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读后感 > 读后感700字 >

读完西游记读后感700字

启智分享

像杨志和的《西游记传》和朱鼎臣的《唐三藏西游释厄传》也都和《西游记》有直接的关系。明末董说写的十六回《西游补》,内容情节更自成局面,文笔也颇具特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读完西游记读后感700字,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读完西游记读后感700字1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最为优秀的神话小说,深受人们喜爱。近日,我又在网上读了文言文版的,获益匪浅啊。

这《西游记》啊,可谓是妇孺皆知啊。一些小孩子,一般是图个新鲜,或者是看看里面孙悟空的神气,并没有领悟其中的真谛。我这次看,与以往可谓是天差地别啊,对其中的一些道理,也算是有深刻领悟吧。

《西游记》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去取经,一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后获取了真经。故事情节引人入胜,风趣生动,但虽如此,在其中也包含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种种看法。他讽刺了当时朝政的腐败无能,其实,在我们所看到的取经途中,有许多的妖精都与天上地下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说来,无论是在天上还是地上那些神威的统治下,都隐藏着丑恶,神仙也不例外,可见当时明王朝统治的腐败,。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在我们眼前出现一个不受约束,敢于抗争的一个人物,那就是孙悟空!他从石头里蹦出,对世间何事都有探索的好奇心,对于玉帝要捉拿他,却绝不屈服,还“大闹天宫”,不过有时也有些任性,作者再借这样一个人物来进行对比,更加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这也使我们想到当时的朝政是怎样的,朝政中当官的又是怎样的。其实,那些腐败无能的官员往往与天上的神仙大佛有一定的关系,不是有一些妖怪就仗着自己与天上某某神仙有一定的关系或是拿了天上某某宝物就在人间为非作歹!我想这些人间的官员也不过如此吧,借自己身后有大人物给自己撑腰,就为非作歹,鱼肉百姓,导致了朝政的腐败以及社会经济不景气。

虽然如此,但唐僧师徒四人在途中对那些所遇到的妖魔鬼怪时的不所畏惧的精神也深深打动了我,由于师徒四人团结一心,不畏艰险,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取得了真经。我想,这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一样,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要轻易放弃,可不能像猪八戒有时那样喊散伙,只要坚持,我们就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虽然在取得成功的过程中会遭遇许多磨难,但是这样更能磨练我们的意志力,使我们得到锻炼,所以,一定要勇往直前!

《西游记》给我的感想有太多太多,甚至又联想到了许多,它被评为四大名著之一,可谓是当之无愧啊!《西游记》,这颗在历史上耀眼灿烂的明珠,正闪烁着那金色的光!

读完西游记读后感700字2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一本著作。全书一共有100回,其中,一到十三回讲述的是孙悟空的故事,一十三回到二十七回讲述唐僧的身世,二十七回到九十九回讲述着唐僧西天取经的过程。

准确来说,《西游记》中一共有五个主要人物,孙悟空便是一个了,他是女娲补天石的一块灵石,后掉落到了花果山上,被菩提祖师收为徒弟,后来他占山为王,封自己为美猴王,又跑到东海龙宫,夺得大禹治水时的如意金箍棒,在又跑到阴曹地府,把一切猴属的人都从生死簿上划掉,后来被太白金星收招天庭当弼马温,后因为这个官太小,破坏了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偷吃了长生不老的仙丹,有自封为齐天大圣,与天庭的十万天兵天将战斗,最后被如来佛祖收压在五行山下,每天吃着铁丸,喝着铜汁,又被唐僧取名为孙行者,他惩恶扬善,忠心耿耿,不惧强权,敢于斗争,最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第二个人物是唐僧,唐僧原名玄奘,法号三藏,对唐太宗赐姓唐,是如来佛祖二弟子金蝉子转世,唐僧一心向佛,为人善良,但是却经常遭受妖怪的蛊惑,不分是非,不分对错,最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第三个人物是西海龙王三太子敖广,因为打碎了玉皇大帝所赐的夜明珠,被关押占鹰愁见,又因吃了唐僧西天取经的白马,当着白龙马,驮着唐僧到大雷音寺,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利菩萨。

