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游记五十五章读后感500字(2)
《西游记》这部神魔小说讲述的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在这一路上,唐僧因为救了孙悟空而收他为徒,然后一次偶然中又收了猪八戒为徒,最后收了沙僧为徒,他们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遇到了许多妖怪,但都靠师徒四人齐心协力攻破了难关,经过了重重险阻,通过他们的坚持不懈,最后到了西天,取得了真经。看了这本书,我想到了自己。
那一次,我很无聊,就想着画画来打发时间。我特地在动漫角色中选了一张比较难画的,要打发时间嘛!我在画纸上画出脸型,脸型是比较容易的,所以我一气呵成就把脸型画好了。我再来画嘴巴,嘴巴也是比较容易的,也很快的画好了。鼻子和耳朵也很快的画好了。就难画的就是眼睛了,眼睛画好了后,咦!怎么有点呆,擦掉之后重新来画,额,看起来好像一大一小的,再擦掉重画,这回看起来好很多,不过两眼之间的距离好像大了些,擦掉,再来画,画了好多次都不怎么像,都快要濒临崩溃的边缘了,但是想到了《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就重新拿起画笔一点一点的画,终于把眼睛画好了,过了一会儿,头发也画好了。
《西游记》中,我学到了做事要坚持不懈,坚韧不拔,不经历磨难,修不成正果,经过了重重磨砺,一定会有好结果。
读西游记五十五章读后感500字篇5
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个自诩热爱中国古代文化的人必须修读的。我自然不能免俗。而我最爱的,就是《西游记》。它光怪陆离,色彩斑斓,它又振奋人心。读完《西游记》,最感动于孙悟空,我惊叹这个英雄。
“英雄”有许多不同的解释。《辞海》中说英雄是杰出的人物,曹操说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心,吞吐天地之胸,《英雄》中则描绘了英姿飒爽,舍小我求大我的一群英雄。我认为,英雄是那些顽强地掌握自己命运,并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的人。
孙悟空无疑是英雄的典范,他为了自由,为了自己的尊严,不惜与一切进行斗争。他和天兵天将,神仙菩萨打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看似很热闹,很精彩,我却隐隐感到一层悲剧成分:他即使在神通广大,在与命运的搏斗中总显得无助,单薄。人是无法与由这时代决定的宿命对抗的。正因为这种对抗的差距悬殊,发自内心而拼尽全力的抗争才显得悲壮,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勇士才能凸显出其英雄本色。如今,真正与命运进行生死搏杀的人很少,即使有,也不都是为了崇高的目的。很少有人会像贝多芬那样为了多留给后人一些精神粮食而去“扼住命运的咽喉”,更不会有人像哈姆雷特那样高呼一声:时代整个儿脱节了,天生我偏要把他整理好。
正因为大多数人为了琐屑的目标而努力,所以当今真正的英雄几乎没有,没有人能登高一呼,或以身作法,告诉人类更高层次的价值究竟是什么。英雄的哈姆雷特向人们昭示了人的价值,英雄的浮士德则用他一生的追求告诉了人们生存的价值。人类需要发展,需要下一个英雄,然而,他在哪儿他能告诉我们什么呢真正意义上的英雄总是出现在人类发展的时代交接点,在千年更替的时刻,人类不该对英雄主义精神漠然视之。现今社会太需要这种千金难求的精神了。
读西游记五十五章读后感500字篇6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的作者是吴承恩。在这本书中,每个人物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孙悟空:顽皮、机制,他可没有亲生父母亲哦。孙悟空还会变“魔术”。有一次,唐僧误会了孙悟空,要赶孙悟空走。孙悟空就用七十二变,变出了许多猴子一起向唐僧认错。那场面让唐僧又气又恼,没有办法。孙悟空还有过人的勇气,他天不怕、地不怕,保护唐僧打败许多妖怪,而且对玉皇大帝也不屈服,是我心中的英雄。
唐僧:善良、诚恳。他即不像孙悟空一样天不怕、地不怕,也不像孙悟空一样顽皮。他即怕妖怪又怕见血,但他不会被财富和美女所迷惑。他对信念执着,努力和徒弟们一起西天取经,终于有了一番成就。
猪八戒:好吃懒做,特别喜欢美女。可猪八戒对取经的成功也有贡献哦!孙悟空被唐僧撵回花果山时,他一边安排沙僧保护师父,一边冒着挨打的危险飞去花果山劝孙悟空回来。
沙僧:当然是忠厚老实、任劳任怨的小师弟形象。
他们并没有因为困难和诱惑,而停止了西天取经。最终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千辛万苦取得真经。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诱惑,我们也要向《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一样,不畏惧困难和诱惑,好好学习,掌握本领,为他人和社会做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