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德后感800字
传统美德的内容可谓博大精深,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归纳起来,笔者认为可以分为“ 修身”、“ 齐家”、“ 治国”三个方面。这也包含了个体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期待和要求,希望可以达到共同的追求。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华美德的读后感,希望能帮到各位。
中华美德读后感1
记得肖复兴说过“读书,可以寻找一块洁净地的宿营地,能安置我们的灵魂,可以寻找一方明亮清澈的夜空,让我们的梦能毫无顾忌的尽情的飞翔。”这段时间以来,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华美德故事》。我觉得其中《孔子好学不倦》的故事,对我的启发教育特别深.
这个故事介绍了孔子的好学精神:孔子60岁了,还要拜师学琴.他学琴与别人不同,别人总是迫不急待地要求学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学两三天,可是孔子学一首曲子埋头一练就是十天.明明已经熟练了,可还是不肯换新曲子.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孔子不但要把曲子练熟,而且还要通过曲子旋律来揣摩出曲子的精髓和主人公的人品、人性、精神甚至外貌.孔子的好学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的老师.
想想自己,我感到非常惭愧.有一次,在家里做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时遇到了一个难题,怎么也想不出该怎么做.这时,我想干脆明天早上到学校看其他同学是怎么写的,把答案一抄不就完事了吗?第二天晚上作业发下来,我得了优秀.老师还表扬了我.可是,现在翻开作业本一看,好像优秀上多了个黑点,今天读子孔子的故事,让我又想起了这件事,对待学习要认真,碰到困难要虚心向老师请教.
故事里的子路,他为了孝敬亲人,家里没了米,他的爸爸妈妈都想吃米饭,子路就想办法,最后想出来去亲戚家借大米,但是到亲戚家要翻十几座山才能到达,而他一心想让家人吃上米饭,不怕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地点。亲戚给子路一袋大米,这时的子路也没有忘记跟亲戚告别,到了家里,看着家人津津有味吃着米饭,而他却忘记了疲倦,另据夸他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这种孝敬亲人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我回忆就因为奶奶说我写作业慢,对奶奶大吼的情形,真让我羞愧不已,想想自己一时的冲动。想想自己平时和同伴的交流,都是一句“喂”开头,来代表别人的称呼,真的很不礼貌哦!故事里的子路借到米回家都不忘和亲戚告别的情形,一直闪现在我的眼前。真不亏是孔子的学生,与子路相比,我真是太不应该了。所谓不成材,先成人这句名言用在此,刚好适合。里面还有雷锋的乐于助人,尊敬师长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从现在开始我也要做一个孝敬长辈,乐于助人的人。
中华美德读后感2
今天,我读了学校下发的中华美德故事,读完后,使我大有感触,让我懂得了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磨杵成针》。李白以前总是不好好读书,可是有一天,李白遇到了一位老奶奶,她正在把一根很粗的铁杵磨成一根细针,李白看了十分震憾,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从此,他发愤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了一名伟大的诗人。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心中为之一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老奶奶真有毅力要把这么粗的铁杵磨成一根细细的绣花针。我心想:既然铁杵都能磨成针,那么我们生活中的小事又算什么呢?看看这个故事,在对比生活中的自己,我自叹不如。
记得有一次,我要参加钢琴七级的考试,可是,由于以前我一直忙于做功课,没有时间弹钢琴,即使我有空,也懒得弹,所以离考试只有几个星期了,我还弹得疙疙瘩瘩,一点也不熟。面对老师的责备,父母的唠叨,我下定决心要每天练琴,把曲子弹熟。从那一刻开始,即使功课做得再晚再累,我都要坚持每天弹几小时琴,经过我不懈的努力,终于通过了钢琴七级考试。
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这个品质将使我终身受益匪浅。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卧薪尝胆》一文。文中的主人公,越国国君勾践,为了报仇,从皇宫里搬了出来,搬到了一个又破又烂的小茅屋里。屋顶上垂下一颗大苦胆,每天尝一口苦胆的味道,过着穷苦清淡的日子,用以锻炼自己的意志,不忘过去的耻辱。与国人们同心协力,经过了十年的强政励治,推动了国家各方面的能力,振大了势力,终于打败了吴国。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做事要有恒心,要有毅力,刻苦自励,发奋图强,才能战胜困难打败困难。在生活中,我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有一次,我在弹钢琴,那首曲子音很多,我刚弹到一半,手就又酸又痛,简直不能动了。那一瞬间我真的想放弃算了,可我突然想到了平时老师常对我们说,做事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坚持到底,就可以取得成功!于是我忍耐着酸痛,继续努力弹钢琴。终于,我在钢琴老师那里通过了这首曲子。我为自己的小小成功而欣喜不已。
从这次事件中,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做事有恒心有毅力的重要性。让我明白了,只要刻苦努力,坚持不放弃,有恒心有毅力,最终都可以成功!所以,我们要向文中主人公学习,用自己的恒心自己的毅力,到达成功的彼岸!
中华美德读后感3
中华五千年的美德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我们伟大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前几天,我阅读了《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讲述了许多名人的美德故事,使我爱不释手,没几天我就看完了。
这本书分为八个篇章,分别是:爱国篇、自强篇、正直篇、勤学篇、友爱篇、诚信篇、机智篇、重孝篇。每个篇章里的每一个故事都蕴涵着一个通俗易懂的名人美德,其中的许多故事使我深受教育,有些故事后面有阅读心得和知识链接,让我能更加容易理解故事的含义。
读了爱国篇以后,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使我非常感动,尤其是《大禹治水》这篇故事。大禹治水的时候几乎走遍了整个中国,他治水十三年,人累瘦了,腰压弯了,手指甲磨秃了,脚底下生了茧……十三年中,他三过家门而不入。据说有一次他在家门前恰逢儿子出世啼哭不止,他也没有进去看一眼。……想想自己:有时因为贪玩而耽误了学习;有时因害怕困难不敢接受挑战;有时会为自己的错误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怎能不令我脸红?我应该向大禹学习,学习他那种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毅力;学习他那种“要做就做最好的”的品性;学习他那种公而忘私的精神……
当然,屈原为国而投江;王昭君为促进两国友好,自愿嫁到匈奴;文天祥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仍忠贞不逾,宁死不屈……都给了我极大的震撼,让我一次次为他们的爱国情操折服。
《人民文学》的副主编肖复兴曾经说过:“读书,可以寻找一块洁净的宿营地,它能安置我们的灵魂,可以寻找一方明亮清澈的夜空,让我们的梦能毫无顾忌的尽情飞翔”。《中华美德故事》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一部能陪伴我们健康成长,令我们受益匪浅的经典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