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读后感1500字5篇(2)
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多一些主教这样的人,那些恶性的事件就会减少很多。对待别人时宽容一点,事情的结果会,截然不同。
《悲惨世界》读后感3
世间一切不幸,雨果统称为苦难。人类漫长的苦难历程中,无数灵魂堕落了,丢失在无边的黑暗海洋中,而最为悲惨的是那里没有援救。
我一直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本无善恶之分,生命原本为爱而生。
《悲惨世界》中,冉·阿让原本是一个诚实的安分守己的劳动工人,一直帮助贫困的姐姐抚养七个可怜的孩子,为了不让孩子忍饥挨饿,不惜偷取面包维持他们的生存。此举虽不正确,但却足以证明他足够善良,他的生命本应闪耀善良的光辉。 世人皆善,奈何生命卑微,很多人无以为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试想,假使我们正遭受着饥饿的迫害,生命垂危,我们能以微弱的良知和廉耻心去对抗人类与生俱来的强大的求生本能吗?无温饱,何以知廉耻?
人类之所以渺小,就在于无法穿越或者说是很难穿越苦难,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局限。很多时候,我们做错事甚至做坏事,并不是我们情愿的,一定是受外界逼迫,不得不为,而一旦这种受逼迫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和拯救,成为习惯,灵魂一再堕落,便造就了所谓的坏人。
雨果在《悲惨世界》的序中指出:“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是贫穷逼
迫冉·阿让去偷去面包以救济饥饿的外甥,最终被判处19年苦役。刑满释放后,又因持黄色身份而受到歧视,无法生存,所有这一切导致冉·阿让开始盲目地对社会进行报复。是背叛和歧视残害着苏婷,出卖自己的灵肉以维持私生女儿的生存。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的一生是苦难的,而造成其苦难的根源无疑便是社会,是因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以及无人救赎的社会现状。
《悲惨世界》之所以厚重,之所以伟大,根本在于他深刻揭示并讽刺的正是这种悲惨的社会现状所导致的人性的扭曲。如若《悲惨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冉·阿让在承受社会各方面带给他的压迫后,仍无一丝一毫怨恨,一心向善,难免会让我们觉得主人公不食人间烟火,无血无肉,无爱憎,是一个圣人而不是凡人,多少会有些不真实。
人终究是人,我们甚至无法保证自己在苦难中仍然保持善良的姿态,何以强求他人没有仇恨、幽怨,一心向善,守护住他们自己的灵魂?我们能做的就是原谅和救赎,救赎苦难的灵魂。
冉·阿让在刑满释放,寻找安身之处而被几乎所有人拒之门外后,推开了当地受人尊敬的主教大人米利埃的家门,好心的主教收留他过夜,在他偷走主教大人的银器并被逮捕后,主教仍替他辩解,最终幸免被捕。此时,冉·阿让善良的本性已经被唤醒,他自己也相信,他不再是以前的那个人了,他的心已经完全改变了。只是19年的监狱生活早已把他对社会法律的仇恨转化为对整个社会的仇恨,包括对一切善良,无辜,公正的抗拒和仇恨,他还无法接受这种与他所下决心完全相反的良心的觉醒。而在抢了小瑞尔威的四十个苏后,内心的矛盾终于爆发,他看到自己以往的丑陋并勇敢接受自己灵魂上的觉醒。
至此以后,冉·阿让洗心革面,在神父的启示下,改名换姓,当上了市长,乐善好施,仁爱宽厚,兴办福利,收养了苏汀可怜的女儿珂赛特,感化了冷酷顽固的警探贾维,拯救了珂赛特的情人革命青年马吕斯,最终带着赎罪的爱离开人世。
正是原谅和救赎,给了苦难中的人们光明和希望,甚至支撑起一个个柔弱的善良的灵魂,而一旦这些灵魂从苦难的污秽中超脱出来,微弱的救赎的光芒就会再亮一些,照耀到更多黑暗的不为人知的角落。
