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有感800字作文
《三国演义》通过魏、蜀、吴三国的故事,揭示了“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发展规律。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三国演义》有感800字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读《三国演义》有感800字作文篇1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欢的一部,我已经看过很多遍了,每次阅读它,我就仿佛进入了一个金戈铁马的年代里面有高超的武功,令人叫绝的智谋,侠肝义胆的英雄,太精彩了!
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赤壁之战,这场战争也是书中最经典的一场,曹操占兵百万,最后却中了周瑜的计谋,相信了庞统,把几百艘战船用铁链相连。在诸葛亮用神功借来东风的那一天,黄盖假意投降,点燃了自己的草船,引起曹操兵营的大火,曹军大败,幸好张辽舍命相救,曹操才捡了一条命。
读完这个情节,我思考了曹操失败的两个原因:第一,曹操太骄傲自负了,当时的他手握重兵,已经占领了大半个中原,武将有夏侯惇、李典等。文臣有程昱、许攸等,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这些都让他太过自信,造成了轻敌。第二点,错信他人。他先是中了周瑜的计谋,相信了蒋干,错杀了最关键的两员大将蔡瑁张允。还有盲目相信了凤雏先生,把船用铁链连在一起,又信了黄盖会真的投降。这些都造成了他最后的失败。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是这样,四年级的一次期中考试,我取得了很好成绩。我有点得意忘形,走路也摇头晃脑的,面对同学的祝福,我还告诉他们自己平时是多么的用功和努力。时间过的很快,又要期末考试了,妈妈叮嘱我要好好复习,努力迎接考试。我骄傲地回复着:“没事的,我相信自己的实力!”等成绩出来后,我傻眼了,语文没有考好,我与优秀也擦肩而过!那一刻我才知道后悔,真是骄傲使人落后啊!
我们经常在新闻里看到这样的事情,有个女学生被骗子骗走了学费,然后想不开自杀了。还有许多人相信诈骗电话,被骗光了所有的积蓄。这些都是轻易相信别人的后果。我觉得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我特别喜欢《三国演义》,我觉得可以从中学到许多智慧。比如和曹操学乐观,和刘备学宽厚待人,和诸葛亮学管理,和关羽学诚信……总而言之,《三国演义》是部伟大的著作,让我获益良多。
读《三国演义》有感800字作文篇2
《三国演义》这本书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它记载了中国古代三国时期的一段历史文化。
它主要记叙了东汉建宁四月开始,皇宫出现种种不祥之兆,各种祸端接踵而来,以致天下大乱。随后有三个人获得道术,治病拯救百姓而赢得民心,收得徒弟数万之众就起兵造反,最后导致全国烽烟四起,诸侯割据。此时出现了历史上的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他们几经周折,奋力拼杀,势力逐步壮大起来了。为了光复汉室,刘备广招人才,他三顾茅庐,请了聪明过人的诸葛亮做军师并立国,国号为蜀,而这时汉丞相曹操打败了另一军阀袁绍而统一了北方,国号为魏。曹操狭天子以令诸侯,军威大振,势不可挡。他欲夺取霸主地位,于是举兵南下想一统长江以南的地盘。刘备联合当时江东诸侯孙权,在长江的赤壁与曹操展开决战。孙权、刘备利用诸葛亮的妙计火烧联营使曹操大败而回。这样就为三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三国之见为了各自达到统一中国不断发动战争,演绎了许多精彩的故事。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佩服的人就是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曹操的斩袁术、擒吕布、诛袁绍、败马超,即使赤壁一战连连损兵折将,也能在险境中三次大笑,这说明曹操有极其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而刘备却不一样,被陆逊火烧连营损了七万军马后,竟然一病不起郁郁而终了。所以我认为曹操要比“刘皇叔”强多了!
再说,另一位我崇拜的人——诸葛亮。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很大。他帮助蜀国收取东川、西川,摆设八卦阵,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索然一直到去世也没有帮助蜀国完成统一中原的大业,但是他对蜀国的贡献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三国演义》里,还有许多精彩的故事和性格各异的人物,我常常痴迷其中,流连忘返。
读《三国演义》有感800字作文篇3
小学毕业我在暑假用两个月的时间读完了《三国演义》这本书,我一直以为那是一个英雄的时代,一个演绎着完美的历史瞬间。
我们先来说一下曹操,曹操一个几乎可以主宰天下的英雄,或许称他一代奸雄会比较合适。有人说:一个人的智慧和阴险是成正比的。毫无疑问,曹操便属于这种人,从年轻时他刺杀董卓未遂,便可看出他的勇气、智慧、狠毒决定了他的人生。
后来灭黄巾、诛董卓、伐袁术、平北方,他的气势几乎睥睨天下;他的雄兵,几乎踏过长江;他的才华曾在沧海边上的碣石上回荡;他的狠毒同样令人世人皆知,许攸、杨修、华佗哪一个不是极具才能的人,却都丧命于曹操刀下。
再来说一说“武圣”——关羽。他艺贯千古,能文能武,不可多得的奇才,一生过五关斩六将,可称神勇,一把青龙偃月刀,温酒斩华雄,现在想起来也令人心生崇敬。只可惜他太骄傲了,不顾大局,华容道放过曹操,镇守荆州时,又不顾诸葛亮的建议与东吴拒和,大意失了荆州,败在了他从未看得起的后辈小子陆逊手上,连命也丢了。
我们再来说一说诸葛亮,他十年耕读隐居隆中,自比管仲、乐毅,出将入相,二十七岁出山,一心辅佐刘备,可惜刘备早死,阿斗无能,尽管他竭尽才能借东风、入益州、擒孟获、出祁山、收姜维、传兵书、托后事,好苦心经营,鞠躬尽瘁,耗尽二十七年的心血,也保不住那一片西蜀之地。五丈原上,就是那盏长明灯,也挽回不了那满腹经纶、挥扇抚琴、仅仅跳动了54年的逝去的生命。
最后司马家族经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代的招兵买马、积聚实力,终于吞曹灭汉,扫平江南,统一残破的天下,那个三国鼎立的时代也随之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