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2)
我刚翻开书我就被文中的主人公鲁宾逊给吸引住了,他是个敢于同命运作斗争的人,他始终对未来充满着幻想他坚信只要有心没什么事情做不了。还记得我第一次学自行车,刚开始我对自行车充满着热情,觉得骑车很威风。但是学的时候总是跌倒,渐渐地,我失去了信心,不想学车,爸爸似乎看出来了,鼓励我说:“没关系,谁没有跌倒过,跌倒不怕,怕的是跌倒后不想、不敢爬起,失败是成功之母,再试试。”听了这话,我又充满了信心,我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经过我的努力,我终于学会了骑车。
是的,只要有永不放弃的决心,没有什么事做不成。如果你总是担心这儿,担心哪儿,那你就永远不会成功。
《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5
在假期中我读了《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是英国18世纪的小说家福的代表作,讲述了鲁滨孙在孤岛上28年的生存经历。小说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读完后,我被鲁滨孙那种难以想象的坚强毅力所折服,被他那克服困难的勇气所震撼。 书中说,由于船只失事,;鲁滨孙漂到了荒无人烟的岛上。他独自生活,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总是充满信心,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使“生活过得很富裕”开辟了新的天地,创造了自己的“小王国”,从中体验到了亲手创造劳动成果的巨大快乐。在整部小说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鲁滨孙跟大自然作斗争的故事。
鲁滨孙用了五六个月的时间做了一只独木舟,做成后才发现挖条河把它放到海里需要十二年的工夫,便只得放弃它。后来又花了两年的时间,才在入海方便的地方另造一只。他偶尔发现一点稻麦种子,中了一些,但种的不是时候,毫无收成。于是,他总结经验教训,重新再种,终于在第四个年头吃上了自己种的粮食。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他还自制烤炉烤出了香喷喷的面包。
鲁滨孙不停地劳动着,创造着,百折不挠地斗争着,尽管很多事情都是白做的,但他从来没有灰心失望。书中还写了他与野人的斗争,以及和“星期五”的友情,后来在他的努力下,他不但有了船只、面包,还有了牧场、种植园和自己的住所。最后,他以商人冒险家的身份克服了种种困难游历各国,重新回到了离别三十五年的英国。在鲁滨孙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一个人要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否则当他遇到紧急情况时就无法自理,在恶劣的环境中也难以生存下来。一个人只要拼搏和奋斗就可以创造奇迹,而这种独立、创造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积累、锻炼。
《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相关文章: