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读后感 > 读后感800字 >

乔布斯传800字读后感参考

涵樱分享

他被人称为神经高度紧张的工作狂,以其热情激励他人,拥有一个“现实扭曲场”,热衷于技术,事必躬亲,傲慢而偏执,有禅宗信徒一般让人镇静的力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乔布斯传》读后感,欢迎查阅!

《乔布斯传》读后感1

思科从2000年开始就注册了iPhone的商标,用于一种VOIP电话机。与思科接洽获得iPhone商标时,苹果规模要小于思科。因此,思科当时负责此事的高管吉安卡罗知道,他在谈判中占有上风。

乔布斯多次通过电话与吉安卡罗洽谈获得iPhone商标事宜,乔布斯称,从技术上说思科已经失去iPhone商标权,因为它没有使用该商标。吉安卡罗拒绝了乔布斯的要求,称他对向苹果许可iPhone商标没有兴趣。随着iPhone发布日期的临近,乔布斯没有放弃,反而增加了与吉安卡罗通电话的频次。他甚至在情人节下午6时给吉安卡罗打电话,问他“你在家能收电子邮件吗?”他最后表态称苹果将发布iPhone,不惜与思科对簿公堂。

iPhone发布后,思科提起了诉讼,两家公司的律师和高管坐下来进行谈判。最终达成的协议是,苹果将使用思科的设备升级其网络,换取使用iPhone商标的权利。

对苹果来说这是绝妙的谈判策略,因为即使没有达成协议,苹果在升级网络时也会使用思科的设备,因为苹果已经在使用思科的设备。乔布斯在谈判中威胁可能换用瞻博公司的设备,这将是双输的局面。这使得吉安卡罗认为他从交易中受益匪浅,而实际上乔布斯几乎免费获得了iPhone商标。

如何对付乔布斯?

在谈判中,硬汉乔布斯是很难对付的人,他在销售抽成等关键条款方面绝不让步,但是用变通的手段就有可能搞定乔布斯。

1987年,乔布斯在被赶出苹果后创立了NeXT电脑公司,而罗伊森的软件公司开发了当时最好的文字处理软件“立即写”(WriteNow)。罗伊森需要与乔布斯就软件授权问题进行谈判。

罗伊森回忆说:“在约定见面的那天,我在客厅里等了45分钟(我后来得知,这是见乔布斯常有的事),才被叫到乔布斯的隔间。我至今仍然记得当时我心里忐忑不安的。

“见面后不久,乔布斯就从我手里接过了合同,瞄了一眼关键的条款——关于版权费的部分。我们公司通常定的提成率标准是15%。但是乔布斯指着这一条款说,‘15%?这太可笑了。我们要50%的提成。’

“我惊呆了。我是绝不可能从我们公司的产品营收里提取50%的提成给他的。”

这就是典型的乔布斯,此前,他曾公开承诺会从开发者那里拿走50%的提成,因此他不会在这项条款让步。Next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给罗伊森支招,让她的公司在会计上想办法:只支付净营收的15%,而不是毛收入的15%。

“因此,我减去了包装、技术支持、负责软件维护的开发人员的工资等成本,但仍然未达到我们的标准数额,于是我灵机一动,又添加了一项‘手续费’。最后,我们给出的提成率就是乔布斯要求的50%,但是在具体数额上它就相当于毛收入的15%。这很神奇吧?”

