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读后感 > 读后感400字 >

三国演义笔记读后感400字(2)

婕音分享

我崇拜三国的英雄人物,却没有他们的英雄气魄,有时连打针都还要犹豫很久才肯伸出手臂,大家都笑我是“草包”英雄,可能读三国,读三国的英雄人物我才刚刚开始。

三国演义笔记读后感400字篇6

我在周末,读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读后,我不禁被各性鲜明的人物所深深吸引。有宽厚仁爱的刘备,__诈残忍的曹操,深谋远虑的孙权,足智多谋的诸葛亮……

历有名的官渡之战说的是:袁绍疑心太重,不听别人的劝说不擅用人才,才招此失败。按理说,袁军人数众多,粮草也多,曹军人数少粮草也少,在这场战斗中可以说曹军必死无疑,但在后来许攸为袁绍出策遭到袁绍的猜疑,一气之下投奔了曹操,为曹操出计,反败为胜。

在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兵力占据优势,可都掉以轻心被周瑜用火攻破,最终落荒而逃,但在逃跑的过程中曹操大笑三次却引来了追兵,最后一次追兵是由关羽率领的,因为曹操对关羽有恩,关羽放了曹操,可见关羽是个重情重义的人。我最敬佩的人是诸葛亮,他料事如神,胸怀坦荡,爱惜人才,诸葛亮拥有超人的智慧,几乎达到了为卜先知的地步,为刘备打下江山做出了很大贡献。

这本书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有多大能力都不能放松警惕,否则会迎来失败,让关羽失荆州的历史重演,因为天有不测风云。

三国演义笔记读后感400字篇7

在这个缤纷的暑假中,我阅读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主要讲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方的战争,造就了许许多多具有特色的人物,比如说: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气、善战的关羽;勇猛的张飞;才华横溢的周瑜;胸怀大志的孙权;见利忘义、人中赤兔的吕布;还有我认为老__巨猾的曹操……虽然有这么多具有特色的人物,但我还是最喜欢、最敬佩足智多谋、才思敏捷的诸葛亮。

因为他智勇双全,就拿《草船借箭》这个典故举例吧:当时周瑜借军事为由故意刁难聪明的诸葛亮,要求他在十天造完十万支箭,周瑜心里暗暗高兴:哼,你再怎么聪明也肯定做不到。可诸葛亮却对他说最多只要三天就可以完成任务。诸葛亮向鲁肃借了二十条船,每条船有三十名士兵,船用布遮住,两边都插满了草,可周瑜并不知道他的计划,非常疑惑。过了几天,江上大雾弥漫,半夜时分诸葛亮请鲁肃去把十万支箭取来,船慢慢靠近曹营,将船一字排开,曹操不敢迎战,只让箭手放箭,等到天亮,只见那十几支船插满了箭,诸葛亮把船驶了回去,完成了周瑜的要求,就这样机智诸葛亮利用有雾的天气;利用曹操疑心很重的性格,并且考虑周全,安排很巧妙,不费吹灰之力拿到十万支箭。这就是我敬佩诸葛亮的原因,而且这也是我最喜欢的部分。

《三国演义》最后一回合是荐杜预老蒋献新谋,降孙皓三分归统一:当时蜀、魏国灭亡,晋朝快统一天下,只剩东吴没灭,吴国孙皓无能,陆抗和羊祜相杀,羊祜因病而死,命杜预接任,准备灭吴,这时陆抗等将军也去世,因孙皓慵懒,吴国终被晋国所灭,晋朝皇帝司马炎一统天下,三国终结。

三国演义笔记读后感400字篇8

在酷热的暑假里,我读了很多很多的书,其中我最喜欢的书就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这本书讲述的是蜀、魏、吴三个国家发生的纷争的故事。时间是从汉灵帝中平原年黄巾起义到西晋大康元年三国统一为止。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诸葛亮,因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什么计谋都瞒不过他。

在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段是草船借箭。由于诸葛亮十分聪明,这便使周瑜十分嫉妒,想找借口害他,于是对诸葛亮说:“与曹操水战什么武器?”诸葛亮说:“弓箭。”“没错,不过军中缺箭,早就耳闻您足智多谋,这件事您可有办法?”“没问题,我愿立军令状。”最后周瑜给诸葛亮三天让其供上十万支箭。什么也难不倒诸葛亮,在第三天的时候利用当时的天气、成束的草和二十只船从曹操那里“借”来了十万支箭。周瑜详细听了诸葛亮轻松取来十万多支箭后,大惊,感叹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是不如他呀!”

读了这本书后,我决心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像诸葛亮一样学识渊博的人,长大为祖国效力。

三国演义笔记读后感400字相关文章:

有关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的观后感600字5篇

三国演义第一回读后感400字

最新《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年级《三国演义》读后感

关于《三国演义》读后感

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2021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

关于《三国演义》的读后感5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一等奖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21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