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水浒传读后感700字(2)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通过讲述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汉被逼上梁山走上反抗道路的故事。
其中我最欣赏的是武松,当然智多星吴用我也很佩服。
在《水浒传》中有这么一首诗: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
这首《临江仙》赞颂的是梁山好汉智多星吴用,他的足智多谋不仅体现在智取生辰纲,还体现在使时迁盗甲,巧用双掌连环计,赚金铃吊挂,智赚麒麟等情节中。一个足智多谋,善用谋略,饱读诗书的智多星吴用在我眼前显现。
而行者武松,在水浒传中作者用这么一句诗形容: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
可见武松身材高大魁梧。武松在景阳冈上,可谓帅气十足,不相信店家标榜的“三碗不过岗”,一连喝下十五碗酒,展现了他的英勇无畏,豪爽要强。喝醉酒的武松碰到了一只吊睛白额老虎,老虎凶狠险恶,武松左右躲闪,沉着冷静地应对老虎,而关键时刻,哨棒打断,武松手中只剩下半截哨棒,武松与老虎面对面相博。而武松却把手中仅剩的武器“半截哨棒”丢在一旁,徒手与老虎打斗,场面十分危机,摄人心魂。
在“武松醉打蒋门神”中,因为蒋门神抢夺施恩的快活林,武松看不惯,痛打蒋门神。其中,武松虚影一影,成功激怒了对手,表明了对蒋门神的蔑视。后两脚踢得机智巧妙,接下来的拳头更使得蒋门神叫苦不迭,无还手之力。武松三招制服恶霸,干净利落,令人叫绝,充分体现了武松的见义勇为,嫉恶如仇,伸张正义。
读完这本书,我深感作者想要表达的那种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罪恶。我想说现在的社会不再是过去那个腐朽衰落的封建王朝,而是科技文化蓬勃发展的新社会,我们身为祖国的花朵,应该沿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肩负起未来的重任,为理想勇敢前进。而书中的梁山好汉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团结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它成为我们积极向上成长的新动力。
《水浒传》在我遇到困难时使我想到梁山好汉们在遭到朝廷的讨伐时携手共进,积极出力的事迹。在我孤独无助的时候梁山好汉仿佛变成我的指路人,告诉我要对朋友热情主动。
《水浒传》仿佛为我注入了正义的能量,它恰如一首史诗,为我们展示了当年的国势特征和民俗风情,但它为我们传达的更多的是可歌可泣的英雄传奇。
六年级水浒传读后感700字5
“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三十四五年纪,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双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叠折叠纸西川扇子,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
在《水浒传》中,林冲这一形象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林冲本为初宋宋徽宗时期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逼上梁山后,他是36位天罡星之一,号称天雄星豹子头。
为教头时,他忠君爱国,本应过着安定的生活。可好景不长,高俅义子高衙内看中林冲妻子,林冲开始没有反抗,不愿背叛朝廷,触怒上司。紧接着,他便被高衙内霸占妻室,并被设计误入白虎堂。在众人的求情之下,他幸免一死,充军沧州。到了沧州,因拿银子稍慢,便被差拨百般辱骂。林冲逆来顺受,一直在忍耐。一个武艺高强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在一些无名小辈面前,低声下气地赔笑脸,这是多么可气又可悲啊。
林冲也有宽容大度的一面,在充军路上,林冲被薛霸董超百般折磨,险些吊在树上被一棒打死,最后幸好被鲁智深所救。当鲁智深正想杀死两个小人时,林冲却选择原谅。林冲的“仁”值得称赞。
林冲结交了鲁智深,柴进等正义之人,吐露出“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于小人之下,受这般腌气!”的怒吼。沧州牢营安排他到草料场,这是个阴谋,林冲浑然不知,还以为给他一个好的差事,到那儿去过得比较安稳。他心念着“待天晴到城中换个泥水匠修补”,“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最后,他负责的草料场被大火烧毁。当他在山神庙里面,听见陆谦他们三个人叫嚣,要把他的骨头拣回去到高俅那儿去领赏,他终于忍无可忍了。
草料场的烈火,使林冲看清了官场的黑暗腐败。林冲满腔怒火一下子爆发出来,一脚踹开山神庙的大门冲出去把几个人杀了,然后造反上山。
“……荷天地之盖载,感日月之照临,聚弟兄于梁山,结英雄于水泊,共一百八人,上符天数,下合人心……但愿共存忠义于心,同著功勋于国,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神天鉴察,报应昭彰。”这是林冲与梁山好汉的誓言,回荡天际。
梁山好汉虽然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可最后依然败在了招安之下。林冲虽死,但他的忠义精神永在。
六年级水浒传读后感700字相关文章:
★ 水浒传读后感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