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读后感 > 名著读后感 >

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读后感

阿祖分享

三国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是为了总结历史的兴衰规律。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读后感”,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714236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读后感1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 等人。《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 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 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再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 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 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699169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读后感2

杨修是谁?乃是曹操的主簿。他天资聪颖,为人好学,才仅仅二十几岁就踏上官途,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仗着自己的聪明,狂妄不羁,不计后果,数次惹得那曹孟德怒气横生,最终招致了杀身之祸。罗贯中在书中虽对他描写不多,连外貌都没有,可他确是令我最受触动的人。

那是围绕一个鸡肋发生的:当时正是曹刘二军争夺汉中的紧要关头,奈何诸葛孔明已然智取汉中,于是曹操无奈,只好退兵,以待时机。一个夜里,大将夏侯惇询问夜里的命令,曹操随口答道:“鸡肋”二字。杨修听后,竟自以为理解了曹公的念头,擅自命令大军收拾行装,欲班师回朝。此时曹操正好看见这一幕,遭已对杨修不满的他,便以惑乱军心之由,斩了杨修。看完此幕,我不胜感慨:从不因为各种原因骄傲自满的人,方可成就大事。

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汉高祖刘邦做的是真不错。刘邦他可是为数不多的敢起兵与大秦朝抗衡的领袖,但即便有如此功绩,他却依旧不骄傲自满,仍能做到不耻下问,于是像什么韩信啊、张良啊、萧何啊等等等等一堆优秀人才,都觉得跟着他能干出大事业来,于是全聚在他的身边。而他也是则其善者,知道自己没啥才能,所以从来没有因为半点骄傲的心态而拒绝这些逆耳的良言。可项羽这人就不行了,虽十四岁便能举起一口大鼎,“力拔山兮气盖世”,更是堂堂西楚霸王,感觉十分厉害的样子,但最后连秦皇的椅子都没有坐热呢,就被刘邦逼到乌江边,和虞姬双双自刎。这其中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刘邦从不骄傲自满,善听良言,而项羽却以为自己武艺高超就天下无敌,将身边的谋士统统赶走了。

再看看杨修这人,他虽然不是刚愎自用,但他恃才放旷,为了显摆自己的才智,置如山的军机于不顾,一闻“鸡肋”收拾行装,最后被曹操以此为由,“推出斩之”,实在是咎由自取。

所以说一个人如果想要在任何时代做出一番大事,不仅要文武双全,更要有着一颗永远谦卑的心啊!

#666968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读后感3

在一次儿童节,我收到了一本我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的书——《三国演义》。这是我的妈妈当做儿童节礼物送给我的,收到这一件礼物时,我开心得手舞足蹈。刚回到我的房间,好奇心就驱使着我赶快翻开书看。

一打开书,我就沉迷在了书的海洋中。我花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看完了《三国演义》。在其中最吸引我的故事就是《草船借箭》了。

其中将周瑜的心胸狭窄、富有心机描写得淋漓尽致,如周瑜因为妒忌诸葛亮的才华而以军事为理由,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还故意让军匠们延迟造箭的材料供应和造箭速度。而我们在生活中绝对不能学习像周瑜,不能做像他那样因为妒忌别人的才能而想方设法去陷害别人的人,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提醒周围的人也不要做这种人。而诸葛亮则截然不同,他不仅不怕周瑜的阴谋诡计,还装作不知道周瑜的计谋,让周瑜认为诸葛亮已经上了他的圈套,并且巧妙地解决了周瑜的各种计谋。我不禁佩服诸葛亮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而在后面诸葛亮巧妙地利用了曹操多疑的性格来“借箭”更是令我佩服地五体投地,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才智超群啊!我们在生活中就是要学习诸葛亮做事认真仔细,多观察思考,有计谋策略,不能马大哈,粗心大意。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166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