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的守望者读后感800字二年级(2)
他们都是平凡地活着,平凡地给予着,但却孕育着不平凡的梦。
爸爸本来是一位老师,但为了我,他当起了一位双手布满铜钱味的商人。用他的汗水支撑着我们的家,给予我们一家的是安全感和幸福感。他不仅注意我的学习也很注意我的道德品行。他让我知道知识的重要性,又让我懂得知识并不是寻找幸福的唯一出路;他让我知道待人接物应有的态度,又让我懂得面对成功和失败时也要昂首向前走。
妈妈本来也是一位老板,但也为了我,他当起了我家的“家庭料理大臣”。妈妈用她的双手包办了我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给予我们一家的是舒适和温馨。她对我的教育并不比其他人少,在依稀模糊的印象中第一个握起我的手,教我识字的不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老师和爸爸,而是知识浅薄的她。
从来没有真正地跟他们说过一声谢谢,也曾没有为他们许下挚真的愿望,有的只是一声又一声的顶撞。你们无怨无悔的给予让我在两行清泪中明白了一切。谢谢您们!麦田里的守望者!无论我怎样的逃避,却始终逃不开你们那样炙热的情感。好想让您们看看我的泪,让您们明白我心里的一切。
谢谢您们!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4
据说,J·D·塞林格在写完《麦田里的守望者》并获得此书大畅销的所谓成功后,退隐到一座小山上,像小说中主人公霍尔顿理想中的那样,遁迹世外。
出读此书,总感觉书中的粗野话语分外乍眼,耐着性子往下读,却是欲罢也不能够了。从表面上看,霍尔顿不求上进,抽烟、喝酒、乱谈恋爱甚至找妓女,他满嘴粗话,张口“他妈的”,闭口“混帐”,读书不用功,简直是个糟糕透顶的“坏孩子”。然而他又有些淳朴、敏感、善良的一面。于是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种种矛盾的纠缠体。他一辈子最痛恨电影,但百无聊赖中又不得不在电影院里消磨时间;他厌恶没有爱情的性关系,却又糊里糊涂地叫来了妓女;他讨厌虚荣庸俗的女友萨丽,却又迷恋她的美色,情不自禁地与他搂搂抱抱。因此,他尽管看不惯资本主义的世道,讨厌“假摸假式”的伪君子,却只好苦闷、彷徨,用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安慰自己,自欺欺人,最后仍不免对现实社会妥协,成不了真正的叛逆,这可以说是作者和他笔下人物霍尔顿的悲剧所在。
“你永远找不到一个舒服、宁静的地方,因为这样的地方并不存在!”霍尔顿迫切希望寻找到一片净土,那里没有“假模假式”的人和事不用跟任何人讲废话,然而只要人活着,就不得不受到社会的影响,不得不在虚伪中存活。资本主义利己主义的信条是:“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而在作者眼中,人活着除了物质生活以外,还要有精神生活,而且精神生活往往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
有时在想,究竟以怎样的方式生活才能更好的释放自我,完善自我,保留自我?可是活的时间越长越觉得不认识自己。
特喜欢老菲芘,我能想象到她把八块六毛五分钱交到霍尔顿手里时的明亮的眼睛,孩子的眼睛总是那么明亮。我能想象到她那小小的身体拖者大大的手提箱时上气不接下气时的笑靥。她满心的喜欢自己的哥哥,想陪他去流浪。可那个有着长大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愿望的哥哥却是不忍,是不忍,更是不知该怎么办。
如何守望自己?如何守望孩子?如何守望心灵?他深深困惑的,是作者所困惑的,却也同时是我们困惑的。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5
“你不管做什么事,如果做得太好了,一不警惕,就会在无意中卖弄起来。那样的话,你就不再那么好了”,这是文章中一句普通的话,却意味深长。
霍尔顿,文中的主人公,在从离开学校到曼哈顿游荡的三天里,向无数青少年充分展现了一个十几岁孩子的内心世界。富裕的霍尔顿,学习成绩却未如理想,整天游游荡荡,无所事事,最终被学校开除了。其实,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也在身边,他们依仗着自己的地位与财富,在学校里为所欲为,自己高高在上,却落得个唾弃骂名,被人仇视。他们不懂得为自己着想,不顾一切,最终只会迷失自我,害了自己。
但是,这能全怪了他们自己吗?就像文章所写一样,霍尔顿回家了还要逃避父母,当然不仅仅是学习成绩了,而是两代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父母亲不能理解他的心灵,导致了他心灵的孤独,颓废与没落。而这正正是当下的真实写照,父母孩子缺乏交流,未能逾越那时代年龄的代沟,架起心中属于他们沟通的桥梁。其实,孩子更需要的是别人的理解与关怀,吐出心声,表达自己,或许孩子有他自己独特的想法,想与父母交换意见,却换不来一声见解,纵使后果可想而知。
其实,霍尔顿虽成绩不好,但在灯红酒绿的社会中深受启发,并有理想:成为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他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个朴素而简单的理想从一个16岁孩子嘴里说出,反映出他那真实的内心世界。每个人都有理想,却敢说不敢做,甚至不敢说,我们不能这样逃避,失去自己独有的色彩。岁月像一把无情割刀,虽则改变我们模样,却改变不了那青春,那梦想。
作者叙述了小说主人公霍尔顿从憎恶虚伪、追求纯真到最终屈从社会现实的心理历程,给了无数彷徨的青少年以心灵的慰藉,我也从中有所感悟。人一生,我们正处朝阳,我们应当珍惜青春,有所抱负,哪怕只是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麻烦就在这里。你永远找不到一个舒服、宁静的地方,因为这样的地方并不存在。”珍惜我们的青春,让这岁月如歌,用跳动的音符,传到世界每个角落。
麦田的守望者读后感800字二年级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