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后感600字征文
手捧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品味着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年少轻狂时的童真,关于朝花夕拾读后感600字征文该怎么写的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朝花夕拾读后感600字征文,希望大家喜欢!

朝花夕拾读后感600字征文1
刚读这篇文章时,只觉得晦涩难懂,只看清了浮面浅显的书面意思,没悟透里面深奥的为人之道。
紧接着我又读第二遍、第三遍,猛然间觉得心头敞亮了,忍不住叹了一句“好文!”真的是拿起笔绝不亚于拿把枪。
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用词犀利,以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这篇文章用猫这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之中用极少的语言来描述“狗”,暗讽了目光短浅而又自以为是的人。文章用大量笔墨来描述猫和鼠,猫性情残忍,喜欢捉弄折磨弱者,虽与狮虎同类,却又带着让人恶心的媚态,猫要是身材再高大些,还不知道怎样的自命不凡、狂妄不羁、以大欺小呢?呵呵,看来老天还是开眼的,唉!这些人的丑恶嘴脸真的是不忍直视!
鲁迅先生最先养有一只小隐鼠,后来被猫吃掉了,他就真的恨上了猫。说仇猫其实更多是仇视一些自以为是的人。小隐鼠乖巧可爱、小巧玲珑、十分讨喜,就好比现实社会中的部分弱小者,他们虽然力量微薄,人微言轻,但仍据理力争。他们抗争着、奋斗着、努力着,真的比那些虚张声势、欺凌弱小的人要强上百倍!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为人性的丑恶而感到心痛、悲哀,又为更多人性美的一面而喝彩!光明终将战胜黑暗!我们终将迎来曙光!
朝花夕拾读后感600字征文2
《朝花夕拾》是我无意间读到的一本书,但是它却成功地吸收了我,这本书不像是在“看”反而是在“听”。如同有一位朋友在与你侃侃而谈。
《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于1926年的回忆性散文集,它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
《朝花夕拾》共收录了十篇作品,有描写对猫的仇恨的《狗·猫·鼠》;追忆保姆阿长的《阿长与山海经》;批评封建老道的《二十四孝图》;揭露封建家长制阴暗面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全都的《无常》;回忆自己童年趣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鞭笞旧时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刻画心术不正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缅怀日本老师的《藤野先生》;怀念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的《范爱农》。
最让我喜爱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小小的百草园。百草园虽然只有小小的一块地方,但却充满了情趣。
幼时的鲁迅时常到泥墙根去抓蟋蟀,常常拔起何首乌那接连不断的根,为贪嘴而去摘那带刺却又酸的覆盆子。童心总是充满无穷无尽的好奇与深究的渴望,小小的百草园带给他无尽的快乐,幼嫩的心灵也因此而透亮。
而《狗·猫·鼠》中那只小小的却十分迷人的隐鼠是鲁迅小时的“墨猴”,时常陪伴在他左右,带给了他无穷的乐趣,家里人也十分喜爱它。面长妈妈却“误”将它踩死,还骗他说被猫给捉去了。
《父亲的病》写了旧时的庸医治人,因而医死了鲁迅的父亲。鲁迅用《父亲的病》来表达他对庸医的痛恨与厌恶。
我认为《朝花夕拾》较为适合在社会中拦的青年们,因为它写出了鲁迅当时内心的感受,令人可以释放内心中的感受。
朝花夕拾读后感600字征文3
《朝花夕拾》,正同它的名字一样,是鲁迅先生在中年时写下的回忆。清晨绽放的鲜花在露珠下显得更加鲜艳,到夕阳西下时摘取它,但失去了早晨花儿的娇艳与芬芳,晚霞的照射却使它平添了一种风韵,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在风的传送下,让人联想翩翩。
鲁迅先生的生活并不乏味。它怀念小时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与小动物为伍,仿佛这样的童年才够精彩。趁大人一愣,孩子以神不知鬼不觉的速度流进百草园,和小动物一起玩耍。
从书卷里散透出的天真烂漫,不经意间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许鲁迅的文章真的有什么魔力吧,他用一个孩子纯真、可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也许鲁迅的书本来就可以引起大家的共鸣吧。
有人说:要想看一个人是不是真的会写文章,最主要的还是看他的文章里有没有感情。老师也曾经说过: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写的有血有肉。我不能不承认鲁迅确实厉害,他的话语虽然平淡朴实,但情感却展露无疑。他希望与大自然真正拥抱到一起,在山水间流连,感觉中年的鲁迅仿佛变成了一个活力四射的小孩子,身上散发出阳光般的气息。每个人都阻挡不了时间的步伐,童年总会渐行渐远,留下的是一个个美丽的回忆。读《朝花夕拾》,区领略一下鲁迅的童年,慢慢体会其中的幸福吧,琐碎的记忆在《朝花夕拾》中重现,不一样的年代,但有一样的快乐,一样的幸福。童年啊,令人怀念,令人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