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800字读后感5篇(2)
不得不说,书中的三个人物都是个性鲜明。但是我想他们对于生命,对于自己热爱的艺术都有坚持追求。我看到他们经受的人生的磨难,也看到他们用了毕生精力创造出的辉煌。他们拥有常人没有的毅力,那种毅力不是坚持,而更像一种超过人的一种执念。一心一意。
读完《名人传》,心情是没办法平静的。那些文字背后,实在隐藏着沉重的令人颤抖的伟人们背后的人生。
名人传读后感4
《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讲述了几位伟大的艺术家的一生,无论坎坷苦难还是波澜壮阔以及成就至伟,我想都不能完全的概括他们丰富的一生。。。关于名人传读后感1000字我们一起来阅读和理解这三位伟人的故事吧!
《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第一个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另一个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最后一个是俄罗斯名作家:托尔斯泰。
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由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译成中文,他从《名人传》中得到的启示是:“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那么,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名人传》又能给予我们什么呢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度丰富而精神生活相对贫弱的时代,在一个人们躲避崇高、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会里,《名人传》给予我们的也许更多是尴尬,因为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镜,使我们的卑劣与渺小纤毫毕现。
在《米开朗琪罗传》的结尾,罗曼·罗兰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对于我们的时代,这实才是真言。
《名人传》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
对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
我们的时代千变万化,充满机遇,我们渴望成功,但很多人却不想奋斗。有些人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但绝不能让我们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读读《名人传》也许会让我们清醒一些。
《名人传》里的每一个故事都是成就这些大师的组成因子,他们在历经酸甜苦辣,在不断追寻与自我突破中有所成就,我想这亦是《名人传》给我的启示:每个人都应当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在命运的路途中坚韧不拔!
名人传读后感5
读罢《名人传》,我便立刻想到一句中国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用在此处来概括这一本书所要表达的内涵,再合适不过。
罗曼·罗兰在考取高校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未来生活的恐惧和周围苦闷生活的困惑。在那个属于他的青年时代,向大师求教无疑是最好的办法。于是他便向托尔斯泰阐明了自己的想法,并得到了热情的回复。这一行为让当时处于人生低潮期的他得到极大的振奋。想要把这种大师巨匠的精神奉献给世人,便是他写出本作的目的。
我们可以看出,本书中被立传的三人——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也包括罗曼·罗兰本人均是其所属年代的大家。这四个人的成功经历恰好有一些共同点,显而易见,他们遇到困难和阻挡——无论是来自物质或精神,也无论是来自内部或外部,往往都能坚持着克服。
贝多芬,靠着不断地向韦格勒医生等人写信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极度痛苦,继而缓解自己忧虑紧张的情绪,用自己的苦闷和异凛天赋,为世人谱写华美的乐章。《月光奏鸣曲》《第九交响曲》就是他发奋时的作品。尽管自己的耳疾与其他疾病不断发作,病魔的手试图遮蔽他的双眼,但他不曾向命运屈服,用自己惊人的毅力向天地发出壮烈的长号:“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米开朗琪罗,也同样拥有着超于常人的天赋。但是在他所处的年代,那个特殊的还在被教会禁锢下的意大利,他的才华始终被教皇束缚着。听命了几代教皇的差遣,违心却又饱含痛苦地创作着一个又一个让人们惊叹的作品。他怀揣着自己的理想,想要一展宏图,但似乎命运注定他只能替别人干活。终其一生压抑着悲伤的情绪,只能通过作品表达。“忧郁症是我的欢乐”是他一辈子的格言。托尔斯泰,曾与作者进行深切交谈的俄罗斯文坛巨擘。虽说他拥有着一段幸福的生活,可是从精神上,他却是孤独的。尽管受过高等教育,同情却仍然改变不了俄罗斯下层人民的悲惨境遇。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生活感到羞愧难安,深受启蒙思想的他,仿佛中国的鲁迅一般,选择拿起笔作为武器,写出了《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等传世名作,轰动当时文坛。“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只有他自己理解的东西”,就是他的教条。
以上数人的经历,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想要成就大业,就必须要遭受异于常人的磨难,最终才能从常人中脱颖而出,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遭受st的苦难可能是来自生活的各个方面:可能是一次重要考试的失利,一次重大决策的失误,来自于我周边的人的陷害或打击等。面对这些境遇,我们不是栽在痛苦的泥潭中一蹶不振、无法自拔。而是应该想出方法,去化解这些困难。纵使无法化解,哪怕减轻一些,对于自己而言,便是超越,便是一种意义上的成功。
我们很多人生活在现代社会里,每天沉浸在各种信息之中。稍微痛苦悲伤一下,就会去网上找一些所谓“治愈系的深度好文”来缓解自己内心的创伤。其实这种创伤哪里比得上那些名人们的遭遇?我们经常被“伪心灵鸡汤”所灌醉,无法体会到真正意义上的奋斗与拼搏、不懈与付出。长此以往,我们日益浮躁的心灵就会对真正的心灵鸡汤产生免疫作用,不能体会其高尚的价值,就只会变得越来越脆弱。在这种时刻,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就值得一读。
名人传800字读后感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