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匆匆有感小学中学生体会
《匆匆》表现青年知识分子对未来的求索。作者身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感受着时代跳动的脉搏。朱自清的内心充溢着苦于找不到出路的迷茫。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匆匆的读后感,希望能帮到各位。
匆匆读后感1
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这句话一点也不假,不论怎样,时间都是一去不复返的。一天过去了,就不能指望再重复着一天了,只能勇敢的去过下一天。读过《匆匆》后,我更是有这样的感受。
我的生活,从不会说话时就开始了。可我也从一开始就在浪费时间。我从早上起床、上学、吃饭、写作业,到晚上睡觉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过去了。从来没有感觉时间过的很紧,在压迫着自己,总是以为时间是很漫长的。可现在我才发现以前的观念是错的!即使全世界的人都在等我,即使不撕日历,即使钟表的指针不再走动了,时间也不会等我,时间不会停止,因为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而又最无情,最使人珍惜而又最容易破灭的东西。看书时,它从书中逃走了。我悲伤。在做作业时,它有从我的笔尖滑过,我叹息。也是那么的匆匆。它从没有停息过,它不会为谁使劲,也不会为谁停止。它只是继续着它的省心,永不停止。
我从一个站也站不稳的小孩,长到现在一个能说会道的大孩子,想想那时一年级报名是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一样。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这不单单是作者的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更是人们对青春不再的感慨。是的,我们又能够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此我也有同样的感慨,十四年,在迷迷糊糊之中便过去了,虽知时光的匆匆,却又无奈时光的飞逝。光阴一去不复返,“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是一个看似平常而思之肃然的问题。作者没有正面回答,但答案是明确的,肯定的,不能白活一回。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认为时间的短促,时光流逝的迅速,我又何尝不是呢?时间悄然无息的从我身旁滑过,我却不以然,但从今以后,时间不会再从我的手中溜走,我会仅仅抓住它,让它毫无逃脱的机会!
匆匆读后感2
读了朱自清写的《匆匆》后,我受益匪浅,它是我知道许许多多的道理,它使我终身受益。
从中,我知道了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它不会说为谁而停下前进的脚步,也不会说因一些事而时光倒流。时间犹如钟般发出一阵阵清脆的声音,“滴答滴答”声经常回荡在我的耳边,我知道,这是时间正一秒一秒地减少。然而,我们的生命的时间也一秒秒地减少。时间流逝得飞快,已是二零一一年了,我们还是无所作为,作为十一二岁的我们,有什么作为呢?只有玩罢了,只有浪费时间罢了。我觉得我们应该把玩的时间用来学习知识,把喝咖啡的时间用来看书,这样岂不更好?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对呀!时间真的过得很快。左眼一眨,右眼还没来得急眨,就已过了十几年了。这十几年来,我们学过什么?可能真的不记得了。我们只知道,时间来的匆匆,去也匆匆。曰:“岁月不待人”。时间就是趁我们懒惰的时候,从我们身边不知不觉地溜走了。它走时,不跟我们打一声招呼,也不跟我们说个再见,甚至连头也不回便匆匆地走了。孔子曾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呀!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如河水,日夜不停。
我想,世界上什么是最宝贵的?金钱吗?不。时间是最宝贵的。我们看不到时间,也摸不着时间,既然如此,为什么时间是最宝贵的呢?富兰克林曾说:“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的的材料。”正是如此,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材料。即使你有亿万财产,但到你死的时候,你除了时间,什么也带不走。所以,时间是最宝贵的。郭茂倩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等等。一想到这些诗句,我就想到朱自清写的《匆匆》。
《匆匆》这片文章让我懂得了要珍惜时间,要珍惜好每一分每一秒。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无限的奉献。
匆匆读后感3
每当我打开一本新书,阅读一篇好文章,就好像在我眼前展开了一个新的世界。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就是这样,它给我启迪,给我力量,催我奋发上进。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原以为作者是在描写明媚的春光,细读下去、才发现作者是用去而复返的燕子、枯而复青的杨柳、谢而复开的桃花来反衬时光的“一去不复返”,告诉我们要珍惜时光.奋发向上,有所作为。文中字字句句都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寸光阴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古往今来,人人都知道时间是宝贵的。有了时间,可以学习、工作,可以增长知识,创造财富工人叔叔造机器需要时间,农民伯伯种粮食需要时间,科学家创造发明需要时间,社会的进步、祖国的富强都需要时间。时间就是财富。
你看,文章说得多形象啊!时光从水盆里、从饭碗里、从凝视的双眼前过去了,从身上跨过、从脚边飞去了,像轻烟、像薄雾那样飘走了,就像俗话说的“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谁能抓住它呢?谁能留下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