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第五章读后感800字参考(2)
古代文学家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江姐他们的死是比泰山还重,是为了我们国家的兴始存亡,我们都要和他们一样坚贞不屈,无论遇到多大困难,也永不低头!
红岩读后感4
转眼又到了开学时候。学校门口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哪个孩子不是被大人牵着手来到学校呢?那个孩子不是在家长温和的目光下一蹦一跳跑进学校呢?看到这些快乐的影子,我想起了前几天阅读的《红岩》,想起了那个可爱的小萝卜头他如果也能像现在的孩子们一样能幸福的上学该多好啊&&
飞吧,你飞吧!我仿佛听到了生活在白公馆的小萝卜头稚嫩的童声,仿佛看到了他踮起脚尖趴在栏杆上目送蝴蝶的身影愈飞俞远。他向往自由,从小就被关押在白宫馆里,陪伴着没有呼吸过自由空气的人们,他的天真可爱,童真童趣,充分显现出了一个孩童对自由的向往,对胜利的渴望还记得他画的那张并不高明却又气势很大的天空吗?那样广阔,那样饱满外界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呢?而他又是那么的善良,在白公馆里的生活,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买下了多少恐怖的阴影啊!但是当他有机会出去的时候,却舍不得这些白公馆里的那些朋友们了我才不想走哩!幼年的经历让他比同龄人要成熟,他经受的心理上痛苦的折磨,都是多么难熬啊!那不寻常童年生活,是我们所体会不到的。
我十分佩服华子良。多少年来,他为了骗取敌人的信任,装疯卖傻,瞒过了多少狡猾的特务。他被多少人误解、嘲笑,说他是懦夫、胆小鬼,但他没有退缩,一直在坚持,为了胜利,为了帮助共产党人逃出白公馆,他一次又一次地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情报。为了迷惑敌人,他过着非人的生活,还要做最苦最累的工作,无时无刻不在危险之中。这何尝不是一种精神上的巨人呢?他的坚强和智慧,不畏艰难不断追求自由胜利的精神,何尝不是一种伟大呢?记得在结尾部分,他被敌人带走,又带着解放军回来解救突围的人们,他是坚强的,是富有智慧的,执着的坚持了那么久,这种精神是我所敬佩的。
还记得江姐吗?她是本书描写的重要人物。从手指上被铁笔磨伤的痕迹,到监狱里被特务虐待的血印,处处显现着她的坚强不屈,勇敢担当;从知道丈夫死讯后脸上的泪痕,到看到监狱之花出生时的喜悦,处处显现着她的柔情善良,温温母爱。全书用不同的角度,完整的描绘出了一个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江姐,一个让读者敬佩的江姐。
有一种精神叫爱国,有一种性格叫坚强,有一种执着叫坚持,不屈服,不退缩,不做叛徒,只为胜利和自由努力。在那样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拥有红色革命精神是多么可贵!冉冉升起的红色不会逝去,将永远照耀在祖国大地上,照耀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红岩读后感5
红火的年代,赤胆的忠心,革命者那穿透一切的目光,这是我怀着热血沸腾的心情读完了《红岩》之后,脑海中始终不断浮现出来的情境。
《红岩》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共产党的热血和火一般的革命热情,这深深地吸引住了我。他们都有着共同的信念,共同的感情,和永不畏惧敌人的精神,他们用鲜血染红了旗帜,也染红了我的内心。
读《红岩》,不像电视上热播的那些战争片,地下党每次都会化险为夷,每次都会简简单单取得胜利。或许像《红岩》这样才算是真正的革命,只有付出和牺牲才能换来最后的胜利;或许这就是共产党真正的精神,为了实现心中最美好的心愿,他们早已将生死置于度外。
在这些英雄当中,令我最佩服和崇拜的,唯有江姐了,她身上散发出的是那种永不屈服,坚持不懈的革命精神让我们感动。她一心为着共产党效力,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革命。
深沉的暗夜,瑟瑟的寒风,还有那摊满刑器的刑讯室里,愤怒的吼声不断地响起··· ···
面对这一切,江姐的脸上是充满信心的刚毅神情,她相信革命会取得胜利。她让敌人从恐怖的狞笑声变成绝望的吼叫声。
“还是不说?!钉!”
一根竹签对准江姐的手指··· ···顿时血水飞溅。 一根!两根!··· ···竹签深深地撕裂着她的血肉。
还有一阵又一阵令人心悸的泼水声时不时响起。
然而,除了敌人魔鬼般的咆哮,江姐没有任何的声音,甚至没有一丝丝的呻吟,那可是十指连心的痛啊!江姐强大的意志竟然能够忍下来,那是因为“竹签子是竹做的,而共产党员的意志是坚硬的钢铁铸成的!”
这样的意志没有人能不佩服的,我也想象过这样的情景如果出现在我的生活中,我会怎么去做,可是,我想我是不可能像江姐一样坚强不屈,永不低头的,我是做不到的。
还有另一个共产党也一样让我非常敬佩。他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哪怕变成鬼也要让敌人丧命的人,他就是“老许”,自始至终形象都是那么高大的许云峰。在山城即将解放的时刻,在敌人的狰狞面孔和死亡面前,他毫无畏惧之色。他平淡地说过:“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
是他们这些英雄,带领亿万中国人民脱离贫困和痛苦,走向光明,告诉世人,是共产党救了中国人民!是中国共产党,驾驶着新中国的大船,满载着信心和希望,沿着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扬帆起航,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