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读后感 > 读后感800字 >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10篇

晓欣分享

《红楼梦》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或是艺术技巧上都具有自己崭新的面貌,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读后感是在阅读了书籍之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产生的一些感想,通过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就成为了读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读后感800字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篇1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红楼梦》一直都是我最喜欢的古典小说,它书写了无数书中人的悲剧?它不仅体现出了一个封建权贵家庭走向衰败的过程,而且从侧面彰显了封建礼教下纯真的爱情。一边是功名成就,一边是金玉良缘。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让我们看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

“假作真时真亦假,”,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让人有时琢磨不透这里面的一切,书中900多名人物,而最让我能为其流下辛酸泪的只有她——林黛玉。林清玄说过:“爱的开始是一个眼色,爱的最后是无尽的苍穹。宝玉的“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让宝黛从一开始就结下不解之缘。她与宝玉相爱,从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到长大后的坠入爱河。曹雪芹先生简直就是顺水推舟,让人感到,世间千古流芳的爱情故事诞生了。它的出现是那么的自然,没有人怀疑过,它的出现是那么纯洁,一尘不染。但黛玉性格里的叛逆和孤僻,令她显得特立独行。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种种这般,都使她象一朵幽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纯,质本洁来还洁去。以我的眼光看她,最欣赏的还是黛玉的诗情画意。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无不体现出她脱俗的诗人气质。最叹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这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总是患得患失,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

《红楼梦》留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是几本书卷,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次次读次次悟,常读常新,正是它的不朽魅力。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篇2

这是我第三遍读《红楼梦》了,相比前两次读起来要舒服多了。《三国志》里面就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更应多读几遍领略其中意味。

初读时,弄不清楚人物关系,常常看糊涂时就要往前翻来理顺人物关系,不久就放弃了;后来语文老师给我们放了87版红楼梦电视剧的片段,又激起了我的阅读兴趣,在第一遍的基础上,第二遍读时我能够清楚人物关系并能为宝黛二人的爱情悲剧惋惜;这一次读这本巨著,在作者的笔下我仿佛置身故事情境中观察,感受到各个人物性格特点以及开篇判词对应每个人物的发展,看完后回顾,我感受到了这本书不仅是对宝黛二人的爱情悲剧描写,更在描写封建制度对女性的迫害,即金陵十二钗惨死的根源。

就拿人物来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是王熙凤,尤其是“丹唇未启笑先闻”。故事开篇对该人物形象的塑造仅“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一句巧妙地给读者以一个独立、豪放的女性印象。一个曾富可敌国的大家庭里面的规则自是繁琐严格,加之在那样一个重男轻女的年代,王熙凤能够大声讲话可见她的地位颇高,地位高的足以够她在长辈面前大声讲话的资本;见到林妹妹后哭和笑转换自如以及提前两天就给林妹妹备好衣物又给人以处事圆滑的印象

对于整本书而言,作者在书中就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书中描绘的是他看破红尘后的“一场梦”,作者借“梦”来表现对封建制度的抨击。宁、荣二府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在故事起端吃穿用度的奢华与后来落败荒凉的对比,更能凸显先前表面热闹喧哗背后潜伏的危机,而这其中暗含人物命运,黛玉的小气、探春的短命、妙玉的孤僻等人物又让人看到封建末世下的女性的悲剧,让人怜惜。

《红楼梦》中的爱情、兴衰、人生百态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与世间万物的关联,不管读几次,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经典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篇3

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陇里,卿何薄命。——题记

秋风萧瑟,把发丝拂得杂乱,又是一个凄冷的九月。我漫步在铺满枯叶的街道上,脚下响着“咔嚓”声,心中不禁又想起那段令人感慨万千的爱情悲剧,又想起那如梦一般的红楼故事……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悲情恋爱故事,以及大家族中的日常生活和平凡琐事为主线,生动而真实的描绘出一副一个封建大家族由繁荣到衰败的画面。通过家族悲剧、爱情悲剧,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封建末世的危机。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初见时,贾宝玉与林黛玉便觉得有几分熟悉,林黛玉的一颦一笑,一掩面、一回眸,如画的眉、杏圆的眼,恰似翠柳扶风的一举一动都深深印在贾宝玉心中。而林黛玉对于这个经常惹恼她的贾府掌上明珠,也在与宝玉越来越深的相处中,越来越在乎贾宝玉。

他们志趣相投,同样厌恶黑暗的社会,向往自由的人格,他们共读西厢、赏花品茗、结社联诗……

其中结社联诗,大概是贾府中这群年轻人最快乐的时候了,同时,也是我在《红楼梦》中最喜欢的章节。他们因诗结社、轮流做东、竞相夺魁。有“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的海棠诗,有“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的菊花诗,也有“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的螃蟹诗。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李执、史湘云、贾迎春……这群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在诗社里相互交流、共作诗篇,诗社中洋溢着欢声笑语以及他们的快乐和活力。

