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围城的读后感800字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长篇小说围城的读后感800字范文,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长篇小说围城的读后感800字1
钱钟书说:“婚姻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我说:“心灵也是一座围城,生活在自己的阴影中,只会越困越深,只有战胜自己,才能走出围城。”
——题记
先哲们曾说过:“外在的敌人纵然强大,但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要征服世界,首先就必须征服自己。”
的确,面对生活,有的人因为曾有过失败,便不敢主动去接触;有的人因为平凡,便以为无能而不想去接触;有的人则因为已经取得过成绩,怕弄不好有损自己的荣誉而不愿去接触。……他们总是生活在自己心灵的阴影中,受到心灵的束缚而不愿去尝试,不愿去拼搏,最终也只能在心灵的围城中越困越深。因而,只有不看自己才能有所突破,才能有所超越。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面对困境与束缚,只有战胜自己,才能取得成功。爱迪生作为美国的发明大王,在他的发明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就如发明灯丝而言,他就历经了1000多次的失败,但他并没有放弃,并没有因此止步不前,而是在困境中振作,从失败中奋起,坦然地面对挫折,最终,他取得了成功,成为大名鼎鼎的发明大王。
弥尔顿曾说:“人是有意志的动物。”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就是这么一个人,一个真正的人。他很平凡,甚至比平凡人还要平凡。因为他先天残疾。但他并没有就此而放弃自己。他坚信“瀑布是江河走投无路时创造的奇迹。”因此,他努力克服着自己的自卑心理,战胜自己并不断尝试,不断奋斗,最终成为意大利首屈一指的小提琴家。被人称为是:“在琴弦上展现了火一样的灵魂。”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新一代哲学家们的提法。在世界各国的印象里,中国女排是一个神话。她们曾经创造了奥运会的五连冠,她们创造了骄人的战绩,她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她们并没有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更没有怕有损自己的荣誉而不愿拼搏,她们没有像克拉克那样束缚在心灵的围城里。她们不断地奋斗拼搏,因此她们成功了。她们再次取得了奥运冠军。
的确,“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失败面前,我们不应当气馁;在平凡面前,我们更应当执着;在成功面前,我们更应当拼搏。人生最大的对手莫过于自己,只有走出心灵的围城,才能取得成功。
长篇小说围城的读后感800字2
《围城》堪称中国近代小说中的经典,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方鸿渐在欧洲游学后,回到中国后发生的事。方鸿渐,书本的主人公,方鸿渐在欧洲游学期间,游手好闲,荒废学业,混了几年后,什么收获也没有,方鸿渐为了给家人一个交待,就从骗子手里购买了虚构的“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的文凭,并随海外学成的学生回国。
在回来的船上被留学生鲍小姐欺骗感情。同时也遇见了大学同学苏文纨。在他到达上海后,在死去的未婚妻父亲周先生开办的银行里任职。此时,方鸿渐获得了大学同学苏文纨的喜爱,但又与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一见钟情,整日在苏文纨、唐晓芙二人之间,并且在那段期间结识了追求苏文纨的赵辛楣,也被赵辛楣当做情敌,后来,在方鸿渐最终与苏文纨、唐晓芙二人感情结束后,苏文纨嫁给了诗人曹元朗,而赵辛楣也明白方鸿渐并非其情敌,从此与方鸿渐成为了好友。那时方鸿渐也逐渐与周家不和。
抗战开始后,方鸿渐逃难至上海的租界。在赵辛楣的引荐下,与赵辛楣、孙柔嘉、顾尔谦、李梅亭几人同赴位于内地的三闾大学任教。在三闾大学里上自校长、训导长、各系主任,下至职员、学生、甚至还有家属,都卷入了一场又一场的纠纷,排挤,竞争,一时间三闾大学成了竞相逐鹿的舞台,由于方鸿渐性格等方面的弱点,陷入了复杂的人际纠纷当中。后与孙柔嘉订婚,并离开三闾大学回到上海。在赵辛楣的帮助下,方鸿渐在一家报馆任职,与孙柔嘉结婚。在结婚后,方鸿渐夫妇与方家、孙柔嘉姑母家的矛盾暴露并激化。
方鸿渐在报社工作,薪水很低,于是打算应赵辛楣邀请去重庆谋职。这时孙柔嘉请她姑母给方鸿渐找了一份高薪的工作,但方鸿渐觉得孙柔嘉和她姑母在贬损自己的人格,动手打了孙柔嘉,孙柔嘉愤然离家而走。方鸿渐回到空荡荡的家里,心里一片茫然无措,小说在一阵老式自鸣钟的声音“当、当……”中结束。
《围城》一书中作者用幽默的文笔使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跃然纸上。有人说,方渐鸿是作者本人的影子,但无论是真是假,方渐鸿这个人物作者描写得非常到位。作者的笔墨幽默,常以幽默的语言讽刺嘲弄一些社会现象,使人读起来通俗易懂。
长篇小说围城的读后感800字3
“生”“死”“爱”是文学的经典母题,其中“爱”的主题更是散发诱人的芬芳,让无数人想一探究竟。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写下关于“爱情”的永恒诺言,不惜用世界最华美最精致的语言去颂扬男女之间那缠绵悱恻、欲说还休的隐秘情感,但他们好像都事先约定一样,写下的文字如笔下的情感一样,朦胧、隐晦,让人看得见,抓不住。这时钱钟书写下的《围城》就算得上是“爱情小说”上的异类了,因为《围城》里的男女情感实在太坦白,太明朗,让读者感觉钱先生是想要打开天窗说爱情啊。
《围城》我只简单地把它当一本“爱情小说”。既然是“爱情小说”就会有男主角和女主角。可惜纵观全本,只确定方鸿渐是绝对的男主角,女主角随男主角的生活的改变也发生改变,倒不是说方鸿渐有多么花心善变而是,而是生活实在是太有意思,变化万千,不是谁想长相厮守就可以一生一世一双人。船上相识的鲍小姐,对方鸿渐倾心的苏纨文,可爱爽朗的唐晓芙,富有心计也是方鸿渐最后的选择孙柔嘉,这些在最美年华里的女孩子和方鸿渐或正式或暧昧的情感都被作者用最直接明白的语言展示在众人面前。
本该蒙着纱的情感被直接摊在世人眼前就没有那么美妙的感觉了,读者在心底默默责怪作者不该把男女爱情写的一针见血,一边又忍不住暗暗学习。
比如里面关于男女借书就是一个很有趣的论断。男女借书是恋爱的开始,男人肯给女人买化妆品、衣服、首饰都不是用心之举,借书就不一样了。一借一还就有了来往,借此可以大谈特谈,十分有利于感情的促进。这就有点像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了,白娘子在西湖上借了一把伞给同船躲雨的许公子,这就有了后面纠缠痴恋的一生。看起来钱钟书真的很懂男女情感套路,都可以具体到做一件事来开始一段感情了。
再比如孙柔嘉可能很早就爱慕方渐鸿却因为女子的矜持没有直接告知,但从她步步为营成为方鸿渐的妻子来看,这真是个有心计的女子。孙柔嘉利用舆论,让旁人都以为方鸿渐和她有着“非一般”的关系,接着用陆子潇的追求逼出方鸿渐的嫉妒心更是如愿以偿成为了爱慕之人的妻子,尽管这段婚姻最后没有给予双方幸福而是成为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