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读后感 > 读后感500字 >

《父与子》读后感500字

曼萍分享

《父与子》这本书是关于父子之间的感情,包括他的趣事,感人的事件和有趣的事件。它由50层楼组成。父亲是个光头,风趣的人,儿子是个矮小,聪明的人。父亲看到儿子做错事就打他屁股的人。为帮助大家学习方便,小编收集整理了《父与子》读后感500字,希望可以帮助您,欢迎借鉴学习!

《父与子》读后感500字1

在前几天,我刚刚读完了《父与子》这本书。书中以漫画的形式讲述了一位父亲与一位儿子,两人发生的生活趣事,如:父亲把自己藏在蛋糕里吓唬儿子;父亲醉酒,给镜子里的自己剃胡子;儿子用父亲的光头画画等搞笑幽默的事,这些事经常逗得我哈哈的笑,笑得我上气不接下气。

书中主要以生活中的小事写的,我认为这样很亲切。但是读久了,我也会发现书中的道理。

在有趣的发明中,父与子在设计各种发明,有:象棋领带、无顶的帽子、带锁的上衣等有趣发明。我十分羡慕父与子:为什么它没能设计出这么多的发明?后来我才发现,这些仅仅是想象!我陷入了沉思:生活会中是不是也有像父与子一样的人?

我想到了邻居洋洋。洋洋有一次来我家做客,他见我在画大公鸡,也想学。于是,我一心一意,教他学画大公鸡。我一边低头小心翼翼的画画,一边告诉洋洋:要画好大公鸡的肚子……下笔要轻一点……肚子要画圆,不然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结果,我让他画大公鸡时,他却说他只是想画,并不想画。

后来,我把《父与子》这本书给他看,洋洋似乎也明白了,一心一意跟我学。最后,他画了一幅很好的风景图。我认为:做事不能只想不做,想做就要好好的,认真的做,坚持做下去就一定会成功。

《父与子》教会了我许多:要孝敬父母,要体谅父母,不能糊涂地办事……父与子是一本好书,我决定要好好珍藏它,让跟多人知道父与子的精神。

《父与子》读后感500字2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父与子》。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埃.奥.卜劳恩,书里的所有故事都配以卡通、英文和中文,很有趣。看着图片就大概能猜出故事的内容,看到文字自己脑海里仿佛就浮现出了父子间各种滑稽的表情和动作......

印象最深刻的有三个小故事:蘑菇、家教和圣诞老人。其中“蘑菇”讲述了一个粗心的爸爸和儿子两人路过一个做针线的老奶奶时,发现地上有一个很大的“蘑菇”。于是,他们就把这只蘑菇拿走准备去炖蘑菇吃,结果还没等蘑菇炖好就被老奶奶捞走了......原来这蘑菇不是真蘑菇,而是用来补袜子的。

第二个故事是“家教”。儿子、爸爸、祖父和曾祖父一起拍照留念,一不小心撞碎了花瓶。不问青红皂白曾祖父就骂祖父,祖父顺着就骂爸爸,爸爸接着再骂儿子.....一个花瓶看到了家庭成员间的相互不担待。

第三个故事是“圣诞老人”。儿子和小狗正在房间里玩耍,突然进来一个圣诞老人。他把背在身上的袋子取下来让儿子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过了一会儿,第二个圣诞老人走了进来,两个圣诞老人都说自己是真正的圣诞老人。可是过了一会儿之后,第三个圣诞老人也来了。三个老人开始打架。他们打着打着,帽子掉了胡子坏了,儿子惊奇地发现:哦,原来圣诞老人是曾爷爷、爷爷、爸爸装的啊!

这三个故事取材不一样,第一个看的是开心,第二个收到的是反思,第三个得到的是感动。我很喜欢《父与子》这本书,通过浅显易懂的卡通和文字让我学习了很多课堂外的礼仪和素养。我希望全国各地的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能多看看这本书,一家人和和美美快快乐乐的生活在一起!

《父与子》读后感500字3

看了《父与子》之后,我觉得作者虽然创作的是漫画,但是这本书却有着很深刻的含义。

《父与子》的作者是埃·奥·卜劳恩,1903年出生于德国富格兰特山区的翁特盖格林村,1907年全家迁到了首府卜劳恩市。处于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他离开了工厂,来到莱比锡绘画艺术学院深造。

我原来以为《父与子》只是一本普通的漫画书,并没有什么含义,但是读过之后我认为,这是一本绘画水平非常好的漫画书,而且还能让人旁若无人地微笑或者难过。那位胖胖的、谢顶、平凡而可爱的父亲,从来不用长篇大论来教育儿子,而是身体力行地和儿子做朋友。尽管他又缺点,并不完美,可是他却那么富有童心、爱心。

看到这本书,我想到了我的爸爸:我们一起去钓鱼,等了一天却一无所获,只好垂头丧气地回来了;我们一起去打乒乓球,我总希望我能打败爸爸,可是球每次都不听我的话,让我输给爸爸。

虽然我的爸爸很年轻,很英俊,可是没有书上那位爸爸那么幽默,那么有童心。这又让想起一部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那里面的爸爸也富有童心。

当然,我也想到了平常爸爸给我的爱:给我倒水喝,接我上下学,陪我玩耍,为我做饭……这些,都是父亲对我的爱。就像书中所说的那样:只有平凡而真诚的爱才能打动人心——这就是不朽的父爱!

《父与子》读后感500字4

在我上三年级的时候,妈妈就给我买了《父与子》全集,里面的一个个故事幽默搞笑,充满温情,我经常一边看一边忍不住哈哈大笑。

书里的父亲是一个胖乎乎的人,秃着头,慈爱而亲切,还有点童心未泯,儿子留着刺猬头,调皮而可爱。父与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处处蕴含着父亲与儿子之间深深的爱。而我更喜欢那个顽皮,有点爱捣乱,却又透着机灵的儿子。在漫画《绘画的局限》中儿子的顽皮捣蛋和机灵就表现的淋漓尽致。

一天,儿子在家里打曲棍球,一不小心打破了镜子,几块碎片掉在了地上。儿子害怕父亲批评,焦急的坐在地上冥思苦想。终于,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先用曲棍球棒把镜面全部打碎,再用颜料在原来的在原先挂镜子的墙壁上画上父亲的样子。画好后,父亲正好来照镜子,儿子看着父亲,生怕他看出破绽。父亲一边照“镜子”里的自己,一边打着长长的领带,当他身时,突然发现“镜子”里的自己是带着领结的,可他刚才明明是打领带的呀!儿子观察到父亲疑惑的表情,急忙溜走了。

“瞧,文中的儿子机灵吧!”

还有一集特别好玩,父亲带着孩子去拾破烂,被门前的管家拦住了,管家气愤的说道:“唉,唉这不是你们该来的地方!”父亲愤怒的拉着孩子走掉,换了一件新衣服。大摇大摆的走了进来。管家见了忙说:“贵宾,你请。”到了里面父亲说了一句:“这下可以安心捡破烂了吧!”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79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