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万物简史》读后感800字左右(2)
通过阅读,我懂得了地球的形成;懂得了地球的周长;懂得了地球的质量;懂得了地球的年龄;懂得了地球的结构,而这一切,都是科学家们通过不断的努力得来的!
生命!地球!宇宙!很多的知识都被作者用清晰的笔法汇集到此书。通过这本书,我发现了科学的有趣,我了解了宇宙,了解了,了解了生命,了解了万物!越了解生命,我越觉得生命的不易,越了解地球,我越觉得地球的珍贵,正因为科学家们的努力,我才能懂得那么多的知识。
事物的发展和完善是靠着许多人努力奋斗来完成的,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努力学习科技知识,发明创造更多更好的事物!
初中《万物简史》读后感800字左右4
最近,我读了一本简介事物来源和发展的科普读物——《万物简史》,使我了解到许多科普知识以及一些我以前从不注意的事情来源,还弥补了一些我了解不够的知识。
《万物简史》分为科技、政治外交、经济、军事、医学、交通、历法、服饰、文化、体育、艺术、节日习俗、邮政通讯、地理地名、生活用品、饮食16个部分,讲述了300多个事物的历史。配插了400多幅包括实物和历史照片在内的精美图片,并通过简洁舒朗的版式设计将图片和文字有机结合,营造一个个具象的场景,使我获得直观的阅读效果。
《万物简史》所写的每一种事物的简史从内容到形式都独具特色,让我零距离感受、触摸真实而生动的历史,使我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走进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想象空间,获得愉悦的审美感受。《万物简史》可以从任意一页读起,也可以在任意一页放下。它不仅给我许多全新的知识,而且会让我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大千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历史,每一个事物的历史或蕴含着重要的知识,或揭示着一种道理,或伴随着一段十分有趣的故事。通过阅读这些历史,它所蕴含的知识、所揭示的道理、所伴随的故事丰富了我的知识结构,向我展示出一个全新的世界。了解这些历史,对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许多益处。它们丰富了我的知识结构,引发我思考和行动,使我对所处的世界产生新的认识。让我了解到许多重大发明或发现的背后有着许多艰辛和努力。事物的发展和完善是靠着许多人努力奋斗来完成的。只有靠坚忍不拔的工作才有可能成功。
这个世纪将是我们的时代,同时也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靠我们的努力去谱写新的历史。我们将发明创作更多更好的事物。
初中《万物简史》读后感800字左右5
翻开书,大爆炸三个字映入眼帘。大爆炸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巨大膨胀,正因为有它,引力、电磁、核力以及质子、电子等许多粒子都从无到有出现了。紧接着,无数的气体尘埃不断集结,形成了太阳。地球,月亮,大气也逐渐形成。因为有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应的温度,大气与水,生命就要在地球上起步了。
书中对于行星的定义有具体说明。首先行星必须独立围绕太阳运转。第二必须有足够的质量,引力使它大致成圆球状。最后行星必须主宰自己的轨道。也就是说,行星的质量必须比穿越其轨道的其他任何天体要大得多。这与八大行星的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正好相吻合。
对于地球,牛顿的理论认为它并不是个标准的球形。因为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会导致它成为两极有些扁平,赤道略鼓的扁圆形。1785年,詹姆斯·赫顿认为地球的形状是它自身内部运动在漫长中塑造的。由此基础,1807年,地质学会成立。
经学习得知,地质作用分为外力与内力作用。内力作用因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地表高低起伏。包括但不限于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外力作用则是由太阳辐射引起,包括了风力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海浪作用等。地表形态的塑造正是以内力作用为主,外力作用为辅。
19世纪初,地质学界围绕地球的形成发生争论。这取代了过去水成派与火成派之间的争论,诞生了灾变论派,均变论派。查尔斯·莱尔提出了构造板块学说,也由此成为现代地质学之父。而地壳运动又被称为构造运动,它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直到1953年,克莱尔。彼得森才成功测定地球的年龄为45.5亿岁。
二十世纪初,魏格纳提出泛大陆学说。云莓干理论与陆桥理论在当时十分流行,但都不能完美得解释板块漂移。直到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才解释了地球的表面运动与内部活动。
正是因为年复一年不断的研究学习,我们才会对地球,对宇宙,对这个世界有深刻认识。虽然现代人类的存在时间不到地球历史的万分之一,但我们依然在坚持。
小学生万物简史读后感800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