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800字读后感(2)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正中年时。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的)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只要有毅力,做好成功过程中的每一件事,相信成功一定会离不远的。
三国演义800字读后感4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使我意味深长。《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刻画了200多个人物形象,把许多人物写得淋漓尽致,比如说:刘备、关羽、曹操、诸葛亮等。这本书主要写魏、蜀、吴三国之间发生的斗争,这本书从东汉末年一直写到晋朝那个时代。书中有几个人物让我对他们产生了很深的感受。
首先是刘备,从一开始的桃园三结义这个故事就让我对刘备产生了很深的感受,他非常重情义,也很有爱心,也非常的顾全大局,就拿三顾茅庐这个故事来说,刘备为了统一乱世,三次才请到了诸葛亮,他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十分敬佩他。但刘备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受到打击不能控制自己,关羽、张飞被杀害后,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听诸葛亮的话,一定要攻打吴国,导致失去了一员战将,如果他当时听从诸葛亮的话,就一定能联吴抗曹。
然后是关羽,他一生获得了许多的战功,比如说: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等等,他为了与刘备会合,便不远千里来找刘备,斩颜良,诛文丑,结果鲁莽的张飞以为他背叛了刘备,准备要杀他,然后又看见他跟敌方打仗,这才明白。于是关羽和张飞准备一起去找刘备,最后终于与刘备会合,想象着那令人激动的场面,真为他们而高兴!在书中描写关羽的一句话是: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手拿青龙偃月刀,还有赤兔马。这样搭配,简直是无人能敌!
最后是曹操,曹操是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在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二人,刘备吓的把筷子掉在了地上,又装作害怕打雷,这才蒙混过关。他在统一魏国时,可以说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的策略,无不可以统一天下。但曹操生性多疑,在赤壁大战中,只是因为周瑜的一个小计策,而失去了蔡瑁、张允那么好的将军,也导致了他们没有好的水军将领,也没能识破庞统为他提供的连环计,结果大败而归,全军覆没。
通过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刘备教我们什么事情都要冷静对待;关羽教我们忠诚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曹操教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多疑。我们只要取长补短,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三国演义800字读后感5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泪。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题记
翻开尘封的历史,找出“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战争情况,领略风流人物,盖世英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叱咤风云。读了又读,看了又看,《三国演义》一直伴随我,走过那段日子,走过那段“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乱世。
乱世当空,群雄逐鹿。袁绍坐拥四州之地,精兵良将多如牛毛,他犹如豺狼当道,窥视中原,野心天下皆知。董卓霸道,凶狠无比,“挟天下以令诸侯”。公孙瓒,乌桓占地为王,吕布一代枭雄,狼子野心。然而,他雄心勃勃,雄才大略,器宇轩昂,破乌桓于白登,斩吕布于垓下,摧袁绍于官渡。他是“治事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又是“可爱的奸雄”,奸诈狡猾但不失豁达开朗;残忍冷酷但又我行我秀,笑傲江湖;大气磅礴但又随和风趣。纵然他年过半百,却依旧吟鞭东指,壮心不已;纵然他腹背受敌,生死攸关,却依旧谈笑风生;纵然赤壁受挫,华容道侥幸逃生,他依然自信满满,决议扫荡中原,统一北方。
他,雄姿英发,泰然自若,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他,戴纶巾,摇羽扇,指挥若定,以四两拨千斤,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他,潇洒儒雅,风流倜傥,把战争变成艺术,把指挥军队变成指挥乐队。他,战功赫赫,驰骋疆场,建功立业,少年老成,令苏东坡自叹“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他的一把火,给不可一世,骄横狂妄的魏军带来了灭顶之灾;他的一把火,令不可一世的魏武帝胆战心惊;他的一把火,诉说了四两拨千斤的神话。
他,过五关,斩六将,诛颜良,斩文丑,何等雄壮;单身赴会,水淹七军,千里走单骑,何等聪慧;刮骨疗毒,败走麦城,何等悲壮,华容道义感天地,放开金锁走蛟龙;会古城情感天下,桃园兄弟再聚义。
一起走过的日子,一起阅读的历史。一起讨论过的问题,《三国演义》伴我一起走过那段惊心动魄,烽火连天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