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读后感红楼梦700字左右(2)
小学读后感红楼梦700字左右4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另外三本是《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而,令我感触最深的,也就数《红楼梦》了。作者是曹雪芹。这是一篇本难懂的小说集。像是历史小说,又像是曹雪芹的自传体。
《红楼梦》中贾宝玉这个人由于从小被祖母与母亲溺爱而造成每日与女孩儿们玩乐,不顾学业,而且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但也是因为这样,他的父亲贾政才会不喜欢他,宝玉也很惧怕他的父亲。虽然大观园里的人很是心灵肮脏,不过也有真情在,贾宝玉与林黛玉真心相爱,最终却套不过封建婚姻的命运。林黛玉也是多愁善感、经常落泪,都说她心眼小,可是只有她才拥有贾宝玉这个知己。薛宝钗在大观园里可算是最有心机的一个了。她为人处事很能干,蒙住了很多单纯人的眼睛,她人缘极好,却得不到宝玉对她的真爱,她极力讨好没一个人连贾母也不在话下。王熙凤是最泼辣的一个了,不仅办事干练,而且心直口快,常噎得人说不上话来,她处处不吃亏,人们称她“凤辣子”,却逃不过早逝的命运。大观园里的人物我喜欢的要数探春了,他心机不如宝钗,文学功底不如黛玉,可是她为人爽朗,而且冷眼看一切,或许她有一点孤高自诩,可是能在混浊的世界里冷眼看一切的又有几个呢?但她的命运同样也是远嫁,离开家乡,离开父母。
贾母可算是仁慈的了,她疼爱孙子孙女们,甚至连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小孩子也疼爱,可是她的话何尝不暗藏玄机呢!黛玉刚进荣国府时,贾母让她做上座,她不肯,贾母说了句“你是客,本应如此。”暗示了她从来没有把黛玉当成是自家人,虽然表面上和谁都很亲切,可是她不过是假慈悲罢了。
曹雪芹的思想我认为是很纯洁,他使用了最平凡的语言,写出了这个故事的美,这个故事的真是,看着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就好像里面的人物都跳出来一样,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的是那么的精彩。
《红楼梦》让我知道了人与人之间的善与恶,丑与美。
小学读后感红楼梦700字左右5
“奇怪,这是你的书吗?”妈妈指着我书桌上的那本《红楼梦》一见我就疑惑地问我。“是啊!”我边回答边思忖着。难怪妈妈会有这样不寻常的表情,因为我原本是一个不爱看书的人,况且《红楼梦》又是一部让人难以读懂的历史名著。可是正因为它是我们世界文学库中瑰丽的珍品之一,才使我有了恒心,决定来读懂它。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清代著名小说家曹雪芹所作,他以自己的生活及家族的兴衰为写作原型。《红楼梦》主要揭露了当时宫廷到官场的黑暗,其次抓住了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反映了当时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由兴旺变成衰败的经过。书中还描写了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三人的点点滴滴,直到林黛玉死去。由于作者对文中人物刻划得栩栩如生,加上小说情节曲折,人物命运多舛,让人读来可歌可泣,爱不释手。文中曹雪芹也借“顽石”来说明自己的半生潦倒,一事无成,无才补天,只好转而著书的情节,反映了曹雪芹当时那种虚无悲观的消极思想。
当我读完这本名著,我感慨颇多。虽然我一下子还不能体会到当时社会的境况,但我对文中那些可怜人物的悲惨命运产生了怜悯之情。“金陵十二钗”有的病死,有的惨死。面对封建腐败的黑暗社会,宝玉最后只能以出家来了断对人世间的尘缘。从贾宝玉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当年曹雪芹的影子,贾家的兴衰不正是曹家兴衰的翻版吗?我想这也是作者为什么能够写出如此经典的作品来的缘故吧。通过亲身阅读,我领略了名著的魅力,同时也感受到了世人为何如此喜欢地一遍又一遍地去拜读它的原因。
小学读后感红楼梦700字左右相关文章:
★ 红楼梦读后感小学
★ 小学红楼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