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原著读后感600字(2)
虽然书中讲述了不少有关海洋的知识,例如红海一名是源于海中的一种名叫三棱藻的微小生物分泌的黏液造成海水颜色像血一样红。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在读者接受起来十分刻意或困难的,只是一次旅行中的所见所闻罢了,这使人们对因景而生的各种想法和收获都得以牢固的保存。
凡尔纳是在告诉我们: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当时具备一定的科学背景,否则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连想象都没有,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学的进步。
像尼摩船长遇事冷静,阿龙纳斯教授乐于探索,康塞尔的忠实,尼德的勇敢都是我们该学习的。这的确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好书,一次精神上的盛宴。
在《海底两万里》的第二部分的后半部分,主要讲了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同伴在“鹦鹉螺号”上度过的最后一段时期,包括了他们一行人到达了南极,看到了那块大陆上的动物,并且还在那上面插上了代表尼摩船长的旗帜——一个黑色背景上衬托着一个金黄色的“n”字,后来,他们在离开南极的过程中,受到了冰山的撞击,并且在行驶了一段路途后,发现前方道路被冰雪堵死,于是他们就往回开,但是后来他们与后面堵上的冰山撞上了,被困冰中,“鹦鹉螺号”的四周,上面下面,都是不可通过的冰墙,而且缺少空气。于是他们开始凿冰墙,从下部的薄弱冰层凿,但四周的冰墙已经开始了冰冻作用,于是尼摩船长开始喷开水以升温,为凿冰工作争取了时间。最后,下部冰层还有一米厚的时候,“鹦鹉螺号”用重量把它压碎了,并且以惊人的每小时四十海里的速度前行,再用那巨大的冲角沿对角线的方向冲开冰层,获取了新鲜的空气。后来,他们又沿南美洲部分海岸走经过墨西哥湾,抵达欧洲。这时,尼德·兰计划着逃跑,却意外的遇上了章鱼,他们于是不得不与章鱼战斗,而且损失了一个同伴。后来,一天晚上,阿龙纳斯教授和尼德·兰及康塞尔逃跑,在即将放开小艇时,遇到了北冰洋大风暴,却因螺丝钉松下导致小艇抛出,最后脱险。
到小说结尾,尼摩船长所做的一番事:攻击其他国家的战船并击毁。又给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使人琢磨不透。
海底两万里原著读后感600字篇4
在广阔的地球上,有一片蒙着神秘面纱的的神圣领域—大海。神奇的海洋生物,扑簌迷离的海怪,亮丽璀璨的珊瑚贝壳,是这篇神奇土地的宝藏。让我们读读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一起走进神圣大海的深处……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法国博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参与了追捕名噪一时的“海怪”,但却被这只可怕的“海怪”给俘虏,发现人人皆知的“海怪”其实是一只潜艇,名叫“鹦鹉螺号”。于是阿龙纳斯和朋友与鹦鹉螺号来了一次惊险而有趣的海底旅行。
在书中,海底旅行时险象环生的,凶猛的大白鲨,缠人的章鱼,恐怖的大漩涡……各种各样的危险,像一群不定时炸弹,随时会爆炸;海底旅行是浪漫迷人的,在诗情画意的海底,有美丽的海底森林和珊瑚王国,还有神秘的宝藏和沉船的残骸……海底旅行是丰富多彩的,从未见过的生命,潜艇先进的设备和知识渊博的尼摩船长,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海洋,易懂而不枯燥。
这本书,开启了我对大海的向往和热爱。我相信,随着人类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海洋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精彩。同样人类也会更科学的开发海洋,保护海洋,让它为人类做出更加巨大的贡献。
这是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好书。
海底两万里原著读后感600字篇5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书——《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尔·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它让我“登上”了“鹦鹉螺号”,以平均十二公里的时速,在将近十个月的海底旅行中,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海底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各类生物,航行中高潮迭起:有海底打猎;参观海底森林;探访海底亚的兰蒂斯废虚;打捞西班牙沉船的财富;目睹珊瑚王国的葬礼;与大蜘蛛、鲨鱼、章鱼搏斗;击退土著人围攻等探险。
从这本书中,我得知海底的风景十分美丽:有五颜六色的珊瑚、形似花坛的海葵、星罗棋布的海星、瘤状的海盘车、仙女般正在跳舞的水母、各式各样的贝壳,真美啊!这时,我也好似在水里一样,和海螺唱歌,同海豚跳舞。
刚欣赏过美景,又迎来了新的危机。在南极时,他们被困在由厚厚的冰层形成的“冰盆”里,差点窒息而死。还好他们有惊人的勇气,一起来合作。有的挖冰,有的浇沸水,最后终于突破了厚厚的冰层,重新获得了生命。那时,我也像个差点窒息的人一样,大口大口的呼吸新鲜空气。
我觉得这本书既像个“五味瓶”,有紧张、刺激感人、快乐、悲伤等感受。这本书又像个“百宝箱”。让我学到了科学、数学、天文、地理、生物······这些知识。希望大家都来读这本书。
海底两万里原著读后感600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