但愿苦难中,救赎都在。
《悲惨世界》读后感4
这是法国著名文豪雨果的最著名的小说,所以它无疑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凡事都有其因,基本都是因为由某件事情激发而引起的,我看这本书当然也不例外。它躺在我们家已经有很久了,但是我一直没想起来看。今年音乐会上合唱《Do You Hear People Singing》让我想起了这本书,所以在看完所有手头的书以后,我拿起了这本书。
《悲惨世界》,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一个无比催人泪下的悲剧,但是我却觉得,这更像是一片喜剧,在表现出了社会最黑暗的一面的同时,也像我们展示了一个最不可思议,而又最感人的故事。
法国大革命前的监狱,简直就是地狱一般,进去的犯人,基本不会出来,出来的,也不会有新生活了,因为那张黄色的护照,会伴随他们一生。但是冉阿让是个例外。“你自由了!”沙威的一声吼声,冉阿让终于走出监狱,但别忘了他带着他那张黄色的护照。此时此刻,迪涅城的主教正在给穷人们发放钱财,他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给穷人们最宽厚的待遇。好像冉阿让的命运终究会和迪涅主教有条十字路口的交叉。冉阿让到了迪涅以后无地容身,但是他经别人指示敲开了主教的那扇门,在一顿很好的待遇以后,他偷走了主角的银器,当夜走了。但是他很快被抓回来,虽然他自己说那些银器是“那个富商”送给他的,但是警察们当然不信。他被押回主教那里去时,他才得知昨晚他住在了主教的家里。他本以为又是十九年的苦役等着他,可迪涅主教居然承认了那些银器是送给他的,并又送了他一对银烛台,把警察们打发走了。“不要忘记你我的约定,做一个诚实的人”,临走之前,这句话改变了冉阿让的一生。
又是十年过去了,一位马德兰市长出现了,他振兴了一整座城市的商业,救济穷人,受到了大家的认可,接着他收留了芳汀,一位落魄的女孩,接着是抬起千斤重的马车,救了割风伯伯一命,大家太赞叹于他的才能,而忘记了查他的护照。他当上了市长,但是随即传来了迪涅主教去世的消息,他穿上丧服,为迪涅主教守丧,大家更尊重他了,但谁也不知道,他就是冉阿让。
后来他的命运几经转折,当地法庭称找到了潜逃多年的苦役犯冉阿让,但马德兰市长不愿再假装,投案自首了。但当天他再次越狱,因为芳汀不治身亡,他找到了芳汀的女儿柯赛特,用重金赎回,从此开始隐居。但是沙威和他毕竟是老冤家,不停的找他麻烦,直到法国大革命。沙威想做一名间谍,但是被那些年轻人们发现了,关了起来。年轻人们允许冉阿让终结他的性命,但是冉阿让放了他,并投身于革命当中。他从血战种抗出了和柯赛特相爱的年轻人马吕斯,并冒着生命危险将马吕斯送到了安全的地方。一向忠于职守的沙威这次放了他,但是却陷入了极度的纠结之中。
他意识到了自己是多么的黑暗,多么的机械化。他一直认为苦役犯永远都是苦役犯,他们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他们永远都是野兽,永远都是骗子。而他一直认为自己,还有所有的警察都是至高无上的,都是真正的好人,而抓住那些苦役犯永远是他们的职责。但是然阿让却让他的头脑中第一次出现了人性化的东西,冉阿让三番几次地得到能一下了结他的机会,但是然阿让并没有这么做,他几次都放过了沙威,还说他们之间没有仇恨,甚至赞扬了沙威忠于职守的精神。他又一次将冉阿让和自己对比,发现曾经的自己是多么的错误,他曾说,他沙威与犯人不共戴天,他曾认为法律至高无上,但是他刚刚放过了冉阿让,竟然让一个犯人的地位提升到了法律之上,这是他沙威无论如何也不能容忍的。但是刚刚他放过冉阿让又是为什么?为什么它能容忍自己放过冉阿让,作出如此的举动?他不能再考虑这些事情了……他跳河自杀了。
这是一个罪犯的救赎,一个苦役犯的转变。最后,在这一生的挣扎之后,看着柯赛特幸福的生活,冉阿让安详地死去了,手指着天:“我已经有了一位教父”,迪涅主教。
《悲惨世界》读后感5
