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读后感 > 读后感700字 >

傅雷家书读后感700个字

启智分享

《傅雷家书》是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700个字,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傅雷家书读后感700个字1

经典的作品是最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就像一位博学的智者、谆谆教导的老师。而《傅雷家书》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这个寒假我认真阅读了《傅雷家书》,在书中,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一封封饱含深情的家书,使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那洒在纸间点点滴滴的爱,深深的感动了我。

在书中,傅雷和儿子相隔万里,只能通过写信和儿子沟通交流。他呕心沥血地对儿子进行谆谆教诲,把儿子当成朋友,彼此吐露心声、交流感想,聊起日常琐屑,讲起哲学艺术,甚至探讨爱情问题;他把儿子当成书友,与儿子一起谈论过李白、苏轼、辛弃疾等文学大家;最重要的,他没有忘记自己父亲的'责任,将生活经验一一传授,并且要求儿子要知道国家荣辱、艺术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在一封封信中,无处不表达了他对儿子深切的关心,挂念,并以儿子为骄傲的真情实感。

“你的弹琴成绩叫我们非常高兴,对自己父母不用怕自吹自捧的嫌疑,只要同时分析一下弱点,把别人没说出而自己感觉别的短处也一起告诉我们。”对儿子取得的成绩,傅雷是自豪的高兴的。他在祝贺的同时,也要求儿子反思分析,与自己交流收获,因为这样才能鼓励儿子不自满,去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我在读书时,十分羡慕傅聪,因为他有傅雷这样一位父亲,总爱以朋友之间交流劝告的口吻与他通信,而不是命令的话语。仔细回想一下,我的父母平时不也是这样用平和的心态与尊重的态度和我交流的吗?他们这样做,不仅能让我感到轻松愉悦,还能让我愿意敞开心扉,把心里的话说出来。而父母的意见,我会更欣然的接受,这对我的成长十分有益。通过交流让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父母对我的爱与关怀,让我倍感幸福。

父母的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傅雷教他的儿子做人,做学问,爱国,言传身教,影响着儿子的一生。而我们的父母也用他们的爱他们的言行举止感染着我们,指引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父母的话,我们要用心去听去体会,因为他们是世界上最爱我的人。

傅雷家书读后感700个字2

夜幕降临,在一片静谧的夜色里,闪现着一团淡淡的亮光,那么柔和,那么安详。

在温暖的灯光下,我们开始了晚餐。母亲总是把大家的饭全部盛好,才满意的坐下来,父亲呢,每每是拖着沉重的步伐,缓慢的坐下来默默的开始吃饭。我于是开始母亲笑谈,偶尔和父亲小心的说两句,在听到他淡淡的回应后,便又继续快乐的讲述自己所遇到的开心事。母亲会很高兴的笑起来,父亲似乎不太在意,但我知道他一直在认真地听我说着。就这样,我们的生活在一片片笑谈中进行着,父亲是沉默的,母亲是温和的,但他们都是一样爱着我。

父爱如山,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很少有过高兴地逗人发笑的动作。他总是如大山一样的沉默,如大山一般的坚强。就是在她坚强而又沉默的爱里,我学会了骑自行车、学会了如何应对考试的失败、学会了如何面对工作的压力……还记得,小时候我怕黑,父亲就带我去田野里散步,在黑糊糊的世界里,我紧紧抓住父亲的手,他鼓励我说:不怕不怕,看,什么也没有啊!于是我不再胆怯。父亲用他独特的爱,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敢向前走。他像一座大山,默默地将我的一切尽收眼底,暗暗为我加油。

母爱似水。母亲是我的情感依赖,母亲的性格温柔似水,我几乎很少听到她与父亲争吵,他对每个人都是那么和蔼,脸上永远过着一抹淡淡的微笑。我喜欢在阳光明媚的午后,搬来凳子坐在暖洋洋的庭院,让母亲为我按摩,她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弄疼了我,在她缓缓的动作中,我感觉有一股清澈的水流在我的身体内游走,那缓慢的细流游走在我的心田,带走了我心中所有的不快,洗去了我工作上的压力,让我静静的体验着母亲的爱,深深的感动,细细的回味。母亲用它纯净的爱,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充满自信,永远保持一颗乐观纯洁的心,用爱和温暖化解黑暗和阴冷,她像一泓清澈的溪流,时刻围绕在我的身旁,轻轻的指引我前进的方向。

父亲和母亲用山一般的坚韧和水一般的柔情让我在成长的路上时刻享受亲情,让我一路走来,不觉孤单,一生回味,感动无限。

傅雷家书读后感700个字3

初读《傅雷家书》我几乎要再三确认作者,“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象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一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苏的抖出你尿布时代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烦恼。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这段话看得我鼻子一酸,如此细腻的情感让我难以想象是出自那个严谨近于残酷,倔强甚至有些暴躁的学者。正是他的严厉,教导出了一位惊世音乐家,正是他的温柔,带给相隔万里的儿子温暖。

我对书中这样一段话感慨良深:“说到不完整你提到的perfection(完美),其实perfection(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个人生,世界,宇宙,都谈不上perfection,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有史以来多少世代人的追求,无非是perfection,但永远是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由此我想到一个故事:以前有一面破碎的镜子,碎成了好多片,其中有一片想去找到剩余的,以重新组成原有的镜子的面貌。一路上它由于自己有棱有角,滚得很慢,从而领略到了一路的可餐秀色。当它千心万苦地找到了所有碎片,“破镜重圆时,它成为了一个整圆,滚得很快很快,一路上的风景在刹那间掠过。其实我们都在追求完美,而恰恰是我们现在的不完整,把我们带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促成了其他一方面相对的完整。而真正当有一天,所谓的完美在身上发生时,我们反而有可能失去很多。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17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