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著人类简史有感初中作文5篇(2)
科技也是一样,每一个科技产品面世的时候,在一百年前,地球上没有电的地方还是很多,晚上基本是一片漆黑。如今绝大多数有人类的居住地都已经有电,各种科技产品随着人类走遍世界,你没觉得这个现象和农作物很像么?
他们都是利用人类,占领了这个星球。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人类的进化可能就会有赖于机器(这里包含人工智能,神经控制机器,各种其他仿生设备等),也可能通过基因改造,让人类的进化发展到我们无法想象的地步,当然也有可能人工智能发展到最后能够控制人类。但无论如何,我们无法阻止科技进步的步伐,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充分利用科技为我们带来的好处,同时要严加防范其可能为人类带来毁灭性打击的科技力量。
人类简史读后感4
“我很想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所以我努力研究过去。”
我个人五星推荐人类简史这本书,这不仅仅是关于历史,也是了解现代社会如何运行的极佳材料,通过作者哈拉里的讲述,能够更好的了解人类文明的全貌。
从网上下载来看,全书除了最后一章关于基因工程智慧设计不太赞同外,其他部分还是相当佩服作者的。全书纵向讲述了人类历史上的三次革命:7万年前的认知革命、一万多年前农业革命和500年前的科技革命。横向批判性地讨论了宗教、资本、帝国三股力量如何塑造人类历史。遗憾的是,中文版删减了部分涉及中国政治的内容。严格意义来说,共产主义理想和宗教信仰的天堂本质上是一致。
全书的精华之一在于,不是要告诉你全部事实,而是提醒你:你以往认知的只是部分事实,无论什么时候,真相总比我们想象的要多样化要复杂。
全书的另一个精华在于,提出:历史应该告诉我们什么是幸福和如何追求幸福。以往写历史的人只是为伟人立传,写的都是王侯世家的故事,从没有正视自我,作为人类先辈们做了这么多的丰功伟业,普通人类的幸福感有没有改善。
作者哈拉里,有着普世价值,认为所有动植物和人类都具有追求幸福的权力,在他研究人类历史的这一个恢宏庞杂的课题过程中,该是看到了随着文明的发展,整体人类而言农耕人类并不比狩猎人类更加健康快乐,工业人类也不见得比原始人快乐;动植物方面,人类的三次革命,每一次都伴随着大量的物种灭绝,科技革命后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破坏只是数万年来破坏的延续;还有人类的近亲,人类作为一个物种,不是唯一的人类,还有智商低一点的人类,还有耐寒的尼安德特人,还有矮种的爪哇人等至少六种近亲,他们不是猿类,只是没有发生认知革命的人类,智人发生认知革命,其他人类便永久的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中间是怎样的一个过程,灭绝来的太快。
最后,哈拉里在讨论什么是快乐这个问题上,让人有重新审视佛教的兴趣: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人类简史读后感5
不敢轻易评价的一本书,直到最近看了《一本好书》里的讲解,结合书中所说,简单总结一下自己的感受。看似一本历史书,讲的却是一种冲击和意外,但是它的通俗和颠覆性又让你读起来欲罢不能。
作者用抽离出来的眼光去看人类,颠覆以往的认知和观念:人类一点也不神奇,不高尚,没有主角光环,没有任何优势,只是一个流浪作案团伙,所到之处大量物种灭绝;北京人、元谋人等并不是我们的祖先,只是被我们祖先东非智人消灭掉的一个人属之一;人类的大脑是负担,我们不得不承受着重压和大量的消耗付出更多辛苦;进化后的人类为了利于分娩,都是早产儿;学会用火后,“烧烤”成了人类“外挂的胃”,可以更好消化食物,易于获取更多营养,也改变了某些内脏器官结构;并没有优势的智人为什么最终统治了世界,其实属于屌丝逆袭,拥有共同相信的东西,让智人拥有大规模协同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后天养成的,不是像蜜蜂蚂蚁一样写在基因里的,就有了自主性,是先有了虚构的概念才有了物......这就是颠覆观念的认知革命。接着又讲了:种植是个陷阱,是最大的骗局,人们想生活轻松一点,所以种植小麦自给自足,但为了种植却要花更多的精力去除草、浇水、施肥、驱虫等等,而人类也因为这些劳动增加了颈脊类疾病,因为要定居下来也增加了流传疾病,自己要干一件事使生活轻松,但结果是反而被套牢,用小王爷的话说:“看了这本书为祖先和我们自己感到汗颜,灭绝了地球上大部分物种,而我们今天还在继续,种种试图让生活变得更轻松的努力,总是带来更大的麻烦,一次次陷入自己挖的陷阱,并且无法自拔。”后面也讲到科学,科学需要钱,又被钱所支配,最终两者要结合起来;金钱观念:我们一直传承的节俭美德也被颠覆,勤俭只会停滞不前或者缓慢前行,消费才是促进发展的重大前提,消费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而节俭成为跟不上时代的曾经辉煌过的落伍的标志……
书中说,历史开始于人创造神,结束于人成为神。更多的东西等着下次重读时再去理解吧。
巨著人类简史有感初中作文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