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读后感 > 读后感800字 >

《了不起的盖茨比》阅读启发范文800字

美琪分享

美国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在这本书中作者充当了小说故事的隐性或间接叙述人,是一个万能叙述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阅读启发范文800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了不起的盖茨比》阅读启发范文800字1

在美国的1920年代,是一个污浊的疯狂的花天酒地的拜金的年代,也是美国梦幻灭的时代,作者通过一个小方面入手,揭示了美国爵士时代的特征,暗喻了大萧条到来的原因。

小说的主要人物,尼克代表的是创业者的形象,有知识有文化,但是没有资本。而大土豪汤姆,有的是钱,但是没有文化,威尔逊则是一个彻底的穷人。

而盖茨比,一个新资本家的代表,将三个人的命运交织在了一起。

盖茨比小时候是一个穷小子,在学生时代爱上了本书的女主角黛西,并开始追求黛西,后又因为自己的经济能力而被甩,然后就开始了自己的奋斗,想要把黛西追到手。虽然她已经结婚。他盖茨比是一个算是励志的角色,对目标的执着到了一种变态的程度,不惜逾越法律的底线。这使人厌恶。

对尼克的印象是理想的,与盖茨比一样同为白手起家的奋斗者。但是尼克是理想的,拒绝了盖茨比拉他入伙去贩卖私酒的邀请,站在了法律的一边。这大概就是本书为一的正面人物了吧。

汤姆和黛西,一个是旧时代资本家的代表,也是一个冷血的守财奴,反映了富豪阶层崩坏的道德,一个是美丽时尚的飞女郎,俗气的拜金女,每次在书中出现时令人感到一股陈旧腐臭的奢靡气息。

威尔逊呢,是一个被时代边缘化的人在错误的时代选择了错误的选项,最后连复仇对象都是错误的,这个错误的人给这个故事摸上了一层阴暗的悲剧色彩。

当读到盖茨比被枪杀,汤姆和黛西若无其事的出国,尼克参加了盖茨比的没多少人的葬礼后回到老家,小说结束了,这个美国梦也相继破灭,大萧条,开始了。

我这拙笨的脑壳并不能对这故事有什么深刻的体会,但是却深刻的感受到那个年代的疯狂,以及对身处在现在祖国新时代的我感到幸运。但是无奈,现在的我无法对它有什么更深的体会,只能期待时间来完成它了吧……

《了不起的盖茨比》阅读启发范文800字2

物欲横流,金钱至上。这样的环境潜移默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生活观,对单纯的他,环境早已悄悄腐蚀了她,对于她,甚至是芸芸众生,接受、习惯、融合人在物欲横流的生活,变成了与其极为匹配的人,并活下去。而他,盖茨比带着单纯的梦想——活在了另一个世界。

的确如此,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鸟多了,什么样的林子都存在,我们不能决定我们所处的环境,不能改变我们的出身,甚至生活在自由民主共和国,囿于生存,囿于期望给身边人快乐,囿于实现自己的价值,囿于有足够能力爱别人。有太多太多时刻,我们身不由己并需要全力以赴,我们生存在社会,适应社会的同时,是否还需要保存内心最开始的天真,最开始的执着,小心翼翼维护它,经营它。纵使外面汪洋,纵使披荆斩棘,内心的天真仍可休憩,提醒自己:你还是你!

盖茨比是一个贫穷的农家子弟,在当少校时,无可救药爱上了上流社会女子黛西,盖茨比凭借英俊、聪明赢得了黛西的爱情,热恋一个月后被派去法国作战,一去就是5年。

而黛西,在盖茨比离开的第二年嫁给了大富豪汤姆,婚后,他们享受着奢侈豪华的生活,汤姆时长外遇,黛西原本少女的天真早已变得贪图荣华,玩世不恭。

盖茨比得知黛西嫁人后,在黛西家对面买下豪宅,终日举办party,希望有一天黛西能够光临,而灯红酒绿,曲终人散后,盖茨比仍只能渴望着绿光。

终有一天,二人重新相见,黛西对盖茨比说出来“我爱你”,可这早已不是真情,而是她在百无聊赖的生活中寻找的一点刺激,所以当她驾驶盖茨比的汽车撞死了汤姆的情妇时,毫不犹豫将罪责推给了盖茨比,盖茨比被汤姆情妇的丈夫枪杀时,也不为所动。

盖茨比用尽毕生心血建造起来的梦想——就是黛西,这样一个俗物。

《了不起的盖茨比》阅读启发范文800字3

《了不起的比尔盖茨》是一部了不起的小说,它描绘出强烈讽刺意味,同时带有些许惆怅。小说构思的精巧也为人津津乐道。小说里面刻画着上流社会的富豪名媛们挥金如土,在酒池肉林里通宵达旦地玩乐,另一面也刻画了在一片灰烬一样的贫民聚居区里挣扎求存的边缘阶层。两个世界平行共存,互不相干。富人们的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和蛮横无理简直到了荒唐的程度。

比较讽刺的是,有些在底层挣扎的穷人,当际遇使然让他们稍微触及上层社会的台阶,随即便感染了那傲慢与偏见的面孔,与当初的自己判若两人。如果这就是矢志进取的“美国梦”,确实显得荒诞可笑了。比如汤姆的地下情人,在私会的公寓里,在那个唯我独尊的小天地,在换上了一身名贵的漂亮衣服后,气质也就随之发生了改变。原本的活力四射变成了傲慢无礼。“她的笑声、姿态和言辞都越发装腔作势,她的自我膨胀仿佛让空间越来越小,简直都快容不下她了。”故事的最后,黛西意外撞死了汤姆的情妇并畏罪逃逸,汤姆大概在明知真相的情况下故意把嫌疑引向了盖茨比。死者的丈夫复仇心切,潜入盖茨比的宅邸枪杀了他。

盖茨比挚爱的黛西,不仅不可能承认真相并为他鸣冤,反而听从了丈夫的安排立即搬家逃离。那些风花雪月,在冷酷的现实抉择面前竟然显得如此荒唐幼稚。可怜盖茨比至死都不曾醒悟。或者说,盖茨比最终是死在了现实的黛西与幻想的黛西之间的鸿沟里。

昔日整城的上流人物每周都流连于盖茨比家的宴会,到他的葬礼时竟然鲜有人至。在蒙蒙细雨中,盖茨比寂寥地下葬。物欲支撑起来的交际圈,毕竟人情冷漠。

大概,如同他的幻想的爱情一样,他为了梦想而执着奋斗的一生,在浮华热闹的表象掩饰之下的,仍然不过是一个巨大的泡沫吧。

了不起的盖茨比,到底何处了不起呢?或许,就是在于他靠一己之力,抓住机遇并执着奋斗,全力让自己构筑的幻想趋近于现实的这份力量吧,即使幻想终究不是现实,在临门一脚之际,泡沫破裂了。

这是一个在守望中执着于幻想,却终究破灭的悲剧故事。或许绝大多数让我们醉心不已的爱情,都是可望而不及的。最完美的爱人永远只存在于梦幻之中,如果回归于现实,那么若不是在油盐酱醋、鸡毛碎皮中消磨泯灭,就是在悲剧中草草收场。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故事其实是以作者菲茨杰拉德自身经历为原型的。菲茨杰拉德在小说里把那段刻骨铭心但可望而不可得的爱恋理想化了,或许就跟盖茨比把黛西理想化如出一辙。幻想里的爱人才能铭记一生,而现实里的妻子却与他彼此毁灭,也确实让人唏嘘不已。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219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