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读后感 > 读后感600字 >

西游记取经读后感600字(2)

戴衔分享

沙僧为人忠厚老实,总是默默无闻的做着自己该做的事,忠心耿耿的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从无半点怨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像沙僧一样,学习他那忠心耿耿,做事认真,任劳任怨,毫无怨言的精神。

读了《西游记》这部小说之后,我有很大的感想,他让我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辉煌成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以真诚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人,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以积极向上,百折不挠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与挫折,以稳重、沉着、临危不惧、从容不迫的态度去解决生活中的小困难,不要被一点困难和挫折所吓倒。

看了我的心得体会之后,相信大家也一定尝到读书的乐趣了吧!那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多读书,读好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得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行动起来吧!读一本好书,将会使我们获益匪浅而受益终生。

西游记读后感4

《西游日记》其实并不长,几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把它读完。但是,阅读的过程中,你会发现里面的文字是如此的直击人心。你会看到自己的影子在那个世界中挣扎,也会看到现实的社会和那个世界相互重叠。或许,这就是今何在想要得到的效果,一个原本虚幻却又透露着真实的世界,一群虚构却又真实的人物。

阔别十二年后,今何在总算是推出了这个新作品。他延续了《悟空传》的叙述方式,以《西游记》为背景,诠释了我们心中那不甘屈服、不甘被束缚的愿望和意念。但是,我个人认为,《西游日记》并没有做出相应的突破。

首先,就人文内涵而言,今何在并未将其反统治、反压迫的思想进行升华,而是一味的延续。甚至在某些程度上,还不如《悟空传》那么震撼人心、荡气回肠。

其次,《西游日记》和《悟空传》都在结局处进行留白,让读者看到了一种不是结局的结局。尤其是《西游日记》里孙悟空到最后既没有成佛,也没有和他昔日的敌人进行决战,令我疑惑不解。

但是,总体而言,我还是喜欢这部小说的,喜欢它讲述的故事;喜欢它里面的人物;喜欢唐僧的智慧;喜欢猪八戒和白骨精的深情;喜欢牛魔王的执拗;喜欢罗刹的坚持;喜欢孙悟空离开时,菩提老祖咏唱的那几句偈语;喜欢金蝉子语出惊人的话语。

菩提老祖的那几句偈语,其实正是孙悟空的一生。

天地何用?不能席被。风月何用?不能饮食。

纤尘何用?万物其中。变化何用?道法自成。

面壁何用?不见滔滔。棒喝何用?一头大包。

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骄。

孙悟空象征着生灵的勇气,正因为如此,他才能统领群妖,和天庭作斗争。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上古时期的豪侠风骨。自古以来,侠以武犯禁,一旦被束缚、被压迫,即可揭竿而起。诸神之战后的花果山见证了这种风骨。

唐僧象征着生灵的智慧,正因为如此,他才能看破所谓的神和妖,看破所谓的秩序,看破所谓的统治。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士的谋略。自古以来,士以文乱法。所以,他的前世金蝉子并没有掀起烽烟,只是和如来的赌斗中毁尽了修行。他妄图用智慧去更改现有的统治和秩序,还生灵以自由。在这一点上,他和孙悟空是如此的相似。但是,结局注定是失败的,无论他是金蝉子,还是唐三藏。

猪八戒象征着生灵的情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始终如一的坚守对月神的爱,不论他是天蓬元帅,还是猪八戒。

沙僧象征着生灵的妥协,正因为如此,他才是最可悲的人,他不知道什么是改变,什么是反抗,什么是自由,什么是梦想。但是,现实中最多的往往就是这类人。他们妥协,他们服从,他们低头.......这就是芸芸众生。

神是这个世界的统治者,而妖则是不被神统治的生灵。换句话说,神是统治阶级,妖是反抗者。所以,生灵一旦拥有了反抗的勇气、看破的智慧和独立的情感,便是妖。所以,孙悟空统领群妖是罪孽,金蝉子质疑如来是罪孽,天蓬元帅扶起自己所爱的人是罪孽........

一切皆来自统治阶层对于不可掌控的事物的恐惧。

而我们的人生也需要一场西游,去见证自己,看清自己,正如菩提老祖拍手笑道:“梦不醒之人,看不穿之人,惊不觉之人,痴不迷之人,疯不狂之人,尽数来此,再续西游,岂不快哉!”

西游记读后感5

提起《西游记》,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着之一,作者相传是吴承恩,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书中孙悟空这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西游记》不仅内容极其丰富,故事情节完整严谨,而且人物塑造鲜活、丰满,想象多姿多彩,语言也朴实通达。更为重要的是,《西游记》在思想境界、艺术境界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谓集大成者。

记得第一次接触她是上小学三年级时,那时家里刚刚买彩电回来,那段时间刚好在播放西游记。那时候对她,我可谓如醉如痴。放学后总是喜欢和小伙伴们托到比较晚回家的我,一放学就飞快都往家里赶,只为观看几集。当时最喜欢的角色是极富正义感的孙悟空,羡慕他拥有七十二变的法术,敬佩他不畏妖魔鬼怪,总能在关键时候排除万难。于是便暗暗的在我幼小的心灵下种下了一个梦——如果我也有七十二变的法力,我就可以在上课的时候把老师给变没了,等下课的时候又把老师变回来;考试的时候,我就把正确答案变到大家的卷子上,这样大家就能都考得100分了……最讨厌的是猪八戒,因为感觉他是一个好吃懒做、贪财好色、相貌很丑的讨厌鬼。

可能是年龄渐渐变大的原因吧!往后陆陆续续的出现了许多的版本,什么《西游记前传》、《西游记后传》、《大话西游》等等,都一一看过,总觉得不及那版经典、耐看。于是便重复看了好几遍,而感悟也随时间的冲洗有了很大的改变。融入生活,细细品味。在取经之前,悟空的脾气个性就像青春期的我们,不想也不甘在一条条框框架架下成长,于是叛逆的我们便成了神仙(家长老师)眼中的“坏孩子”。而八戒则是我们对爱情懵懂的表现,一旦触碰被玉皇大帝(老师家长)发现,后果“不堪设想”。好奇害死猫,当还是身为卷帘大将的沙僧,耐不住对宝灯的好奇与诱惑而犯下大错,这不正是我们对许多比如网络虚拟世界的盲目“探索”吗?

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个插曲,也是最让人怀念的一段往事。可是生活却是一位严厉的老者,它永远不会让你“为所欲为”。随着时间的流逝,观音菩萨特意的安排,让这曾经毫不相干的四个人聚在一起,共同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朝着一个目标——到达西天,取得真经而努力。经过生活的“洗礼”,九九八十一难足以磨掉他们最初的棱角了,最终他们修成正果,成为大家都认可的人。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读经典名着,品百味人生。希望生活不要将曾经所谓的“坏孩子”,毫不犹豫地同化成一个模板!


西游记取经读后感600字相关文章:

初中西游记读后感600字

《西游记》读后感700字范文7篇

初中西游记读后感800字

西游记读后感800字初中参考

初中读后感范文600字5篇

《西游记》读后感200字精选5篇

一千零一夜读后感600字左右

初三艾青诗选读后感600字左右6篇

艾青诗选读后感600字范文初二

2020艾青诗选读后感600字左右5篇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3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