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的读后感600字(2)
这使我想起了一件事:一天,我放学回家,经过一座铁道桥,在铁道桥旁的一根限高杆上,有些许泥土。几场雨过后,有一株小苗从那些泥土中冒出来。多么坚强的小苗啊,它能从那一点点泥土中冒出来,尽管它仅仅只活几天,但是那种坚强的意志令我铭记在心。
我用心回味着《草房子》,与它融为一体。《草房子》如歌、如诗、如画,带给我们美好的回忆和美丽的遐想。当我们回眸,你觉得它还仅仅是一座座普普通通的草房子吗!
老师点评:全文语言生动,感情真挚,令人过目不忘!
草房子的读后感6
尊重自己的朋友——读《草房子》有感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意味深长的书——《草房子》。
这本书讲了油麻地的一所小学的校长桑乔的儿子桑桑与他的朋友细马,杜小康、白雀、秦大奶奶等人之间的故事,通过他们之间的故事来抒发情感,是一本讲述人生哲理的书。
他们之间的故事实在令人回味。尤其是杜小康那一段,用由桑桑和杜小康之间的互相嫌弃到互相的敬佩,赞美来做铺垫,以引出了杜小康家的破产,杜小康家可以说是油麻地上最有钱的人了,可突如其来的破产使杜小康家的人一病不起,让本来学习就是班上最好的杜小康不能上学,可杜小康并不气馁,他还想尽一切办法挣钱,这种高贵的品质一直印在我的心中。
可想想现在的我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的丰衣足食,可并没有注意到父母的头上早已冒出了白发,脸上的皱纹也多得数不清了,我们的父母日夜为我们操劳着,可我们却什么也做不了,再看看人家杜小康,即使人财破碎,也不气馁,还是乐观向上,想尽一切办法挣钱,为家人减轻负担。我们与杜小康差的太多了,虽然同处一个时代,但在永不放弃,乐观向上的精神上,我们确实小蚂蚁啊!
现在我们的生活好了,丰衣足食,但我们的精神理念实在太差了,所以《草房子》一定是成长路上的必读书籍。
草房子的读后感7
桑桑是一个小男孩,他喜欢做出一些夸张的事。而六年的小学生活却让他终生难忘。在这六年中,他经历了无数感人的故事:一个老人为救油麻地小学的一只南瓜而死,不幸的杜小康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惨……他从这些故事中明白了:善良,尊严,顽强…
这本书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为油麻地小学的一只南瓜而跳水死亡的秦大奶奶。秦大奶奶的地盘被油地麻的人占据了,说是要去建学校,在别处为她砌好了平房,她不肯离开,就被人关在小屋里。秦大奶奶不服,于是弄坏了窗棂,跳出窗户,开始了长达一年的告状,后来,政府作出让步,给秦大奶奶一栋房子以及一块地,秦大奶奶在这块地上种下了艾,养上一群鸡鸭鹅。桑乔(桑桑的爸爸)发动师生拔掉艾,将这一片地改成苗圃,于是秦大奶奶就发动她的“战士”———————那群鸡鸭鹅赶到油麻地小学的教室与办公室,直闹得个鸡飞狗跳,天下大乱,学校成了鸡鸭饲养场。这以后的很多天里,秦大奶奶就在“被人发现在艾地里、被人抬走”中度过。过几天,她捡木棍,去搭窝棚。人们倦了,除了善良的桑桑,秦大奶奶是大家眼里最可恨的人。
然后有一天,秦大奶奶救起了一位油麻地的小学生,被村民们救起时,几乎断了气。从那开始,油麻地的小朋友和老师们也有主动的去亲近他了。而故事的最后,秦大奶奶死去了,她这次是跳进水中淹死的,可这次,仅仅是为了油麻地的一只南瓜……
《草房子》是一本值得我永远珍藏的书。
草房子的读后感8
《草屋》是曹文轩的纯美国小说系列之一。看完《草屋》后,我被整部作品中荡漾的悲悯之情震惊了。
《草屋》讲的是主人公桑桑桑的小学生活,中间有各种各样的故事,特别是最后一章,讲桑桑桑得了一种怪病,父亲带他去很多地方求医,但还是没有好办法。那几天,桑桑每天都去文有举家。因为文有举经常开药。所以房子里充满了药的香味,所以有了药的别名
文有举会给桑桑讲她小时候的故事,唱桑桑一首无字的歌。文幼菊小时候父母双亡。奶奶把她带大,奶奶只留给她两个字:别怕。这是她最宝贵的财富。12岁那年,她生病了,奶奶用一种慈祥而富有同情心的目光对她说;不要害怕。她17岁的时候,奶奶永远离开了,但她从奶奶的眼睛里学会了不要害怕
读到这里,眼角都湿了。不要害怕。这个沉重而有力的词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生活就像一个迷宫,到处都是死胡同,无数堵墙。不要害怕告诉我,我要求知,探索,享受无限风光,无时无刻不在感受;不要害怕带我进入生活。人生的迷宫不可能没有墙,没有死胡同。没有墙的迷宫就像一张白纸。同样,没有挫折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面对挫折,你有两条路,一条是放弃,一条是站出来继续。走第一条路,你注定要过平凡的生活。走第二条路,你的人生就会辉煌。
《草屋》让我想起了我的父母,让我知道不要害怕,也要在一切面前持之以恒,遇到挫折也要站出来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