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游记》有感800字作文(2)
读《西游记》有感800字作文篇4
我读过许多名著,但《西游记》是我最喜欢读的,它是一本神话故事,也是四大名著之一。在今年这个特殊的寒假里,我怀着好奇与期盼的心情读完了西游记两本书。
这本书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取得真经的故事。正是这精彩的故事内容让广大读者都非常喜爱它,使它成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书里有许多人物,每个人物都被吴承恩写的活灵活现。但我最喜欢的要数“美猴王”孙悟空了,它神通广大,本领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的去西天取得了真经,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它身上的这种勇敢的精神也令我十分敬佩。
书里的故事也很有趣,我最喜欢读“车迟国斗法除三妖”这一章。在这一回中唐僧师徒西行来到车迟国,见五百僧人被道众暴力驱使,鬼哭狼嚎。悟空化为道徒,打探情况。原来这里十年前遭遇大旱,国王邀请道士与和尚分别求雨,帮助百姓度过旱灾。道士与和尚求雨斗法,结果道士赢了,当了国师,和尚们却因无法求到雨水,被国王全部监禁。但孙悟空火眼金睛一眼看出,那些能呼风唤雨的道士们竟然是妖怪。道士们在国王面前否认,正好遇见百姓来求雨,为了辨别真伪,于是国王让道士与唐僧师徒斗法。孙悟空凭借智慧,让唐僧与道士们斗法,使三道士露出真面目,原来,三个道士分别是老虎,鹿和羊变的。国王知道后哭的跟泪人一样,孙悟空劝他:“有什么好难过的,他们是妖怪,想来霸占你的国家”,国王这才止住了哭声,准备了素餐感谢唐僧师徒,并放了那些做苦力的和尚。第二天,唐僧师徒告别国王,继续西行。
唐僧师徒执着,不畏艰险,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再想想自己做事总是半途而废,我不禁感到惭愧。我决心以后不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始有终,持之以恒。
读《西游记》有感800字作文篇5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博大精深,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书中主要讲了唐僧师徒四人不畏艰难险阻,克服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西游记》是许多人的童年回忆,几乎每个人都读过这本书。这个假期我重读《西游记》,则领悟到“什么样的团队才能取得真经”这个道理。一个好团队想克服困难取得成功,需要具备性格互补、有共同的目标及团队的核心、团员的相互信任四个条件。
在《西游记》中,四个人性格迥异,却又能进行互补,从而相互扶持,最终顺利取得了真经。例如,在“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因打死妖怪被唐僧驱逐回花果山,按他刚强和不服管教的性格不会回到取经路上了。这时候就需要油腔滑调的猪八戒劝说他回来,甚至是靠撒谎把孙悟空劝了回来,不然后面说不定唐僧早就被黄袍怪吃掉了。再比如,猪八戒好吃懒做,在金银角一难中猪八戒在巡山时打盹,就需要勤劳的孙悟空来监视他。
《西游记》里,四个人都有共同的目标:取得真经。如果有人动心放弃,整个团队立马会土崩瓦解,四人都是必不可少的。猪八戒就常嚷着要解散、分行李,多亏孙悟空还惦念着跟师傅取经,团队才没有解散。而团队的核心毫无疑问是唐僧——三个徒弟的师傅,也是“团魂”。唐僧代表着团队的目标,就是要取得真经,这支撑着他不被任何妖怪迷惑,甚至是想跟他结婚的女儿国国王。更重要的是三个徒弟都是被唐僧救的,与他有师徒之情,唐僧才是团队的主角。要是唐僧动了别的心思,三个徒弟没了支柱,也会各回各家。
师徒四人的互相信任也十分重要。如果四人各怀鬼胎,互不信任,也早就散了。比如火焰山一难,悟空独自去借扇。假如猪八戒觉得他已经被妖怪抓走了,团队里没有了最担当的大师兄,自然也会跑掉了。
《西游记》想象瑰奇,寓意丰富,里面也塑造了一个最标准的好团队。虽然现实可能不会如此,但越接近,团队也就越完美了。
读《西游记》有感800字作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