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红楼梦读后感700字(2)
红楼梦一书让我时而高兴时而忧伤,时而愤怒时而感慨万千,也让我想了很多,或许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初一红楼梦读后感700字4
“一朝看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题记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今夕何夕,君已陌路。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世人皆道,《红楼梦》吟尽爱情,可我眼前却是昨日繁华,今朝落尽。人生况味,了便是好,心酸无奈,却只能遵从是是非非。
贾宝玉初看林黛玉,就笑称“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世间芸芸众生,他们因缘遇见,却来不及唱一出才子佳人。薛宝钗的圆润与妥协,林黛玉的言随心至,也许是生不逢时,也许是命运作怪,黛玉终是含泪而死,宝玉也穿上了袈裟。纷繁的世界,不适合黛玉。她的惊艳,她的智慧,她的才气逼人,她的灵秀慧黠,都应活在诗坛。那是个碧玉般盈澈的女子,而不是一个寥落忧伤的深闺小姐。
贾府的挥霍,便注定要走向衰亡,这个结局,并不难猜。王熙凤的机关算尽,却换来悲凉结局。而真正聪明的,是探春。她是有才干的,又是清醒的:“我们这样的人家,人都看我们不知千金万金,何等快乐,殊不知这里说不出的烦难。”她开源节流,却阻碍不了贾府期数将近的必然。
旧人难留此凉城,凉城何苦留旧人。名列金陵十二钗,黛玉却依旧只是一名异乡人。若不能放下心结,那便骄傲的、不改初心的活着!那个世道,有太多不可说,不能做,也终是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纵千般情愫,万般相思,但封建礼教终是难以挣脱的枷锁。昨日花前月下,宝玉送旧帕;今朝贾府败落,黛玉含泪烧帕。这一世的泪,终是还尽了……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满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若不能自由,那便随性点;若总是伤情,那便优雅点;若不能结缘,那便,那便……无论怎样,我都相信,黛玉最后不会说出那句“宝玉,你好……”那样玲珑的女子,怎会不看透这城府的畸形?宝玉虽多情,但黛玉绝不会怨恨他!这一切,黛玉最清楚,是命,认命。
故人姑苏林黛玉,深深贾府难回头。曹雪芹的一声啊,又怎会不坎坷?字字血泪,了,便是好……
初一红楼梦读后感700字5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病榻前,黛玉在心里默念《葬花吟》,把残留着墨汁香气的诗稿扔进炉中,摇曳的火苗映着她清瘦苍白的脸庞,两行热泪滚滚而下。耳边,依稀传来怡红院张罗宝玉结婚忙碌的声音……
黛玉走出闺房,担着花锄,单薄的身子在风中发抖,似乎要倒。禁不住地咳嗽使她脸上泛起些少有的红晕。“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方净土掩风流”,无暇的花散发出幽幽香气,淌在黛玉纤细修长的指尖,随后静静地落到同样芳香着的泥土中。于是,那一缕香魂在黛玉的四周弥散……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
“宝……宝玉,你……你好……”终于,黛玉停止了她原本微弱的呼吸,紧缩的眉头依旧颦着。昔日的颦儿没有死,谁还能触摸到她生命中的芳香,她的倔强,她的自尊,她的美貌与她的才情……翻飞的书页上残留着她抚摸过的痕迹,窗外的芭蕉储存着她满腔的热泪,那一湖残荷也在倾听着她无声的心语……
是的,黛玉没有死,她只是离开了贾府,她去寻找一个充满芳香的世界,那里没有寄人篱下的痛楚,没有“风刀霜剑严相逼”的三百六十五天。在那里,充溢着人性的芳香,诗的才情,和青春的向往……
一颗星在黑暗中悄然隐去,留下了永恒的光辉;一朵花在秋风中无声凋谢,却仍然香遍了整个园子。当我再次漫步于潇湘馆,掩映的竹林间,又传来黛玉抚琴的声音……
哦,那是黛玉的香魂永恒地镌刻在所有人的心中……
初一红楼梦读后感700字相关文章:
★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