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水浒传的读后感600字
《水浒传》的这种独具特色的结构,是民间艺人"说话"特色的具体表现,语言生动准确,富有表现力。读一本书,品一行话。读后感的写作是与书籍作者思想交锋的一个方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二水浒传的读后感6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初二水浒传的读后感600字篇1
本次的读后感内容是,宋江为了招安,不惜用兄弟的性命收买人心。
宋江为了招安,先收买人心,收买的是谁的人心呢?自然是鲁智深的,在梁山泊上鲁智深没有头领,又很会结交侠义之士,所以跟梁山泊上每个人的关系都不错,又会一身的好武艺,所以宋江想要招安必须过鲁智深这关。与其说是收买人心,不如说是为了让鲁智深感到自己有义对他,所以在鲁智深落难之时,几乎动用了整个梁山泊的人马,就为了去救一个鲁智深。这下宋江就不会再怕鲁智深的阻挡了。
还有第二个人,这个人就是晁盖。晁盖是梁山泊的头,他要是不同意,那么宋江也永远招不了安。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杀死晁盖。当晁盖要去要去报仇时,就是晁盖死的时候,但晁盖走时点的人除了吴用、公孙胜两个军师外,其余的大部分都是自己的人,从中可以看出晁盖已经知道吴用和公孙胜背叛了自己。而他想要立功找回自己的威望,却在行进的路上中了埋伏。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当头乱箭射过来,不期一箭,正中晁盖脸上,倒下马来。”“急拔得箭出,血晕倒了,看那箭上有史文恭二字。”“原来是中了药箭,晁盖中了箭毒。”从这三处中可知那个毒箭并非是史文恭所用,因为众人都知,史文恭根本不会用箭,所以更不会在箭上刻下自己的名字,还可以知道那支箭是专门冲着晁盖射的,因为当时是乱箭射来,其他人没事却只有晁盖中了箭,还是一把毒箭。
还可以从晁盖说的话和宋江的行为中看出“贤弟保重,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聚义堂改为忠义堂”“今日各请兄弟去管”中可看出晁盖并不想让宋江当梁山泊的主,还可以从宋江的行为中看出,宋江想做梁山泊泊主,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要不然为何能这么快的打理好梁山泊,并给各将领分配好了任务。
初二水浒传的读后感600字篇2
施耐庵的《水浒传》与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承恩的`《西游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并称“四大名著”。由于《水浒传》用的是古白话,在暑假里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整本书读完一遍,但意思我也仅仅只了解了个大概。读完整本书,“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刘欢的“好汉歌”一直不由自主的想起在耳畔。
“造反”在人们眼中看来是大逆不道的,“造反”者在人们心中也都是杀人放火的坏蛋。但施耐庵笔下的《水浒传》却反其道而行之,为那些“造反”者树碑立传,渲染他们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使他们在读者心中成为高大无比的英雄人物。
《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回体小说,生动的描写了梁山好汉们起义过程,从起义——盛—失败。通过描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反抗道路。好汉们大多是被逼无奈才铤而走险、犯上作乱的,鲜明的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封建专制,体现了一个深刻的真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小说还将好汉们聚居的梁山描绘成一个“八方共域,异姓一家”不分贵贱、互爱平等的理想社会。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梁山好汉就有一百零八将,再加其他陪衬人物,共有几百人之多。然而每一个人都形象鲜明,各有各的性格。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下层侠义之士的人物形象代表之一的武松,他崇尚忠义。“有仇报仇,有恩报恩”是他的一贯的作风。从为兄报仇开始,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步步走向反抗道路,是下层英雄好汉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整本书主要体现忠、义二字。对祖国的忠心,对朋友的义气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整本书蕴含着丰富的文学艺术,但由于时代的局限,书中不免有一些滥杀无辜、歧视妇女的封建思想。所以,在阅读时我们应该注意“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我们能够学到更多!
初二水浒传的读后感600字篇3
这个寒假里,我读了《水浒传》这一名著,虽然这本书大家已经是耳熟能详,但是我重新读完一遍后,我也从中得到了很多感触和体会到一百零八为好汉的精神。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鲁智深。鲁智深武艺高强,粗武钢勇,武器是两把斧子。因为有一个名叫镇关西的屠夫欺侮金家父女,他故意让镇关西把十斤精肉和十斤肥肉剁成肉末,十斤骨头斩成细末。到了最后,镇关西明白鲁智深来意,不愿干,鲁达便把两包肉末朝镇关西砸了过去。镇关西恼羞成怒,抄起剔骨尖刀,刺向鲁达,鲁智深就顺势按住他的左脚把他踢倒,最后三拳把镇关西打死,弃官而逃。这就是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由来。
里面让我最敬佩的是享有“及时雨”美名的宋江。他在县里作了押司,对于衙门里公事和官府的应酬,十分熟悉。他虽是官府中人,却又喜欢结交江湖上得好汉,对下层人民也富有同情心,每当江湖上的好汉有困难时,他总是很及时的帮助他们,所以被称为及时雨。他是一个深有谋略的人物,决不甘心长久屈居于下僚,他原本希望靠他的才能能够“为国立功”,闯出一番事业来。但当时朝政黑暗,奸臣当道,一些能人之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恰在这时宋江又犯了杀人罪,流配到江州,又因醉后题了反诗,被江州知府拿住,问成死罪,靠梁山好汉的搭救,才得以保住性命。此时,宋江才决意上梁山。因为他的原因有大批好汉随他上山,壮大了山寨力量,给山寨事业带来了一番兴旺发达的气象。他也是一个足智多谋,谦逊有礼的人
《水浒传》通过艺术,形象地表现了压迫的现象,深刻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本质,表现了梁山泊英雄好汉轰轰烈烈的大起义,有力地抨击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无法被磨灭,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也形象的表明了当时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