经过这样的巧妙处理后,罗伊森最终与乔布斯达成了协议。后来她担任过苹果公司高级副总裁。

《乔布斯传》读后感2

读完这本书后,很大的一个收获是发现了自己思想观念的片面和主观臆想的可怕。比如,之前一直不能理解苹果公司坚持的封闭式生态系统策略,以为只是苹果的孤芳自赏,刻意摆高姿态不屑其它公司于一顾。,但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才理解了乔布斯在制定战略时候的精心考虑和良苦用心,不授权操作系统给第三方公司是为了尽可能做到所有产品的一致性和协调统一,从而达到产品对用户的端到端控制,再在以工程学和艺术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这才得以催生出如此具有革新性质的产品。乔布斯的控制欲望很强,他的理念就是牢牢地把产品的一切控制在自己手中。试看Android系统里面的几大割据势力以及零散的地方军阀,这些机器人们共同占据了这么大的市场占用率,但是有哪款手机厂商敢胆说自己的产品做到了和IPHONE4一样的水准?现在不可能有,未来的几十年里面我敢说也不一定有。再比如在未读这本自传之前,我一直以为乔布斯当初是考不上好的大学才去念ReedCollege的,看完自传之后才知道,原来上ReedCollege是他自己坚持的选择,年轻时候乔布斯非常的众叛亲离和狂妄不羁,所以才特意选择了这所带有嬉皮士风格以及以独立自由精神著称的私立高校。

第二点收获则是对苹果产品设计哲学的理解。之前虽然在IFANR和其它网站上看到过很多关于苹果产品介绍和分析的文章,但是在了解乔布斯的生平经历之后,才知道是乔布斯的简约至上风格以及艺术与人文的理念给苹果的产品打上了多深的烙印。在设计Macintosh电脑的时候,即使绝大多数消费者不会打开电脑主机的盖子查看主板上面的排线,但是乔布斯坚持要求工程师在设计主板电路排线的时候做到精简和整洁。在创建苹果零售店的过程中,乔布斯决意只为零售店设计一个门,并且使用螺旋形的楼梯甚至精心考虑过从一个顾客进门到机器体验再到最终刷卡消费的所有环节,尽最大程序地来精简零售店铺玻璃的使用块数,他崇尚“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越“少”就显得越“多”。

第三点则是佩服乔布斯对电子消费市场的商业远见。“并不是消费者想要什么,你就得去为消费者提供什么。这是很错误的观念,因为消费者通常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举例说福特汽车的创始人曾经这样说过一句话“如果我问消费者他们未来想要什么,他们应该会告诉我‘一匹跑得更快的马’”。所以你很难想像是在得知微软在研发带手写笔的平板电脑时,乔布斯觉得手写笔完全是累赘,因为他认为“上帝给人类创造的十根手指头就是最好的输入工具”,正是预见到了多点触控将来才是计算机产业的未来,从而才设计出来了IPHONE和IPAD。(www.51lizhi.org)ID公社上的这篇今日设计中的装饰文章上讲,不考虑IPHONE4手机的销量,单就一款手机的品质来看,IPHONE4应该可以进入人类工艺品设计史的舞台。

第四点收获则是这本自传里面提到的一些跟乔布斯个人相关的趣闻趣事,仔细地读一下,还是很值得玩味的一件事情。

当初苹果产品有一个广告叫做“Thinkdifferent”以来彰显苹果计算机跟其它同类产品的不同,但是乔布斯停车的时候经常不按规矩而占用盲人停车车位,别人戏称他“Parkdifferent”;

乔布斯曾经痛斥微软盗窃苹果的图形窗口技术,但其实苹果的Macintosh桌面所用到的图形技术界面其实最初也是剽窃施乐公司而来;

乔布斯报仇Adobe公司不准许IPAD和IPHONE上面支持flash,因为当年在一次合作洽谈中Adobe拒绝为苹果开发应用软件,这让乔布斯感觉到了背叛(乔布斯声称是他让Adobe出名);

乔布斯年轻时候崇尚禅修,19岁那年一个人前往印度进行了为期7个月的一次心灵旅程;

23岁的时候让第一个女友怀孕并生下一个女儿,最开始拒绝承担责任后来才改变态度承认父女关系,并且苹果当初有一款LISA电脑采用的就是他这个女儿的名字;

些许写下了这些读后感言,如你对苹果的产品或者文化对有兴趣的话,建议你一定去读一读《乔布斯传》。由于此书的出版当初为了做到全球同步发行,译言团队仓促翻译,我在读这本自传的过程中发现不少读起来不通顺和不易理解的地方。因此推荐唐茶版的《乔布斯传》给你吧,或许比中信版的要易读一些,当然最好还是去读英文原著。

