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读后感 > 读后感800字 >

阅读《西游记》体会与收获800字

美琪分享

《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阅读《西游记》体会与收获800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阅读《西游记》体会与收获800字篇1

《西游记》中描写了师徒四人历尽九九八十一难,一路上披荆斩棘,与妖魔鬼怪斗智斗勇,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书中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角色惟妙惟肖,师徒四人前往西域的言谈举止跃然纸上。

唐三藏,拥有永不放弃的精神,在通往西天的大道上有着一颗坚定的心。好像一只小小的蜗牛,想象着自己爬上蓝天。只为普渡众生这一愿望。亦有慈悲心怀。作为一名佛教的信徒,更是助人为乐,宽厚待人。作为西天之行的领导者,更是可以约束自己的徒弟。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一名领导者,三藏却难以想象的昏庸,无能。在误会悟空伤害他人性命时,“正义”地以紧箍咒惩罚,将悟空逐出取经队伍。而在自己处于危难时,却总是先呼唤悟空。在《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消灭了伤害三藏的白骨精。而三藏却一口认定悟空伤害无辜。立刻将先前面对妖怪时的恐惧抛到九霄云外。心中仅有对悟空的怒火。在吴公之笔墨下,既赞颂了三藏的坚定与善良,又讽刺了三藏作为领导者的昏庸与无能,可以看出吴公对这一人物感情之复杂。

孙悟空,七十二变神通广大,金箍棒下降服无数妖魔,在《大闹天宫》中他勇于挑战权威,向往自由。为我最喜爱的人物,是可亲可爱,勇敢无畏的形象。在花果山中不甘平凡。为了去努力改变自己。在三星洞中自强不息多年,终于成功地改变自己。体现了悟空不怕困难,相信自己的特点。但在取经之路的前期,却没有三藏的坚定之心。三次因为三藏的误会而离开取经队伍。但是对于师傅的感情却依然不变,悟空曾说:“岂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子无隔宿之仇。”可见对待师傅感情不是几次误会可以打破的。在三藏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总是能来帮助自己的师傅。

猪八戒,常常让人捧腹大笑。类似影视产品中的喜剧人物,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是吴公对八戒想象。在取经之路上,常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遇到困难时,就想到分行李回到高老庄。在《四圣试禅心》时,师徒除八戒外俱是不动凡心。而八戒却被迷惑,执意要留下,最后又受到了惩罚,既然这样,又为何被封为“净坛使者”,这与他浪子回头的一点绝对分不开,既是对三藏的忠诚,又是在西天路上付出努力后的回报。

沙和尚,老实稳重,在放弃妖怪的身份之后,一直遵守着佛门的规矩,任劳任怨。没有神通广大的本领,也没有懒惰无能的缺点,平平常常,有憨厚可爱的形象。在我们只注意悟空英勇地拯救师傅于水火时;八戒惹人捧腹大笑时;若是想到沙僧,则是一种让人不禁喜爱的平淡。他不仅是取经队伍中的一员,更是《西游记》中不可或缺的一位。

再去看看吧,回味这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再去看看吧,享受吴公之文章的淋漓尽致……

阅读《西游记》体会与收获800字篇2

说道《西游记》,很多人都看过,甚至有些人可以把一些片段背的滚瓜烂熟,当我每次想起《西游记》,诚心向佛、固执执着的唐僧,正义大胆、本领超群的孙悟空,诚实厚道、贪吃贪睡的猪八戒,心地善良、安于天命的沙和尚,都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及其他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辛、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重磨难取得真经的故事。正是这些离奇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致使此书成为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经,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在他身上有一种不怕困难、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赏。书中写唐僧师徒经历了九九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因为我去做了,而且坚持到了最后。

《西游记》是中国神话小说的颠峰,也是神话文化的至高境界,然后中国的神话文化渐渐没落了,神话不被人重视,连《西游记》也少有人问津,只有孩子们会被孙悟空征服,于是也只有孩子们抱有对未来浪漫的、梦幻般的希望。“英雄”有许多不同解释。《辞海》中说英雄是杰出的人物,曹操说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胸。我认为,英雄是那些顽强地掌握自己命运,并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人。孙悟空无疑是英雄的典型,他为了自由,为了自己的尊严,不怕与一切进行斗争。正因为这种对抗的差距悬殊,发自内心而拼尽全力的抗争才显得悲壮。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勇士才能凸现出其英雄本色。

复读《西游记》,让我觉得其不属于一般名著的特点。我相信,也希望它永远向大家展示着“自由、神话、英雄”三个主题,给大家带来激励和源自内心的力量。

阅读《西游记》体会与收获800字篇3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的一本小说,也是家喻户晓的一本书。我看过动画片、真人版、也看过皮影戏的,就是没看过书。然而,今年暑假,我就看了《西游记》。

《西游记》里的章节,我最喜欢的是《三打白骨精》。这段话主要讲了白骨精为了想吃到长生不老的唐僧肉。第一次变成了一位女士,喊救命。唐僧想救它,可是孙悟空闻到了妖精的味道,为了保护师父,便拿出金箍棒,一棒把那白骨精打死了,唐僧肉眼凡胎,认为孙悟空打死了一个无辜的人,十分生气,教训孙悟空下回一定要仔细辨认,不可伤及无辜。第二天,那妖精又变成了一位老太太,说是来寻找自己的女儿,孙悟空觉得不对劲,于是用他的火眼金睛识破了这个妖精,白骨精的计谋没有得逞,再次被孙悟空打死了。唐僧见此,异常气愤,对孙悟空说下次诺是再犯此大罪,就念紧箍咒来惩罚孙悟空。孙悟空是有苦说不出啊。第三次,那狡猾的妖精又变成了一位老公公,谎称是来寻找妻儿的,孙悟空一看便知不对劲,对那妖怪说:“你能骗得了其他人可骗不了我,我可认得你这妖精”随后抽出金箍棒,不过因为怕唐僧念出紧箍咒来惩罚他,并没有立刻动手将此妖怪拿下,而是把金箍棒藏在身后。“悟空,不得无礼”唐僧还是没有认清这妖怪,认为是孙悟空的错。孙悟空实属无奈,暗中叫来众神在半空中作证,吩咐道:“这妖精多次蒙蔽我师父的双眼,你们好好为我作证,看我如何收了这妖精”,说完便举起金箍棒,一棒将白骨精打死了。白骨精死后化作一堆白骨,在脊梁上,赫然出现一行字“白骨夫人”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197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