第四个人物是猪八戒,猪八戒原本是天庭的天蓬元帅,统领天庭水兵,可因为调戏嫦娥被贬下界,却投错了猪胎,成为了一只肥头大耳的猪,他这个人好吃懒做贪图女色,唯利是图,一旦受到一点困难就嚷嚷着散伙。被封为净坛使者。

沙僧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他勤勤恳恳,一路上从不喊累,总是为师傅和师兄着想,沙僧原来是天庭的卷帘大将,因为大神惹王母娘娘的琉璃盏,受万箭穿心之罚,到流沙河为妖。最后被封为金身罗汉。 读完《西游记》,我深有感动。人的一生总是磕磕绊绊,总会遇到挫折与困难,但是,这都是我们成长所需的必须品。也许,人的一生不只会有八十一难,但这八十一难还不够!通往成功的路是困难也是简单的。踩着挫折成功的人,才算真正的成功。

读完西游记读后感700字3

漫漫西行路,我们看见了唐僧的善良却过于固执。出家人慈悲为怀,但唐僧实在可以用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来形容他。孙悟空火眼金睛打白骨精时,他固执的认为孙悟空滥杀成性。以好僧自居,将坏猴驱逐,但同时他也展现出了非常之坚定。他一心向佛,不慕名利,不恋美色。女儿国国王曾以一国之富留他,蝎子精也强迫过他成亲,甚至一路来大大小小的妖魔鬼怪,无一不渴求着他的肉,但唐僧却矢志不渝,一心取经,唐僧是一个有着两面性的坚定者。

而八戒与他师傅相反,他贪财好色,意志不定,缺点数不胜数,但并非无优点,他十分憨厚。脏活累活从不推脱,大师兄捉弄他,他也不恼。天蓬元帅转世也不是什么孬的。面对敌人,他也奋力一搏比丘国的白面狐狸精,牛魔王的小老婆,玉面狐狸。连大圣都束手无措的蝎子精……这些看似迷人的妖怪,最终却死于看似好色的猪八戒的九齿钉耙中。猪悟能的杀妖路又何尝不是他的修心路呢?

大名鼎鼎的孙悟空,书中描写他身躯鄙猥,面容赢瘦,不满四尺,但他却上捣天庭,下搅龙宫,甚至放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阙词,表现了他不畏强权,敢于抗争的精神。联系作者吴承恩的写作背景,我们了解到明末宦官长期干政,社会矛盾极其尖锐。孙行者的形象似是作者内心最真实的写照。一路西行,各路妖怪不是哪个神仙的宠物坐骑,就是哪位大士坐下的宝物童子,以至于看似英勇斗争的悟空也只能在观音的一:你就放过他吧,中屈服放下,继续西行。但是吴承恩笔下又出现了一个无身份,无背景,无依靠的三无妖怪。是的,这场三打白骨精,在孙悟空的角度看,他打的爽快。在作者的角度看,这是他的追求,他渴望她的国家能漠视权贵,追求正义。

而兢兢业业的沙僧却是最不起眼的那个人物,他虽是卷帘大将下凡,与猪八戒打的不分伯仲。但西天途中,他老实忠心。打得过就上,打不过就被抓,唐僧也夸他有和尚模样,但若细品,沙僧在整个西行路上。经常发挥着调和的作用,每当他的师傅,师兄产生了争闹,他就主动站出来劝和。在镇河寺中唐僧被无底洞妖怪掳走。悟空大怒,这时沙和尚却跪倒在地,像孙悟空表示单丝不成线,孤掌难鸣的道理,并要三人同力寻师,这才使孙悟空回心转意,他与八戒不同,不会与师傅顶嘴。只抱着和为贵的思想,所以在某些问题上他也只能持不过问的态度。例如三打白骨精中,由于八戒撺掇唐三藏赶悟空回山,但沙和尚却一筹莫展,毫不作为,但从他后来的种种劝说中,我们也得出,沙僧在一个队伍中虽不是一个重要角色,但也是一个不可少的人物。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167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