴塞了进去,还吃了武松凭了所有力气打出五十七如钢铁般的拳和一棒头后便败下阵来,那大白虫现在眼、口、鼻、耳都流出了鲜血,来捕杀大白虫的猎户看见了,通报了其他村民,他们高兴万分,还让武松做了官。
武松这个梁山好汉绝对不可小觑,宋江这个首领都对他都有些刮目相看,我也看到宋江和武松之间的情谊,两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就能结成兄弟,而且情谊也很深,好像两人与生俱来就是兄弟了。我还体会到了武松的勇敢、力大无穷和不畏困难的精神,他不管别人的劝阻,毫不畏惧大白虫子,照样山上,上山后他整整对大白虫子打了五十七拳才没力气,力气肯定大,况且村民拿着工具都打不过大白虫子,而武松只一人就搞定了,再加上这大白虫子都吃了三百二十个大汉了,他听到这个数目还是丝毫不怕,不畏惧大白虫子的威力,明知很困难还要打,他的精神可嘉,很值得我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