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读后感 > 名著读后感 >

名著童年的读后感参考(2)

涵樱分享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阿廖沙度过了他的童年,并在苦难与磨练中逐渐成长为一个正直、坚强、勇敢、善良的人。

读完了《童年》,我感受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人民生活中的黑暗与光明,在他们带着一丝悲剧色彩的生活中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人民的巨大力量。同时,我也感受到自己生活的幸福,在这样比阿廖沙小时候不知好多少倍的生活与学习环境里,我应当努力学习并时刻心存感激。

童年读后感4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童年》。书中小主人公阿廖沙的生活环境让人心酸。他3岁时,父亲病故,母亲带他回了娘家。可惜外公是个自私、贪婪而又专横的小业主,这里充满了仇恨,笼罩着浓厚的小市民习气,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他残酷的剥削雇工,放高利贷,但后来破产了以至于贫困潦倒。可怜的母亲改嫁之后,生病而死,十一岁的他被外公残忍地赶出了家门,从此还是一个孩子的他,只得在社会上自谋生路……

我读完之后,不禁为他而感到担心,俗话说: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里,高尔基会不会变得坏起来?但通过阅读后,我知道了结果并不是这样。他的外祖父家里并不是没有一个心地善良的人,这个善良的人给了我最深的印象。高尔基后来写过:“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她——一个既不怕外祖父,又不怕树妖的女人——作为阿廖沙的一盏明灯,把他拉扯大的女人——阿廖沙的外祖母,给予了他无私的爱。如果当时,他的外祖母也像其他人那样地对待他,整天折磨他,那么,高尔基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成就。可见,爱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高尔基就是因为爱,因为他外祖母对他的影响,因为对生活充满希望,因为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展望,最终成为了一个著名的作家。

爱是什么?爱是温暖的春风,它能融化人们心中的冰雪;爱是温柔的双手,它能抚平人们心中的累累伤痕;爱如空气一般,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却能够弥漫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带给每一个人。这些就是爱,是无形化为有形的帮助。只有我们愿意给予别人帮助,给予别人无私的爱,那么,你也会获得无私的回报,爱之链就将永远的传下去,永不停止。

童年读后感5

许多人的童年都是美好的,它代表着快乐和幸福。童年如同快乐的天使,七彩的大树,欢畅的小溪,伴着每一个人长大。

暑假里我阅读了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让我深有感触。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和现在我们的童年有着天壤之别,阿廖沙三岁时父亲病故,随外婆、母亲来到染坊主外公家中。认识了贪婪的两个舅舅,一个叫雅科夫,一个叫米哈伊洛。还有年轻的帮工“小茨冈”,阿廖沙和他是最好的朋友,他却最终被活活压死在十字架下。还认识了两个舅舅的儿子,他俩都叫萨莎。后来她母亲改嫁,但是最后病故了。外婆、外公闹得分开用钱,最后外公将11岁的阿辽沙赶出家门,让他独自去世界闯荡了,在外公家中他也没少受过毒打,甚至连母亲也打过他。

的确,阿廖沙的童年非常悲惨,让人可怜,而我们的童年却是五彩缤纷的。现在许多人的童年都是丰衣足食,幸福快乐,许多事情都不管,作文s丝毫没有烦恼和担心,甚至连无忧无虑都无法来形容。现在,我们的童年和阿廖沙的童年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两者之间的差别简单来说一个就是天堂,而另一个则是地狱。

许多和阿廖沙同龄的人几乎不知道什么是打,什么又是骂。天天生活在长辈的溺爱中,就连理个一铅笔盒都要别人帮忙,要是自己理一个书包都不知道要理多久呢!他们都不知道用拳头打,和用鞭子抽都是些什么滋味。

现在的童年生活和那时的差别太大。比如我喜欢看书,一个星期不往书店跑一次,都不知道找哪本书看了。什么电瓶车、汽车,只要抽出空来很快便能到达书店,而家中书橱里还有几本书我还没有碰过呢。和阿廖沙比起来,那时就算他想看书也很难弄到书,若不是他偷拿了母亲一个卢布,他还要靠捡木料、卖木料,过很久才能弄到一本《鲁滨逊漂流记》呢!

还比如,现在到处都是面包店,面包五花八门、口味众多,可以制作面包的调味料也多的出奇。可以说,现在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面包,而且想吃啥味的马上就能买到。而在那个时候,最好、最妙的面包就是白面包了。

我想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不能因为美好而冲乱头脑、奢华至极,而是要有“居安思危”类似的习惯。现在,我们要强健身体、努力学习,为我们祖国未来的建设添砖加瓦。祝大家的童年开心快乐!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3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