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忧杂货店》读后感【通用5篇】(2)
浪矢雄治开了一家浪矢杂货店。当得知那里能够咨询烦恼时,一些小孩子经常开玩笑地问不正经的问题,但浪矢坚持认真回答每一个问题。之后,渐渐的,有成年人也来咨询,问的问题也认真、严肃起来。
几十年后,三个“不良少年”无意中走进了这家杂货店,并发现了它一个神奇的现象:在这一天的午夜到黎明之间,过去和未来会相通。由此,三个人收到了许多来自过去的烦恼:因男友身患绝症,在感情与梦想间徘徊;为了音乐梦想离家漂泊,却在现实中寸步难行;面临家庭巨变,挣扎在亲情与未来的迷茫中……
读完这本书,我发现,书中每一个人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一家叫做丸光园的孤儿院,好似一根无形的细线,把所有人都串在了一齐。人生就是这样,看似毫无关系,但其实不经意间所有人的人生都紧密相连,人仅有在互帮互助中,才能在相互支撑中活下去。这使我想到了一个发现:科学家研究发现,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之间最多只要转5道关系,就能联系上。此刻看来,任何人之间不仅仅有联系,还相互影响着他人在人生岔路口上的选择。
每个人都会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但这时,我们应当怎样做出选择?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古时候的伟人是怎样做的。南宋末期,最终一个皇帝逃到了海上,以躲避元军。这时,他是像阿斗那样投降,虽然保住了命,但屈辱地活着;还是作为一国之主,英勇殉国?他选择了后者,守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还有明朝的杨继康,他是选择加入奸臣严嵩的队伍,享受荣华富贵,还是拼死一搏,死劾严嵩?他选择了后者,从此流芳百世。所以,人生中必然会遇到选择,而做出重要的决定更是迈向成功的关键。
这本书使我感慨万千,思如泉涌。最终,我想这本书的作者——东野圭吾的一句话表达了我的感受:“如今回顾写作过程,我发现我自我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人究竟应当怎样做?我期望读者能在掩卷时喃喃自语:我从未读过这样的小说。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篇4
日本著名作家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出版当年即获中央公论文艺奖。作品超越推理小说的范围,却比推理小说更加扣人心弦。
僻静的街道旁有一家杂货店,只要写下烦恼投进店前门卷帘门的投信口,第二天就会在店后的牛奶箱里得到回答:因男友身患绝症,年轻女孩静子在爱情与梦想间徘徊;克郎为了音乐梦想离家漂泊,却在现实中寸步难行;少年浩介面临家庭巨变,挣扎在亲情与未来的迷茫中……
这是这一年来我读到的最好的正常向作品,用了不到3小时读完的二十多万字的小说,是大家都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东野圭吾。可是这一次他写的却不是推理,或者说“不是关于案件的推理”,而是“感情的救赎”。
我一直会问自己,到底想要写怎样的故事?而这本书提供了范例。不过东野圭吾一直是这样的人,无论写什么,人们读后都会感到:“原来世间的感情、人与人的关系,可以如此纯粹美好。”在他的作品里,每个人心里都有非常重要的东西,我们姑且可以称之为“信仰”,那是即使付出生命也绝对要守护的东西。
一直以来,我不喜欢黏腻潮湿、矫揉造作地谈爱情。现在的偶像剧令人作呕的地方正在于此,很多畅销情感类图书也矫情地让人想对故事的主角说一句“活该”。当然,也许别人会嘲笑我这个“阿姨”“过了做梦的年纪”呵呵。
无论如何,这本书让我看到了除了黏腻的爱情之外,人世间情爱的另一种温暖形态。虽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迎来美好的结局,但是就像那个最终恋人逝世也没能入选奥运会却找到人生价值的女选手,那个没有实现梦想且为了救人去世却让自己的音乐流传下去的追梦人,那个失去了父母和原本身份却得到了感悟再次重获新生的男孩,那最后决定自首蹲班房却重新领悟人生的三人组,还有杂货铺老爷爷和丸光园老奶奶虽然有私奔失败再未见面的爱情,却守护了更多有需要的人的一生一样……也许,想要得到的幸福并不一定在皆大欢喜的结局里,能否得到幸福,最重要的应该是守住内心的东西吧,哪怕只是一时的冲动也一定要这么做一次。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篇5
偶尔在书店看到东野圭吾的这本《解忧杂货店》,随手翻翻觉得挺吸引人的,就买了。回来读后,发现这本小说确实不一样!作者选取的是生活中最平凡的片段,通过书信这种已渐渐淡出人们生活的交谈方式,使人物依次登场,精巧的结构让温情、惊喜与感动悄然渗入读者心中,令人回味无穷。
时间是解决所有忧愁的良药。故事中的人们,为了解除自己的烦恼,通过写信的方式,向杂货店的老板浪矢先生咨询。而浪矢先生也会认真回答每一封寻求帮助的来信。
无论是作者巧妙设计的时光交错,还是信件的一问一答,都无形中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他们。在时间中聆听,在时间中思考,在时间中迷茫,在时间中领悟,体会,选择……在时间中,一切爱与恨都会沉淀。顺流而下,随时间的脚步找到答案和真正的自己。
“时间不晓得为什么过得这么快,时针发疯似转,一下子一个钟头。”之前在读亦舒的小说《忽尔今夏》时,看到亦舒的写的这句话,觉得很贴切,很经典,时间过得真的很快,等到你想抓住它的时候,它早已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