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读后感 > 读后感800字 >

骆驼祥子读后感不少于800字5篇

涵樱分享

走吧,就是一时卖不出骆驼去,似乎也没大关系了;先到城里再说,他渴望再看见城市,虽然那里没有父母亲戚,没有任何财产,可是那到底是他的家,全个的城都是他的家,一到那里他就有办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骆驼祥子观后感,欢迎查阅!

骆驼祥子观后感1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骆驼祥子》,我很好奇它为什么那么出名,合上书的那一刻,我有了自己的答案。

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好强,老实,又富有理想的乡下人——祥子。祥子来到北平后,干起了拉车这一行。他的理想就是买上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为了车,他吃尽苦头。被抢,被诈,被骗,无奈成亲,却丧了妻,还有他那未出世的孩子也死了,喜欢的人也走了。他这一路上起起伏伏,坎坎坷坷。这样无情的社会,就像一盆冷水,连最后一点希望的星火也被浇灭了。曾经那个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祥子变了。他变得自私,变得无赖,变得自暴自弃,吃喝嫖赌他全学会了,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现实总是与祥子的理想过不去,现实的残酷最终使他的理想灰飞烟灭,甚至连他也不成人样。

其实,除了为祥子感到悲哀之外,我也很佩服他。他这一路上起起落落那么多次,其中有很多次想放弃拼搏,放弃理想,也想和别的车夫一样过得堕落,在那个时候可能是一种解脱吧。他们没有能力改变现实,空有理想有什么用。但祥子不一样,他一次次用理想激励自己站起来,一次次为了自己心中的目标而拼了命的向前,这应该与他那好强的性格分不开吧。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当今的社会比起以前是很不一样的,没有那么无情,更没有那么多不公平的事。应该说每个人都能够有机会达成自己的理想。而如今的那些“社会败类”,他们一定奋斗过,也曾有过理想,但吃不了苦,坚持不下去,最终沦落到这种不堪的地步。我们既然有这个条件,为何不努力奋斗去达成理想呢?

我还记得,我刚开始学竹笛的时候,学得很不好,连最简单的音阶都吹不好。我学了很久,但最多也只能吹出几个音。我很清楚我自己,我不够努力,每一次老师叫我自己练的时候,我都是在另一个地方玩。我想要放弃,我觉得我学不会。在这时,我想起了《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祥子身上有种拼搏奋斗的精神,不论多苦多难,他都不放弃,不抛弃。我正是缺乏了这种精神,所以我决定向祥子学习他的这种拼搏奋斗的精神。我努力的去学竹笛,不管多难,我都要坚持下去,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学好竹笛。

我从祥子身上学会了遇到问题时应当具有拼搏奋斗的精神。无论再苦再难,都要奋斗下去,为自己的理想坚持下去,真正学会“不抛弃,不放弃”!

骆驼祥子观后感2

假期里,我读了老舍的名著——《骆驼祥子》,从而令我感触良多。

《骆驼祥子》通过一个旧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描绘了旧社会如何把一个正直、好强、善良、自食其力的洋车夫从肉体到灵魂加以毁灭的过程。祥子老实、健壮、淳朴,对生活有骆驼般的积极和坚韧的精神,他的唯一愿望就是买一辆自己的车来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后来,经过3年的省吃俭用,他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车,但没过多久,却被大兵抢走。第二次他又攒够了钱,却又被那可恶的孙侦探给怍了去。第三次,他娶了虎妞,还用虎妞的钱买了车子,本来日子过得已经很不错了,可是虎妞却又难产死了,祥子伤心欲绝,没法了,只好把车子卖了来安葬虎妞。他的唯一愿望在经过多次挫折后,终于完全破灭。他所喜爱的小福子自杀,熄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他成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的行尸走肉。

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旧社会是多么的黑暗,多么令人畏惧,竟然把人变成鬼的罪行。祥子仅仅是北京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力车夫,在社会上是不显眼的,但命运还是没有放过他,折磨好强的他,毁了他的梦想,后来沦为自甘堕落的人。

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祥子胸怀大志,勤劳节俭,为什么最终还是走投无路?为什么非把他逼上梁山不可?难道那是个不让好人有活路的社会吗?

其实祥子只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典型,他的下场就是当时社会所有无权无势的人们的下场。这让我了解到,在当时混乱的社会里,人们是过着怎样的生活。

如果祥子生活在我们这个年代,也许他就不会变成那样的“刺儿头”了,因为他最初是那样的要强、善良、正直,为了理想可以放下一切。

我们应该学习祥子最初的那种“吃得苦中苦”的精神,虽然未必“方为人上人”,但只要努力了、奋斗过了,便能问心无愧。

骆驼祥子观后感3

在这个暑假,我看了老舍先生的一个代表作《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这本书反映了老舍先生对当时社会腐败与黑暗的抨击,讲了书里的主人公“祥子”因为生性老实而惨遭当时旧社会的封建黑暗势力的虐待。

《骆驼祥子》主要讲的是“祥子”,而不是骆驼,这一点书中开篇就已经提到。祥子第一次进北平这样的大城市,他是一个乡下娃子,并没有读过书,进了北平只听别人管他叫“祥子”,而并未曾知道自己真的叫什么。

祥子初入北平,经历的不多,所以对生活抱有巨大的信心,祥子开始拉洋车,渐渐的,他有了一个想法:拥有自己的洋车——不受别人的气,不用担心“车份儿”。于是祥子勤劳坚忍,省吃俭用,一天一天的坚持着。不久,祥子终于如愿以偿,买到自己想要的一把新洋车,天天呵护备加。

然而好景不长,他在拉车途中被十来个兵捉了去当壮丁,连爱车也被没收。终于,谋划逃亡已久的祥子抓住时机成功地逃了出来,顺便救出来了几匹“同病相怜”的骆驼,找户人家把它们卖了几个钱,回了日日思念的北平,重新开始了生活,再次燃起生活的希望。而祥子的事迹在同行中渐渐传开,大家不由自主把“骆驼”和“祥子”联系到一起,于是就有了“骆驼祥子”。

同样,祥子又凭自己的力量买了一个洋车,不过他实在太不幸,辛辛苦苦的积蓄又被洗劫一空。这样的厄运反复了三次,祥子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再也无法燃起生活的信心。他最终选择了堕落,为了报复命运,他吃喝嫖赌,坑蒙拐骗,无恶不作,一次次做出令人发指,却又觉得荒唐可笑的行为。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29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