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读书读后感800字参考
他们尽管失败了,却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有着胜利者的风度,人类的这种永不言败的精神,必会代代相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老人与海读后感,欢迎查阅!
老人与海读后感1
他决心做自己一个人的英雄。
生活的种种苦恨辛酸会磨去人的棱角,岁月的流逝也会给人留下风霜,而有多少人,在这过程中一并把自己的意志和毅力消磨了?有多少人,在困境中选择了妥协,在失望中放弃了自己的执着与追求?又有多少人,在桑地亚哥老人这种境地里,选择割去鱼线,驾着船带着八十五天没有钓到鱼的耻辱回去?不,这耻辱不在于失去了鱼,而在于在软弱的驱使下在死亡与失败中选择了失败,与文中所言相反,一个人没有被摧毁,却被打败了。
真正的失败,是自己的意志,屈服了。
那些人放弃的不仅仅是鱼,而是梦想,成为一个英雄的梦想。每个人意气风发时可能有种种向往,可能想要成为一个英雄——强大,有所作为,令人仰望。可是英雄最强大的不是外在的力量。而在于他不肯放弃服输的意志。一个人想为他人所仰望,必须要自己认可自己的所作所为,这种认可也不是逆境中的一再妥协,而是知道自己所做的,不愧于英雄之名。
桑地亚哥老人没有失败,因为他的意志没有退溃,大鱼没有使他放弃,鲨鱼也没有让他绝望。他竭尽了自己的力量,最终成为了大海上仅他一人知晓的英雄。是的,他原本只是一个平凡的渔夫,可是他的身形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灵,也让多少人明白了自己失去了什么,更让我真正明白,何谓英雄。即使在书中,他只是一个人的英雄。
老人与海读后感2
书中老人与一句话让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贝多芬也曾说过类似的话:“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挫折不能使他们屈服,即使是失败。老人在面对成群结队的鲨鱼时,老人在几乎没有希望的情况下,依然下定决心用“坚定的力量和狠毒无比的心肠”与鲨鱼战斗到底,老人的勇气令我折服,面对如此毫无胜算的情况,老人依然是选择直面鲨鱼群,直面困难,老人不惜血本,动用了手头所有的东西作为武器保护自己的劳动果实,筋疲力尽的老人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先是用鱼叉,鱼叉被受伤的鲨鱼带走后就用绑在桨上的刀,刀子折了,鲨鱼依然源源不断,他依然心中充满了斗志:“只要我有桨,有短棍,有舵把,我一定要想办法去揍死他们”。虽然到最后他的战利品被鲨鱼吃光了,但是鲨鱼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即使是这样,老人也可以说已经尽自己所能,他不会后悔。我想,贝多芬也是在拥有这样的精神力量的支持下,才能在失聪的情况下依然创作出那么多绝世的篇章,成为不朽的神话吧。在生活中,就是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无论是什么样的困难,都要有毅力坚持,不断地坚持,尽自己所能,不断地超越自己。我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是失败了,但是我们却是成长了,自己变得更加的强大,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成功呢?对我们来说,每一次遇到的困难不仅不会使我们寸步难行,反而会让我们愈来愈强大,成为我们通向成功的垫脚石,每一次的挑战自我都是一次自我的一次新生。
读完这本书,我受益良多。面对前面八十四天的一无所获老人依旧始终相信自己能够有所收获,身旁善良的男孩儿在父母的要求下离开老人,老人在海洋中与大马林鱼互相僵持、互相角力,鱼叉、短棍、刀子、舵把,船桨依次作为武器与成群结队的鲨鱼战斗,老人疲惫不堪驾着小船拉着鱼头鱼骨归来的场景,一幕幕在我眼前浮现,最后汇成这样一幅画面: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与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老人的乐观、勇敢以及坚持深深感染了我,从中我也学到面对生活,要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生活充满热爱,不轻言放弃;面对困难,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不论是什么样的困难,都要认真思考,勇敢面对;面对挑战,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挑战自我,才能超越自我。
无论是与书中生活窘迫的老渔夫相比,还是与现实生活中很多生活艰难的人相比,我们的生活已经是非常舒适的了,我们更应该学会热爱生活,坚强面对生活中不期而遇的种种困难,在今后的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都要向《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学习他的坚强与对生活的热爱,迎难而上。
老人与海读后感3
读完《老人与海》,我不禁为这样一个具有如此顽强意念老渔夫所震撼,闭上眼,眼前浮现的是浪黑风高的夜,月光下,一艘绑着硕大马林鱼的小船艰难前行着。与鲨鱼们殊死搏斗过后体力透支的老渔夫桑提亚哥紧紧地盯着海面,警惕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
作者海明威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勇气十足、不屈不挠、热爱生活、勇于面对不惧怕失败、渴望胜利的老渔夫形象。他坚强的意志与不屈的灵魂吸引了我。这位古巴老渔夫在接连几十天没有捕到鱼的情况下出海远行经过不懈努力,几天几夜的周旋最终制服了一天异常巨大的大马林鱼。他把鱼绑在船边,却因此引来一批又一批的鲨鱼陆续赶到。老渔夫当然没有因此而吓倒,毅然与这些冷血的侵略者战斗。在几次鲨鱼的进攻之后,大马林鱼的肉已经被吃掉了一大半。更可悲的是,当他回到海港时,大马林鱼基本只剩下一副骨架了。最终老人还是一无所有。
是什么支撑着老渔夫几天几夜与大马林鱼周旋;是什么支撑着老渔夫用鱼叉,后来竟用船奖、木棒甚至船舵把迎接鲨鱼的一次次进攻?是老人坚强的意念、不屈的灵魂,在经历了一次次磨难后还是毫不动摇的坚持:例如与大马林鱼周旋了几天几夜,身体疲乏,后来发现上钩的竟是一条身躯大过鱼船数倍的大家伙时他也知道要取胜希望渺茫却还是硬要坚持;例如大马林鱼泡在海水中,血腥味引来了鲨鱼,老人没有放弃自己的猎物,用各种“武器”与之战斗;又例如大马林鱼的肉最终还是被吃光了,但他还是把鱼骨架带回了渔港……老人上岸后每走几步就要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可见他此行吃尽了苦头,能这样的坚持下来真是不可思议。我惊叹老渔夫虽然年纪已经大了,身上也有伤,但面对鲨鱼这样如此凶悍的对手,没有退缩还坚持战斗直到把他们打败。
为了生活,为了目标凭借坚定的信念在这片他赖以生存的蔚蓝的大海上写下部不朽诗篇。 老人对“美好”的追求也是显而易见的,对生活:他虽然一无所有,还是尽力生存,在连续几十天捕不到鱼的情况下毅然出海,在最终未能有所获的情况下也没有一蹶不振。对生命:他面对目标不懈追求,面对成功不断努力,面对威胁勇敢拼搏,就连老人做梦也会梦到雄师,这也表明了老人对青壮年的渴望,对生命的辉煌时期的渴望。 虽然捕鱼最后的结果不如人意,一切也都成了回忆,但老人此行也并非不值。他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证明了自己乃至人类不可磨灭的意志和对理想不懈追求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