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海底两万里》是一本当时文学少有的科学性和具有科幻色彩浓厚,科学知识深厚的书,此书的作者是凡尔纳。读一本书,品一行话。读后感的写作是与书籍作者思想交锋的一个方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海底两万里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高中海底两万里读后感篇1
打开《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我怀着好奇心,和书中的主人公探险者博物学家阿尤那斯一起乘坐着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遇见了许多罕见海底动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等等。让我知道了大量的科学文化和地理地质知识,尤其是光的折射、珍珠的分类、采集、潜水艇的构造……这些东西如今都已变成了现实,我感叹作者儒勒·凡尔纳的想象力,竟能在还未发明电灯的社会中预料到未来世界,把科学与故事结合,创造出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
鹦鹉螺号的尼摩船长是个谜一样的人物,他性格阴郁,却又知识渊博。他可以为法国偿还几百亿国债;看到朋友死去会无声地落泪;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会收容所有厌恶陆地的人;会与大黑鲨拼搏,把满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会逃避人类,施行可怕的报复……尼摩船长对人类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他的心中充满无尽的痛苦,却也是一个善良的人。
在南极缺氧的时候,当时只有潜水服上的储蓄罐里还有一丝空气,那时由于缺乏空气,他们几乎虚脱。这时,尼摩船长没有去吸最后一丝空气来维持生命,而是把生还的机会留给了教授。他为了别人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行为感动了无数读者,也感动了我。
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作者还同时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也要重视防止被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儒勒·凡尔纳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面对这早在两百年前的先知者的呼吁,我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此书只是让读者感受丰富多彩的历险和涉取传神知识吗?不,它是在启发我们,让我们的心灵对自然科学有更大的收获。
儒勒凡尔纳是在告诉我们: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当时具备一定的科学背景,才可能有来源于现实或高于现实的想象,否则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连想象都没有,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学的进步。
高中海底两万里读后感篇2
海底是一个未知的世界,是一片全新的天地,海底的秘密到目前还未彻底解开。带着对海底世界的好奇,我读了《海底两万里》。
我自认为没有读懂这本书,特别是里面的专业用语,我一知半解,但我了解了故事情节:主人公阿罗纳克斯参加捕杀“海怪”时,因一场撞击掉入了大海,发现“海怪”其实是尼摩艇长的一艘潜水艇,名叫“鹦鹉螺”号;被尼摩艇长囚禁之后,随尼摩遨游海底世界,最后因为遇到了挪威西海岸的大漩涡,和他的同伴逃了出来。
作者儒勒?凡尔纳,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描写的海底世界真是美极了,让我好像真正进入了这个美丽而奇妙的天地。海洋里的鱼名目繁多,五光十色;植物、贝壳、软体动物等也是各式各样,多姿多彩;还有很多矿产资源,而且绝大部分都是我从没听说过的,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海洋百科全书,描绘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美丽画卷,让我大开眼界,极大地满足了我的好奇心。
当我第一次看到尼摩艇长的时候,觉得他是一个对人类有着刻苦铭心的痛恨,而且这种痛恨导致他在海底进行可怕的报复行动。但是,尼摩艇长出现在锡兰采珠场时,为了营救被鲨鱼袭击的采珠人,奋不顾身地冲向鲨鱼,手持匕首同鲨鱼展开肉搏战。当“鹦鹉螺”号来到克里特岛时,他又为那些贫困的民众秘密送去几百万的财富。这一系列的事迹彻底颠覆了我对尼摩艇长的认识,他的.心里还是时时刻刻装着陆地上那些受苦的人们和被压迫的种族,以及需要救济的穷人和需要复仇的受害者。
康塞尔和尼德同样让我感动,让我佩服。康塞尔是阿罗纳克斯的仆人,当知道自己的主人掉入大海之中后,就义无反顾地跳下来施救,说:“扔下先生不管!绝对不可能!我已经下定决心,就是要死也要死在先生前头!”,这是多么的忠诚与勇敢啊!尼德呢,在极度缺氧的情况下,自己不舍得吸掉储气罐里的一丁点空气,而是全部留给了阿罗纳克斯。当我读完这一段时,已经是热泪盈眶了。
我花费了三天时间重温了这本书,虽然很累,但是不觉得亏,因为我再次欣赏到了海底世界的美丽奇妙,感受到了人性的善良真诚和美好。
高中海底两万里读后感篇3
海底,是人类奋斗几千年才得以接触的一片神奇空间,提到海底,一般人都会觉得这是一片死气沉沉、了无生机的生命荒原。其实不然,目前已发现21万种海洋生物,实际数量,应为210万种!如果你还没有感受到海洋世界的魅力,这本《海底两万里》一定能让你对神奇的海底世界魂牵梦萦。
《海底两万里》中,作者用科学家敏锐的目光和文学家优美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海洋画卷,其中关于潜艇等高新科技高瞻远瞩的目光以及精彩丰富的故事情节使《海底两万里》一经出版,被多国竞相翻译,一时洛阳纸贵。
初看《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吸引我的是海洋世界中多种多样的生物:长达五百多米的墨角藻、浑身散发莹光的磷虾、性情残暴的抹香鲸。每一种海底的神奇生物都让我难以忘怀。
如今,再度拾起《海底两万里》,我的目光被莫奈艇长—一个“不存在的人”吸引了。一开始,莫奈那种不苟言笑的严肃感和“故弄玄虚”的神秘感让我对这个角色有点迷茫甚至是厌恶,。但故事情节继续推进后,我对奈莫艇长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剥开他冷漠的外表,这位艇长先生在与章鱼搏斗时的勇猛、对革命者的慷慨资助、追求正义和自由的精神都让我无比钦佩,尤其是在珊瑚墓地,当他的船员重伤致死时,他从心底流露出的悲伤,更是令我动容。但就在我对奈莫艇长肃然起敬时,他又用一场血腥的大屠杀树立起了他残暴的“复仇者”形象。
奈莫艇长对一艘不知国籍的军舰发动了一场惨无人道的进攻,致使整整一船官兵葬身海底。正如阿罗纳克斯教授所言“不管他在世人那边受到过何种痛苦,他也没有权利这样惩罚人。”奈莫艇长在被奴役者面前是仁慈的,面对“压迫者”他又是冷血无情的。“但愿仇恨在他凶狠的心中平息下来,但愿观看到这么多的奇迹使他的复仇思想泯灭!”这声感叹不仅是阿罗纳克斯教授的想法,也是作者儒勒.凡尔纳以及万千读者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