一场悲剧的开始,注定有平凡和不平凡的角色出现。而一个苦役犯用一双平凡的手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不平凡的世界。人们总是为了生而活着,而他却总是在为了死而做准备。他是一个大写的人,他——冉阿让,把自己的人生之旅走得那么漂亮,让我敬佩。
人生的悲惨莫过于此,从小就失去双亲,失去自己心灵的港湾;人生的悲惨莫过于此,独自承担起全家的重担,但还是前途迷茫,毫无出路;人生的悲剧莫过于此,只为了让自己的家人不至于饿死,只是为了一块面包,他就被判了罪,做了苦役犯十九年;人生的悲剧莫过于此,自己想要重新改过,但却没有一个可以领情的人,没有一个支持自己的人。可,这些,都让这个叫冉阿让的苦役犯人经历了,但在这悲惨的命运前,他决不低头,他要挺起胸膛,不在乎别人异样的眼光,堂堂正正的往前走,直至走到生命的尽头。
他的悲惨我经历的不及万分之一,他的痛苦我感受到的不及亿分之一,他的悲惨会让我潸然泪下,但转而回想,又让我释怀,没有这些磨难,怎能磨平他心中的怨;没有这些挫折,怎能挫掉他的傲气;没有这些坎坷,怎能让他辉煌地走过他的人生之旅;没有这些悲惨,怎能成就一个大写的人。正是这些苦难造就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他爱人民,而人民却不爱他,但他却又不能反过来怨人民,所以只能人民怨他,而他只能为人民默默付出,一切的苦难他只想让他一个人承受,这怎么不是一个大丈夫该有的气节,这气节怎不能让我们敬佩?
正所谓苦海无涯,回头是岸,是的,这句话在冉阿让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请问,你知道一个人变坏需要多久吗?是的,很快。那再问,一个人变好要多久呢?答案不唯一,但冉阿让却找到了自己的答案。进狱后,他精神漠然,麻木,总想着不劳而获,但是在德拉马若主教的指导下,逐步从寒冷走向温暖,终于会流下忏悔的眼泪,他是好样的,我们应该要改变,我们要学会变得更好。
有责任心,有担当是他的魂。当尚马秋被误会是当年的苦役犯冉阿让时,他饱受痛苦,一边是对芳汀的照顾不知怎么办,一边又对别人为自己接受法律的制裁而难受,他陷入两难的痛苦中,但最后他还是毅然决然地站出来,指出该被抓的人应该是自己,而不是别人,他的行为使我为他折服,他堂堂一个市长,他本可以安心地过个好日子,但是他还是站了出来,这才是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才干得出来。当他答应芳汀要帮助她找女儿时,他尽心尽力地去办这件事,甚至不惜花费大量的钱财,因为他觉得这已变成他责任的一部分,他必须要做到,最后她的女儿——柯塞特因而能幸福地生活。他这样做,这是他纯洁的灵魂的表现,他值得我们学习。
有同情心,爱帮助别人是他的血。当别人无羞耻地向他索取钱财时,他毅然决地拿出钱财来送绐别人,他想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来帮助別人,他想要给世界多一点温暖、多一点爱,他希望这个世界能变得更美好,我觉得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美好的人,才能无私地给世界美好。
宽容大量是他的心。他的宽容一刻不停地在工作,正如他那一颗鲜红、一直在跳动的心,世间因他而光明。当沙威一直视他为眼中盯、肉中刺时,一直明目张胆地伤害他,一直想方设法地除掉他,但冉阿让根本就不计较,也不记仇,最后在沙威生死一线的时候还出手救了他,他的宽容感动了沙威,令沙威最后迷途知返。都说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广阔的却是人心,是的,宽容的心可以感化一切邪恶,让邪恶之神永不复存在吧。
人生苦短暮晚时。虽然冉阿让最后逝去,是的,最后他的身体是逝去了,但永远逝不去的是他那纯洁无比的灵魂,逝不去的是他留给这世界的美好和温暖,逝不去的是他给这困难人们心灵上的慰藉,他终究是一个大写的人,我为他而感到自豪,他永远会活在人们心中,永不逝去。
悲惨世界读后感1500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