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读后感 > 读后感800字 >

水浒传章回读后感800字参考(2)

涵樱分享

他们都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好汉,可这往往却不是为了他们,而是为了百姓的安宁和希望,可谁又会了解他们的一番苦心呢?有时,一百零八个好汉的命运,也会令人意想不到——

虽然,身经百战的他们屡立战功,却丝毫逃脱不了残忍的命运。奸贼当道,即使是各有千秋的他们,也同样无能为力,只能眼看他们逍遥法外。有人说,这是宋江的过错,可我却不以为然:梁山泊悲剧,并非宋江之过。梁山泊悲剧,这也是宋代的悲剧,是中国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虽然,还有些深深的遗憾,但各路英雄的宁死不屈,已将我震撼其中——

水浒传读后感4

已经是深夜了,月光柔和,四虚声音单调,只是溪泪滑落声肆虐在天地间驰骋。我独身捧着奇怪奇精奇妙的英雄传奇小说《水浒传》,津津深入地啃噬。几时后,却被梦魔生拉硬拽拖进了梦境……

“施先生!”听得背后有人唤我。

“足下有事吗?”我拱手道。

“施先生,今年科举考试的日子又到了,您不想再去考吗?”

“谢了足下,如今的官场太复杂了……我已心如止水,足下不必奉劝!”

……

我来到了泰山峰上,两手叉于背后,目光炯炯地指责着社会的凋敝,政治的腐败以及贵族的残暴,同时也看到了农民起义的风起云涌,心中无比愤慨。“时代是该由如此爱民起义壮士更新了,我要为草莽英雄树碑立传激戒他们!”不禁慨叹道。

于是嗟嗟叹叹地开始收集整理各种民际流传的资料。经多年奔波,和闭门思作,终构成了一张有口皆碑的“水浒群英谱”……

天魁星呼保义宋江梁山泊大业的核心人物和精神领袖。全身黑矮,有一与其人性相匹配的称号“及时雨”。宋江是个矛盾又复杂的人。最直接的表现,开始是要造反,后来却受招安了。“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是醉言,是宋江不满权政的造反希望,而且一度为造反奔走,到处出力打仗和招贤纳士。可是报效朝廷的信念却牵拌他造反的主思想,于是,他最终还是接受了招安,成了奸佞脚下的可悲的“忠臣”。其实,他要反对的,不是朝廷,而是腐朽的政治和贵族的猖獗。于是造成了这样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的无知而又可悲的宋江。宋江,愿为梁山反奸佞,却受朝廷假招安。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梁山泊第十三位好汉,十员步军头领第一名。人言“花和尚”是因为他背上的魅力的花绣。原名鲁达,为一名小小的军官,好见义勇为:为救被恶霸欺辱的金氏父女,单单三拳便将镇关西打得血肉模糊,一命呜呼;心细智机:打死镇关西后,他意识到要吃官司,就装作忿忿不平地骂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之后脱身而走;为人仗义:林冲在充军途中险被公差所害,幸鲁智深及至野猪林救护,方得脱险。鲁智深,打报天下不平事,后有列强还自在。

天伤星行者武松极赋传奇色彩的人物。血溅鸳鸯楼后,改为行者装扮,故人送绰号“行者武松”。他的豪侠大义形象的充实与丰满,是景阳冈打虎,狮子楼除奸,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一路杀将下来而形成的。刚强勇猛却又有细腻的一面,粗鲁蛮横也不乏诚义……时而在行动上似有意寻事生衅(快活林醉打蒋门神),时而作假象将计就计麻痹对手(十字坡遇孙二娘),时而又心计满腹(狮子楼除奸后的周密安排)。武松,疾恶如仇恨弑杀,亦有豪侠真义气。

……

“辉耀飘离土窟间,天罡地煞临世寰。言时豪气侵肌冷,语处侠风透胆寒。”梁山泊上的一百单八将,人人都是好汉,个个尽是英雄……

我要向世间呐喊我是施耐庵,《水浒》乃我所作……这是梦吗?如果是,我想永远也不会醒来。

水浒传读后感5

“赤日炎炎似火烧,田中禾粟半枯焦。农夫心中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一个颠覆时代的风暴逐渐显现,一场惊心动魄的起义正在酝酿。

我不得不说,作为中国四大名着之一的《水浒》太令人震撼了,在一瞬间,便颠覆了我长久以来对这类农民起义小说的偏见不过是官逼民反,小老百姓劫富济贫,打打杀杀的无聊小说而已。然而,细读了《水浒》全本后,我才领悟到这部巨作的精华所在。

《水浒》是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通过宋江起义这一历史故事的叙述,生动的描写了贫苦农民被迫聚义梁山,拿起武器,铤而走险进行反抗的动人画面,反映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小说前半部通过王进出逃,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林冲逼上梁山等典型事件揭示了“乱自上作”的现实反映了农民起义由小到大,有个人到集体,有无组织到有组织,最后汇成一股浩浩荡荡的起义巨流的发展过程,歌颂了像武松,阮氏三雄,吴用等一批农民英雄的形象,无情的鞭挞了以昏君和奸臣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集团的罪恶。小说的后半部,写出了起义的悲惨结局,揭示了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宋江接受招安,反映了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局限性和悲剧性。

《水浒》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其中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更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其中,黑旋风李逵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他头脑简单,直爽率真,不受礼节约束,是个真正的粗人。初上梁山,便口出狂言“便造反怕怎地,晁盖哥哥便做大宋皇帝,宋江哥哥便做小宋皇帝……杀去东京,夺去鸟位。”像大宋皇帝,小宋皇帝这类的粗话,也只有李逵才说的出口。他做事不思后果,打死殷天锡连累柴进坐牢,险些送了性命。他豪放粗犷,上阵必脱得赤条条手提两柄板斧冲锋陷阵,不为箭矢,在劫法场救宋江时,只他一人提着双斧,便为众好汉们杀出一条血路来。他忠于梁山事业,坚决反对招安。李逵不是一个大人物,论谋略比不上吴用,论武艺敌不过武松,然而,他却是一个真正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再如豹子头林冲,忍辱负重,一忍再忍,直至听得陆谦几人议论说要害了林冲去领赏。林冲忍无可忍,提刀杀了几人,上了梁山。可见,林冲上山的过程就是从懦弱到坚强,从屈辱到反抗的一个转变过程。当然,不只他们,每个好汉都有属于自己的辛酸史,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转变过程。但他们都拥有共同的对于正义平等的渴望,这也是他们能够真正聚义的原因。

《水浒》,让我们看见了那个时代人们对正义平等理想社会的无限向往,尽管,这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最后在统治者的阴谋下被摧毁了,失败了,不!它并没有失败!因为,它将侠肝义胆的英雄气概传承了下去它摇撼了陈腐的王朝同时,它如一滴水珠般,在湖面上在人民的心里激起了层层荡起的涟漪。

水浒,是一个时代的传奇,是一个时代的心声,是一个时代的引领者。他让我们领略一百零八人豪侠仗义的心声齐聚的力量,让我们听见了姗姗来迟的正义的脚步。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33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