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读后感 > 读后感200字 >

朝花夕拾名著读后感12篇(2)

美婷分享

《朝花夕拾》有鲁迅先生的教育思想,围绕孩子的心态,描写出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和关爱孩子的思想,从而揭示了一个黑暗的社会。但黑暗中也包含真情,阿长对作者的关爱,使作者感激。鲁迅的作品的文章语言多以尖锐、辛辣为主,揭露人性的丑陋和黑暗。

朝花夕拾名著读后感9

《朝花夕拾》一书记叙了鲁迅从少年到青年成长过程的经历。

"阿长〃在鲁迅笔下出现了很多次,她以一个农村妇女的身份,陪伴了鲁迅的童年,还为他买了"三亨经",给他讲"美女蛇〃的故事,使鲁迅的童年充满了乐趣。"衍太太"以一个奸诈,自私自利的妇人形象,经常让我们做一些危险的事情,给我们看一些少儿不宜的图片。表现出鲁迅对封建社会人的憎恶。

鲁迅的一生中有两个老师,寿镜吾先生的严厉认真,藤野先生的一视同仁。还有青年时期的好友范爱农,这些都是对鲁迅先生来说最重要的回忆。

朝花夕拾名著读后感10

《朝花夕拾》这本书讲述了鲁迅的童年琐事。他向往着自由的童真乐趣,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中国到日本,每一篇文章都记录了他生活的点点滴滴。

对他最好的保姆找长妈妈,是她一生中颇为重要的人,对他的童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还有自己的老师,藤野先生,为鲁迅学医的时候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也是他改变一生道路的重要时段。

他也很明确的把当时的不良社会行为和素质都完好的表达出来,写出了鲁迅对当时社会教育制度的不满。

朝花夕拾名著读后感11

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主要通过他童年时受的教育来表现。如《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对于封建孝道进行了批判与斥责,认为像老莱娱亲、卧冰求鲤、郭臣埋儿等类似事件非但不会教育好孩子,反而会起到反效果。以儿童的视角、口吻进行反驳:如卧冰求鲤。这里表现了鲁迅认为儿童不应学习封建时期所谓的孝道。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则是通过百草园中的欢乐与三味书屋的枯燥来对这种限制儿童自由、天性地行为表达不满。鲁迅认为应给予儿童自由,而不是每日在私塾中读书成为书呆子,使原本活泼可爱的孩子变得沉闷、无趣。

朝花夕拾名著读后感12

如果咱们的童年没有书,会是怎么样的呢?鲁迅是不敢想象的。

在幼时鲁迅便十分喜爱看书,但因为条件原因,那本使鲁迅心心念念的《山海经》似乎是永远得不到的!但阿长却帮鲁迅买到了。那时这么一件小小的事时,使鲁迅受到了震动并且重新对阿长生起了敬意。教育总是离不开书的,《二十四孝图》中那些孝似乎有些过于偏激,难以完成。教育是需要符合实际的。

《五猖会》中鲁迅本来对五猖会十分的期盼,但却被父亲强制要求背诵《鉴略》,背下来才能去。孩童的玩性与封建教育上演了,冲突强制的教育是不可取的。








朝花夕拾名著读后感12篇相关文章:

子夜观后感600字

四年级小学生读后感怎么写800字

中国名著读后感600字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100字5篇

酷酷吧-分享网名、签名、头像、图片、句子、说说、文章

写人读后感600字5篇

《家长必读》读后感10篇

写人的作文读后感600字5篇

傅雷爱国事迹5篇

《实践论》读后感500字范文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19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