可惜,在随着故事的推进和发展中,家族渐渐呈现出衰败,诗社也便没有了下文。

而贾宝玉和林黛玉在凤姐的狸猫换太子下,宝玉迎娶了薛宝钗,而林黛玉在听到消息后,痛不欲生、焚诗自尽。随着贾府被抄,故事也接近尾声,贾宝玉出嫁,薛宝钗守寡,留下的只有一段破碎的爱情,以及值得令人深思的社会和人性。

秋风依旧,花落仍然。

假如一切从未改变,那位姑娘是否还会和那位少年一起对诗赏花?……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篇4

最近我们学校又发了一本新书——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故事的情节非常曲折,讲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

小说讲述了林黛玉爱上了贾宝玉,但是贾宝玉的长辈们不许他跟林黛玉结婚,林黛玉虽然长得好看,但是她体弱多病,而且非常娇气,一直要哭,到最后贾宝玉没和她结婚,结果黛玉忧郁而死。这篇故事也将了当时的人们是多么辛苦,暗示了作者晚年寓居北京西郊,生活贫困的生活现实。整个作品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为主线展开,向我们展示了封建社会四大家族的由胜而衰的没落过程。作品令人深思,也让我们生活在今天文明富足年代的中国人庆幸生在好年代,由此也更加珍惜,并且提醒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回报生活。

看完书,掩卷思考。我觉得林黛玉这个人不好,我不太喜欢这个人物。她动不动就哭,一直含着泪水。而且身体也不好,总是生病。她和宝钗是一个特别大的对比,宝钗遇事稳重,识大体,顾大局,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对待生活有热情,有上进心。从某个角度上讲,她和宝玉是一对金玉良缘。但是,偏偏又碰上贾宝玉厌恶仕途,由此给这段姻缘增加了一层阴云。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身边也会有许多人,他们有抱负,积极进取,在权力名誉和地位的方向上坚毅地前行着,也有一些人,他们看到再多的财富,再高的权利和地位,到头来不过是一片浮云,生活在他们看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快乐。所以,这些人并不去追逐名利,只是在享受当下。对待生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价值观是:无论我们的脚步到达了哪里,都不能忘记我们出发时瞄准的方向是快乐。

红楼一梦,世间百态尽显。林黛玉因为没有和贾宝玉结婚就自杀,这个女主角的性格真的让人哭笑不得。真的希望我们的社会上,姑娘们不要像林黛玉那样,多愁善感,太过自尊,而应该生活的粗放点,没心没肺一点,脸皮厚一点,这或许也是生存的重要素养。最后,我希望大家的脸皮都能厚一点,心宽一点。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篇5

《红楼梦》这本书的名字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它与《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表现封建文化、教育等的腐朽坠落。

《红楼梦》里面有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如心直口快的史湘云,举止闲雅的薛宝钗,阴险狠毒的王熙凤……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林黛玉,为什么呢?因为作者赋予了林黛玉与众不同的特点。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之首,四大家族贾家第四代贾敏与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宝玉的姑表妹,贾母的亲外孙女。幼年丧母,红颜薄命,身世可怜。

但她聪慧无比,琴棋书画样样俱佳,尤其诗作更是大观园群芳之冠。

在《林黛玉葬花祭花魂》这篇文章里,更突出了林黛玉的多疑与敏感。多疑表现在黛玉在敲怡红院的门时,晴雯没有开门,黛玉又听见宝钗和宝玉在里面说说笑笑,不禁流下了眼泪。敏感表现在第二天,宝玉来找黛玉,黛玉哭个不停。

林黛玉喜欢用诗词来宣泄自己的离别情绪。她所写的多是些哀伤的诗句,想到的往往是死、老、分散、衰败。比如湘云和黛玉在月夜作诗,湘云作了上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对了下句:“冷月葬花魂。”就表现了黛玉离别时的情绪。

曹雪芹对每个人物的形象刻画的都不一样,而且清清楚楚,对比鲜明,尤其是林黛玉丰满的人物形象。阅读名著,我们除了要关注它精彩的故事情节,还要学习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在阅读中收获更多的知识。

点评:小作者不仅认真阅读了《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的内容,了解了书籍的主题思想,还能从阅读中想开去,仔细分析书中人物塑造的方法,学习其中的表现手法,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篇6

一首《葬花吟》,吟尽了林黛玉对自己悲惨遭遇的哀音,一曲红楼词,唱遍了封建社会的世态悲凉与现实。曹雪芹用十年谱写了这一首悲歌,用一生诠释了这首哀乐。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盛衰败为背景,以富家公子贾宝玉的视角,叙述了一批闺阁人的百态。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与婚姻,他们不是所谓的才子佳人的固定搭配,而是三个人的爱情悲剧。红楼,本身就是一场梦境。功名利禄尘与土,也不过一场梦。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188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