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读后感 > 读后感600字 >

高中读后感600字5篇

陈翠分享

高中是我国在初中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更高等的教育机构,一般为三年制,即高一、高二、高三。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读后感600字,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高中读后感600字1

第一次翻开这本书,像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看到了一个坚持,勇敢的小女孩。感受到了她的幸福来之不易。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简单的爱。

书中的简爱是那样真实,那样朴素。也许是作者把自己经历写入书中吧!简爱的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同的待遇。当她在舅母家被侮辱、打骂时,我想替她出口气;当她在学校挨饿时,我想给她吃的;当她结婚时,我为她高兴;当她婚礼失败,四处流浪,我想收留她,担心她……她从不因为自己的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在罗切斯特先生面目,相反,她认为她不是仆人,而是和他们平等的。她想要的不多,只要一份简单、朴素的爱,在婚礼失败后,过了不久,罗切斯特先生双目失明,简爱不在躲藏,反而嫁给他,悉心照顾他。所以,她得到了自己的追求的那份简单、朴素的爱。

而她的好朋友,海伦不幸患病去世。所以,简那时也失去了唯一的好朋友。在孤儿院长大,当了老师,后来又去做了家教。

她的爱情是纯洁高尚的,她对罗切斯特的财富不屑一顾,她之所以钟情于他,就是因为他能等待人,把她视作朋友,与她坦诚相见。对罗切斯特说来,简爱犹如一般清新的风,使他精神为之一振。

简爱同情罗切斯特的不幸命运,认为他的错误是客观环境造成的。尽管他其貌不扬,后来有破产成了残废,但她看到的是他内心的美和令人同情的不幸命运,所以最终与他结婚。

简爱是个不甘忍受社会压迫、勇于追求个人幸福的女性。无论是她贫困底下的社会地位,还是她那漂泊无依的生活遭遇,都是当时英国下层人民生活真实写照。

所以,简爱克服了困难,赢得幸福。虽然罗切斯特失明,但是又好了起来。如果好不起来,简成了他一辈子的眼睛。而且他们拥有了爱的结晶——他们的孩子。

简爱是一个敢于去说服的女孩子。向她学习为自己争取需要的,为自己抨击不平等的。命运在自己的手中,就看自己怎样过,怎样努力有好未来。

我们自己贫苦、富裕、美貌、平庸,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人要每天微笑着面对生活。不要有事没事,拿自己未来开玩笑。

这部小说作者以细腻的笔法描写了主人公之间的真挚爱情和自然风景,感情色彩丰富而强烈。这部优美、动人并带有神秘色彩的小说,至今依然保持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主人公为反抗压迫和社会偏见,极力争取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为追求幸福生活所作的顽强斗争加以热情歌颂。

《简爱》结局是美好幸福的,人的苦短,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要学会自尊自爱,用你的爱去包容他人。

我对简爱有着敬佩之情,因为什么事都打不倒她,敢于面对。正是这样,她得到了幸福。我们也要学习她这种精神。

高中读后感600字2

正值双节,却逢雨声潺潺。懒惰如我,不愿冒雨远行,只得在家翻几页书,清闲无忧,这感觉倒像是“住在水边”。

随手翻开的是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我本就喜欢这位元气淋漓又富有生机的东坡居士。从书中的描写对他更是钦佩,作者写到: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在苏东坡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这些品质之荟萃于一身,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不可多见的。听到作者这样的总结不免激动附和,只叹自己笔力不足。

专业使然,我总是对一个人的原生家庭与童年经历关注多一些。性格所有的线索、长大后的行为轨迹都能追溯到童年。

本书的第二章《眉山》中介绍了东坡先生的童年,眉州眉山镇是苏家的故乡。眉山镇干净整洁,夏季荷花盛开、香气袭人,东坡小时候在这里过得自由而快乐。东坡的祖父就生得高大英俊、身体健壮、酒量极大、慷慨大方。年轻时他们正住在乡间,自己广有田地。他祖父不像别家那样储存食米,却以米换谷,随后荒年歉收,他祖父乃开仓散粮、广播善行,全因为稻谷可藏数年,而稻米天潮时则易霉坏。东坡的叔父赶考高中正欲庆祝,祖父却在熏熏大醉,手里还攥着牛肉吃。读到这里我不免想到苏轼在任杭州知府时,疏淤泥、修堤坝之余,用以“东坡肉”招待工人,还要自制年夜菜与朋友把酒言欢,这不正是继承了祖父的胸怀和酒趣吗?