《乔布斯传》读后感3

乔布斯年轻时是一个严格的素食主义者,并且不注意个人卫生,很少洗澡,身上总是带有怪味。他去找工作时,直接被拒之门外,但是经理欣赏他的个性,于是决定把它留下来。但是为了不影响他人工作,公司规定乔布斯只能上夜班,避开其他职员。乔布斯高中时经常服用迷幻药,也曾经远足去过印度寻找精神导师。这些都很让我吃惊,但是这也许和乔布斯的独特的思维方式、迥异的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

乔布斯高中毕业后,父母决定送他到州立大学,比如:伯克利大学和就在他家旁边的斯坦福大学,并且可能会得到奖学金。但是乔布斯拒绝了,他说:“别人去斯坦福,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想要好什么,一点艺术性都没有,我想要的是富有艺术性的大学。”于是,乔布斯坚决要求到全美学费最贵的里德学院,父母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乔布斯。

到了里德学院,他从来不上必修课,只是上自己感兴趣的选修课。他曾经选过一门书法课,他说:“这其中蕴含的美、历史意味和艺术精妙之处是科学无法捕捉的,这让我陶醉。”这也给之后苹果电脑创新性的创立多样的字体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一年之后,他感到给父母的经济负担太大,决定退学。他并不是真的想离开里德学院,只是不想交学费,也不想上那些提不起他兴趣的必修课,惊人的是:校方容忍了这一切,允许他继续留在学校,不用交学费。“他有一颗渴求知识的心,这很让人感兴趣,”教导主任说。

乔布斯的好朋友沃茨尼亚克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电子天才,是很多电子迷的偶像。有一天,沃茨把最新设计的计算机拿给乔布斯看,乔布斯被绝妙的设计震撼了,乔布斯敏锐的觉察到这个可以卖很多钱,极力的劝说想把它的免费公开的沃茨。最终,APPLE——1诞生了!

后来,乔布斯和沃茨成立了APPLE公司,并且逐渐壮大。APPLE的成功,我感觉和乔布斯有很大的关系。首先,乔布斯是一个彻底的完美主义者。他把每一件产品都当作艺术品,而不仅仅是赚钱的载体。他绝对不允许一切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阻碍了苹果电脑的发展,他要求硬件和软件要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所以,大家可能会发现比苹果配置高很多的电脑运行起来还不如苹果)。苹果公司壮大之后,有很多人加入进来,但是每当有人企图把苹果公司一般化的时候,乔布斯总是坚定的站出来阻止他,尽管可能不被人理解,但乔布斯却拯救了苹果很多次。其次,在苹果公司工作过的人都曾被乔布斯强烈的“现实扭曲力场”感染过,他们本来觉得不可能完成的事,在乔布斯的一番鼓舞之后,就会全身心投入其中。三、善于吸引和聚集人才:他有着超凡的说服力和领导力,吸引和聚集大批优秀的人才,一起为改变世界的理想而努力。在最初创办苹果时,有技术天才沃兹;在开发麦金塔计算机时,有全能的计算机科学家杰夫·拉斯金和电脑奇才伯勒尔;吸引百事可乐的市场专家约翰·斯卡利出任苹果公司总裁时,他说的那句话“你想一辈子卖糖水,还是想改变世界”,让人震撼也让人激情澎湃;离开苹果,创办NEXT公司时,有管理专家特里布尔和顶级电脑专家佩奇和克劳;在他的皮克斯电影公司,有动画天才约翰·拉塞特和埃德·卡特穆尔,正因为这些天才的存在才推出了《玩具总动员》、《虫虫特工队》、《怪物公司》、《海底总动员》等一系列经典的数字动画电影,成就了乔布斯在电影界的辉煌成功。乔布斯改变世界的坚定信念和勇往无前的决心以及成熟的个人魅力让无数优秀的人才聚集在他的周围,一起努力和奋斗最终成就了苹果和动画电影的传奇和辉煌成功。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3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