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读后感 > 读后感700字 >

典籍骆驼祥子的读后感700字

奕远分享

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典籍骆驼祥子的读后感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典籍骆驼祥子的读后感700字1

放下《骆驼祥子》,祥子从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变成一个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一幕幕在我的脑海里像翻电影似的,不断地重播着。经过了三起三落,丢失到拥有,拥有又到丢失后,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拥有梦想、要强的祥子了。

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本文的主人公——祥子,是一个十分善良淳朴、热爱生活的人,他最大的梦想便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凭着自己的勤劳和坚忍,他用了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车,成为了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然而一切并没有那么顺利,在当时兵荒马乱的时代,他被逃兵掳走,失去了洋车。在他准备重新来过时,辛苦攒下的钱却又被侦探敲诈,一贫如洗。在他在一次拥有车时,却是以和虎妞扭曲的婚姻为代价。虎妞难产而死,祥子又不得不卖掉了车为虎妞置办葬礼,又一次一无所有。后来又失去了他最爱的小福子,祥子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痛苦,也无法再鼓起重新生活的勇气,他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信心和希望,他从上进好强变得自甘堕落,成为了一句黑暗社会的行尸走肉。祥子的悲剧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

这个故事,反映了北平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以及他们命运的悲惨。祥子本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勤劳上进的人,他热爱生活,热爱北平,但系列的挫折使他恨透了整个世界。

祥子的悲剧,是他所置身的社会生活环境的产物。在黑暗的社会中,人类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了。祥子多次想要凭自己来打败命运,可是最后呢,却使身心又一次的伤痕累累。祥子在一次次的痛苦中挣扎,越陷越深,他渐渐的被黑暗所扭曲、吞噬。以前有抱负且满是骨气的祥子,现在只有对钱的贪念而已。在社会的黑暗与金钱的诱惑下,祥子没有了骨气但是,我依然坚信,命运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的!挫折面前,敌人不是对手,而是自己。我们要把挫折看成一种精神财富来珍惜,不要为一时的痛苦、失败而蒙闭了自己的双眼,而要将自己的命运交给自己来安排,努力找回自己的出路。

典籍骆驼祥子的读后感700字2

我喜欢看书,尤其是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我读过三遍,随着阅读水平的提高,每次阅读我都会有新的体会。我第一次读《骆驼祥子》,那时小学生五年级。

当时,我只是对小说的主人公表示同情,他为了一辆黄包车去娶了自己不喜欢的虎妞而感到不屑。因为这样,书没有读完,就被我丢在一边。现在想来,当时的我真是太不懂事了。

我再次读《骆驼子祥》,我已经上了初中。

星期日晚我就上学,星期一至星期五都是在学校生活,到了自己生活的学校。于是,我再次捧起《骆驼祥子》。这次阅读,使我真正感悟到祥子生活的艰辛。在我心目中,他不再是虚构的人物,他了解我的朋友,他仿佛默默地向我诉说着愁苦。在书中,我读懂了子在老马,小马祖孙的遭遇中看到自己悲惨未来的凄凉,而当他怒诉刘四爷后,突然决定了振作起来重新面对生活,小福的死又使他对美好未来仅存在的一点希望砌底破灭了。祥子从一个坚忍顽强的人变成为一具麻木潦致的行尸走肉,那个善良的祥子不见了,取而代之是一个没有上进心,自信心,没有人性,自甘坠落的祥子,他对这个社会绝望了。我一边读,一边为祥子的遭遇鸣不平,为样子的不辛而落泪。第三次阅读《骆驼祥子》是去年冬天。

虽然已为初一学生,但我还是忙里愉闲又细细品读一番。随着对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提高,这一次我再读的时候,不再将目光锁定在样子的悲惨命运上,也不再把目光全部集中在小说的语言上,特别重新审视小说中每一个人物。这部作品中,老舍先生运用了各种表现手法塑造出形象各异的人物,通过对人物的生活遭遇的深入刻画,向我们揭示了旧中国的黑暗,批判了当时旧社会的丑恶本质——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我三次读《骆驼祥子》,都带给我三种不同的体会和收获,让我感受到了《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我想,每一部经典作品都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我们应该认真地阅读经典作品,特别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这才是感受经典作品的魅力。

典籍骆驼祥子的读后感700字3

《骆驼祥子》是一部反映黑暗旧社会的书。当我翻开这本书,仔细阅读它时,我觉得祥子是那么阳光,那么积极向上。但为什么是黑暗的呢?带着疑问,我继续往下阅读。

祥子只有一个朴实的愿望,那就是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他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历经三年的省吃俭用,终于凑齐了钱,但就在一夜之间被抢了去。现实让祥子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祥子没有灰心,又继续努力攒钱,可又被孙侦探敲诈走。历经了两次打击的祥子对车依旧抱有希望,便娶了虎妞,用她的钱买了车。可没想到虎妞因难产而死,祥子只得卖车安葬虎妞。几番周折,祥子对车希望的火苗已经熄灭了。他现在只想找自己喜欢的姑娘——小福子,好好过日子,走完余生。可命运却偏偏捉弄这个对生活不抱什么希望的人——小福子自杀了。这下,祥子心中希望的火苗彻底熄灭,原有的一腔热情与阳光向上也早已不复存在。他越来越堕落,越来越世故,慢慢变得像其他车夫一样奸诈、狡猾、懒惰,成为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

也许,老舍先生对他赋予了不一样的情感,但在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中,祥子似乎是注定要堕落的。也许这就是现实,使一个原本奋力追逐梦想的人变成了一个世故、为金钱不惜一切的人,变成了社会病胎中的产儿。

老舍先生写作的手法真实且批判,使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丑恶暴露无遗。在当时的社会,好人不一定有好报,坏人也不一定得到惩罚与报应。当时的社会是现实的、丑恶的,同时也是痛苦的、暴力的、野蛮的。人性本就复杂,更可怕的是,还和复杂的社会共同出现在了一个时候。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17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