苏父虽然沉默寡言,终生难实现政治抱负,但有两个孩子之后还未放弃勤勉奋发,和后生之辈一起历经科举,名不被儿子所掩,可谓是后人学习的榜样。苏家各种图书插列满架,长辈不因一次落第嗟叹连连,晚辈高声朗读经典,正是这样的家庭氛围才造就了腹有诗书的东坡居士。而且苏父一直坚持做文章应舍弃华美靡丽、苏轼也受其影响。所以他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令人回望千年、一句“明月几时有”让人把酒问了千年。

东坡的母亲出身官宦之家,却勤俭节约,乐得做个“豪门贫小姐”。闲暇之余教儿子读《范滂传》,小东坡抬头望了望母亲,问道:“母亲,我长大之后若做范滂这样的人,您愿不愿意?”母亲回答道:“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正是母亲的鼓励,才让小东坡立志成为刚正坦荡的人。幼年的东坡和其他顽皮的孩童一样,喜欢掏鸟巢,但母亲却严厉告诫他们不得捕捉鸟雀。鸟雀得以在自家低矮的树枝上做巢,孩童的欢笑伴随鸟的鸣叫回荡在庭院。善良是一个人最好的品性,而有一个深明大义的母亲,正是苏轼胸怀天下的奠基石吧。

千年之后的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依旧恓恓惶惶,莫不知苏家早已给出了答案。

高中读后感600字3

我是理科生,找了一本文科的书来看,就冲着这本书是得了茅盾文学奖才看的。

起初看的时候觉得很纳闷,前面的内容竟然还有低俗的写照,不禁感叹“文学的书怎么就这么难看下去,看不懂啊”,随着不断地深入,自己才真正融进了作者所描绘的世界,沉浸在此当中。再想想前面的内容,那也只不过是土司生活的真实写照,毫不做作。

读到末,才知道尘埃落定的意味深长,一切繁华纷争都已散去,平静下来,就像车水马龙一样的人群经过扬起的尘土,最终落回地面,回归一片清新,一片属于另外一片世界的天空。

文章结束,对于傻子死去,不禁感到伤感。一天就读了200页,放不下来,读到晚上十二点才读完,却发现自己睡不着,在想着书中傻子的所有事迹。

正因为是傻子,他说的傻话没人会去计较,但是他说出一般人想不到的话时,那才是一鸣惊人,让人刮目相看,发现这“傻子”并不傻,导致他父亲最后也想真正搞清楚他是否真的是傻的;正因为他啥,很多能伤到正常人的心的事,对他来说却没什么大不了;作者描绘的傻子,虽然并不是聪明人,但却得到了命运的眷顾。聪明的哥哥只会通过战争去征服别人,他用了另外一种和平的方式去壮大自己,使自己的人民得以温饱幸福。再想想其中的奥妙,是不是他真的拥有大智慧,再看他身边的人,尔依,索朗泽朗,书记官,黄师爷,管家,我记得连他自己都自问为什么黄师爷不去投靠别人而来投靠自己?我也不禁问,为什么呢?是不是正因为他傻,投靠他的人才有发挥所长的机会,他的父亲,重新感觉到年轻时,傻子提议让管家回来,他说:“他回来我就没事干了”。我突然想起“蜀国无大将”这话,诸葛亮成就了蜀国,却不能保住蜀国,这其中的含义还要再思考,思考,再思考;傻子预言提前兑现了,不等十年,土司都从中国的土地上消失了,他也没成为最后的一位土司,他说“如果我成为了最后的土司,我要让所有的人都还自有人身份”。觉得这傻子还真是可爱;傻子对爱情的认识,从卓玛开始,到被塔娜的美貌所吸引,他知道不能让一个人老让自己心痛,宁愿不要,也不能这样,因为自己将是一个王者,虽然不是,但起码也是一个王者的后代,对塔娜说“你如果不爱我,就去跟别的男人”,傻子虽傻,但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18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